学术投稿

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孙耀梅;黄瑞红

关键词:安全型留置针, 普通留置针, 艾滋病, 职业暴露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艾滋病患者3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42例艾滋病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安全型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0.0%;对照组护理人员被针刺伤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安全型留置针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输液治疗中,能够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在行护理操作时针刺伤,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概率,对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护理要点。方法基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氯化物含量、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葡萄糖含量以及蛋白含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氯化物含量、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葡萄糖含量以及蛋白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循证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好,两组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地降低,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两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的比较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途径选择上,主要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两种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手术后护理的优缺点,分析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种护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秀杰;李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龄巨大心脏黏液瘤切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咳嗽、胸闷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天发病以来夜间不能平卧明显,无端坐样呼吸,不伴咯血、胸痛、晕厥等。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余,无住院治疗史。否认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

    作者:苟小军;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出血100例围术期护理措施探析

    为了探讨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现对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术期护理过程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提出优化护理方案。通过分析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婧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吉西他滨联合用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吉西他滨属于嘧啶类抗肿瘤药物,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各类乳腺癌的效果。本文对吉西他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腹两组,腹腔镜组(RLPN)共45例,开放组(OPN)共3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术后引流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肾术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LPN组与OPN组相比,手术时间及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OPN组(P<0.05)。平均随访时间18(1~3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与开放术式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胡和平;景治安;李纪华;毛长青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52例,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随访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胸膜的破坏,手术切口未发现感染,肩关节无活动障碍等并发症,未发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情况。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优45例,良6例,优良率98.1%。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护理经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例多发性硬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症状的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患者的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是提高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燕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初产妇活跃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解决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450例初产妇产褥情况细致分析并对第一产程进行总结,分析活跃期异常因素和影响产妇活跃期的客观条件。结果450例初产妇中,活跃期迟缓117例,难产39例(33.33%);活跃期停滞60例,难产36例(60.00%);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导致活跃期异常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其中宫缩乏力引起活跃期迟缓51例,活跃期停滞21例,行剖宫产24例(33.33%);综合因素导致活跃期迟缓39例,活跃期停滞24例,行剖宫产63例(100.00%);二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也可影响活跃期迟缓或停滞,同时初产妇由于心理因素和理念缺乏也导致活跃期异常。结论初产妇活跃期迟缓、停滞为导致难产重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和综合因素为影响初产妇活跃期主要因素,胎头定位异常、头盆不称、心理干预等其他因素为次要影响因素。

    作者:白颖;李桂青;马亦良;张淑芳;陈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优势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3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为60%,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绪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谈肾内科常见病的疾病成因

    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5亿人次罹患肾脏疾病,每年被肾脏疾病夺取生命的患者更是超过百万人次之多。肾脏疾病早已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大敌,严重吞噬着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对此,文章通过对临床当中为常见的肾脏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从肾脏疾病成因的角度寻求其治疗和攻克的途径,以期为肾内科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些许助力。

    作者:朱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COOK双球囊在有剖宫产史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两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分析比较有剖宫产史中孕引产2种方法“双球囊+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观察组,30例)、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对照组,28例)”在引产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阴道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及软产道损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胎盘、胎膜残留率分别为35.7%、37.0%,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分别为(195±80)mL、(178±57)mL,软产道裂伤率分别为14.2%、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剖宫产史中期妊娠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及在此基础上联合COOK双球囊方法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刘彩兰;杨赛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医学科研思路与方法浅见

    中医学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门独特医学,它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现今,中国各个方面都在发展的同时,中医药的发展途径和方向成为日益争议的一个话题。中医的理论基础为古代哲学甚至还有部分玄学的成分,这使部分人怀疑中医的正确性。其实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释某种现象或者某种行为,中医讲求理法方药,在理论的指导下处方用药,事实证明,辩证正确的情况下,用药是有效的。中医药科研要推动科学创新,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新意识,不断形成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以及新的治疗方法、新的治疗方案和新的诊疗设备与药物研究在剂型、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下面简单地讨论几点。

    作者:柏芸芸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药师参与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对麻醉手术部基数储备药进行管理整改,探讨药师参与到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方法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坏方法,剖析各个环节和管理漏洞,对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实行监管。结果干预后,麻醉手术部药品有效期合格率、药品基数量的准确率、药品的使用完好率均有所提高。药师参与到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后,为医护人员节省了术前术中准备药品的时间。结论药师在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PDCA是药师落实药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丹音;王志宇;李广武;周权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合的综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效果更佳。结论优质护理能极大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卫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78例PICC门诊换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患者换药中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选择78例PICC留置患者,详细观察和记录换药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并发症主要有皮肤过敏、穿刺点出血、伤口感染、无菌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通过对PICC换药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C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换药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和担忧,使其学会自我保护、观察,也尤其重要。

    作者:陆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某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2000份,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以β-内酰胺类高,其中头孢菌素类占34.04%,青霉素类占28.74%,其次为氟喹诺酮类。联合一联用药64.2%,二联用药34.1%,三联用药1.8%;给药方式以注射给药为主;预防用药达64.4%,治疗用药为35.6%;不合理使用率为16.4%。结论我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

    作者:李海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及病理表现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的钼靶X线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腺病19例共23处病灶,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3个病灶中,X线表现结节11个,合并钙化2个,局限性腺体增生致密4个,局部结构紊乱呈星状收缩2个,阴性4个。结论硬化性乳腺病X线表现易与乳腺癌混淆,主要区别是乳腺癌钙化率高,本病钙化率低(本组2例),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查体,以期减少误诊。

    作者:胡慧;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基于微课件的师生换位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师生换位教学,通过微课件的制作,同时在执教理念上、具体的执教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高等教育模式更趋于现代化、人性化、灵活化、合作化、精细化。

    作者:赵荷艳;薛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浅谈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阐述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解决护理疑难问题。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使患者心情舒畅,还可以避免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于立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