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门小平

关键词:诊断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摘要: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纽带,更是实验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都必备的独立学科,医学生从入校到进入临床工作,将终生运用该学科的知识。为使医学生更好的学习诊断学,适应临床工作,我校结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为兄弟院校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的经验,促进了临床诊断学实验课改革的力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曲线法测定土霉素片的抗生素效价

    目的:探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土霉素片的抗生素效价。方法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其效价,与中国药典规定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二剂量法测定其效价进行比较。结果标准曲线法测定其浓度在7.0~25.5U/mL范围内菌圈清晰,标准品菌圈直径与中心浓度菌圈的差与抗生素浓度对数线性关系良好(r=0.99878)。结论本法与二剂量法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乔晓芳;杨景秀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作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组),与30例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对照观察,前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七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在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规律作息时间,拥有良好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使用与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病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慢性病门诊2400张高血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结果50~80岁患者所占比例为71.4%,用药频度高的是钙桔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频率高的药品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等。结论我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

    作者:陈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分析气道支架置入术前64排CT三维气道成像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气道支架置入术前CT三维气道成像在治疗工作中的使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8例患者使用气道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之前,先采用64排螺旋CT来对其气道狭窄的位置和狭窄长度进行判断。结果对28例患者进过该种方法检查之后,都能够准确地获得他们气管的相关病症。在检查之后,2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支气管镜检查出的结果是一致的,而另外几列患者不能通过支气管镜来进行检查。结论对于气管狭窄患者来说,CT三维气道成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为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手术提供了可靠性。

    作者:宋双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填报工作

    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填报工作。从申报的过程和数据的汇总分析等方面对现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意见。现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如能进行优化升级,改进不足,将更好地保证我国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燕;陈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心源性胸痛疾病患者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各种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对院前急救的正确认知已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之一。院前急救是指针对急危症患者进入医院以前实施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很常见,在引起胸痛的病因中常见为心源性疾病。

    作者:梁淑银;刘桂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6月治愈的60例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运用抗生素、退烧药、止咳药及中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对症治疗有效率100%。结论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采取对症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叶震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辅助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46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试验组患者对于我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达97.82%(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电切术治疗后的病情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梁羽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几种双缩脲试剂与校准品用于血清总蛋白结果偏倚测定的评估及方法学评价

    目的:利用双缩脲试剂与校准品联合测定血清总蛋白,分析检测结果产生偏倚的原因,并对此做出评估及方法学评价。方法本文选用3种双缩脲试剂盒(标号为A盒、B盒、C盒)及2种校准品(分别是Roche校准血清校准仪器及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由此可出现6种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检测系统检测出的血清总蛋白结果,从而分析利用几种双缩脲试剂与校准品联合测定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产生偏倚的原因,并对此做出评估及方法学评价。结果以Roche校准血清校准仪器制定校准品比较时,以试剂盒A为标准,比较B盒、C盒与A盒的关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以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制定校准品比较时,B盒与A盒无显著性差异;C盒与A盒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蛋白标准液校准仪器制定的校准品联合双缩脲试剂可较准确的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进而做出偏倚评估,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易辉建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结果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患者自身、医护人员以及医院环境等因素有关,因而需要从这些因素去考虑,才能够更好地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婧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产妇1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00例和观察组600例。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产后24hHb下降值和RBC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施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氨溴特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氨溴特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周期均为7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2、PaO2、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及DD、FIB等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及DD、FIB等凝血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PaCO2、PaO2、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及DD、FIB等凝血指标。

    作者:陈绮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2008年~2012年某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分析

    目的:分析龙岩市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制定传染病控制规划,加强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年~2012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2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10844例,其中报告乙类5629例、丙类5215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手足口病、梅毒、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传播途径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及肠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42.34%、41.8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15.78%。结论手足口病、梅毒为某综合医院主要上报传染病,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童常见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黄明燕;钟庭彬;黄雄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经验。方法从本县的中心社区和城南社区随机抽取各50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慢性病管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血糖的控制力、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血糖控制力好,并发症少,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都很高。结论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我控制血糖,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病,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同时降低社会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各50例,在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人性化服务组)在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证明,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收效良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及康复护理,出院后基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3个月内随访生存率100%。结论良好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爱群;徐蕾;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纽带,更是实验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都必备的独立学科,医学生从入校到进入临床工作,将终生运用该学科的知识。为使医学生更好的学习诊断学,适应临床工作,我校结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为兄弟院校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的经验,促进了临床诊断学实验课改革的力度。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为了保证临床和医疗用血的需要及提高其安全性,保障献血者及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已经制定了很多的血站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加强血站的质量管理,促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化的运行非常重要。近年来,笔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积极分析国内血站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改进中逐步提高和完善。现就国内血站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乌灵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乌灵胶囊、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乌灵胶囊,B组给予西酞普兰,C组给予乌灵胶囊和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三组对象的HAMD、PSQI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HAMD、PSQI评分均低于乌灵胶囊组和西酞普兰组。结论联合使用乌灵胶囊、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伴失眠患者,可有效改善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