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双亲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25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25例患者均能顺利的完成介入治疗及清宫术,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无一例子宫切除。结论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确切、保留子宫。正确的护理措施能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成殿芹;高尚亚;吴琼;谢剑平;左玉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定鼻通贴细胞毒性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ATCC(L929),比较分别采用MTT法和琼脂覆盖法对鼻通贴进行细胞毒性试测定的结果。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比较稳定可靠,能进一步量化。结论 MTT试验方法更适合鼻通贴的细胞毒性测定。
作者:宋阳;宋广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探究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00例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无痛肠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肠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普通胃镜组和普通肠镜组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的患者明显高于无痛胃镜组和无痛肠镜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和无痛肠镜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和普通肠镜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具有比较好的检查效果,安全性和舒适度都比较好。
作者:张兵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避免薄弱环节管理不当,发生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环节多、操作多、清点交接多、参与人员多、学科相互协作多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管理。结果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三级管理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安全意识得到提高,2008年以来完成2万余例手术,无护理安全差错事故发生。结论注重环节管理,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和薄弱环节,落实相关护理操作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文关怀,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作者:田维勇;邱庆明;孙大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行手术治疗,给予永久植入放射量为0.1~6.0mCi的125I粒子,术后随访并分析患者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统计结果表明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6个月。术后经CT或MRI随访,其中CR46例,PR 23例,总有效率为95.8%;出现轻度并发症的5例(6.9%),其中少量出血4例(5.6%),粒子移位1例(1.3%)。复查病例均未发现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无明显不适反应,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其优势在于靶器官准确且正常组织损伤小、方法简便经济。
作者:杨文魁;陈勇;薛鹏;栗敏;张琼;高松涛;陈小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又被称之为心力衰竭,对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其佳的治疗方法就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的证实,单纯左室与单纯双室起搏在血流动力学改善上有着相同的结果,并且单纯左室与双室起搏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方面有着突出的成效,有助于死亡率的降低、再住院人数的减少以及心率失常的减少。本文深入探究了单纯左室或双室起搏治疗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旨在促进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恶性精神状态,使精神因素不能对疾病矛盾转化起负面作用。方法护理人员时时注意调整自身的情绪角色,把中医情志护理贯穿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结果通过中医情志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结论保证了各项治疗顺利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同时使中医传统理论在临床心理护理方面得以运用和发扬。
作者:张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从药剂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内容与模式等六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药剂学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鄢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Fogarty球囊导管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经输尿管镜,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5例。结果本组55例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为100%(55/55),平均手术时间49.4 min,平均术后住院4.1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行B超或KUB+IVP检查,均未发现结石残留,结石排净率为100%。结论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经输尿管镜,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
作者:薛东芳;张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1例,阿卡波糖加常规治疗组(B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accumulative score of carotid plaque)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的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 B组2hPG,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B组的2hPG、ET水平、baPWV、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低于A组(P<0.05),NO水平高于A组(P<0.05);A组IMT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IMT和颈动脉板块积分,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
作者:陈奇;刘洋;刘恒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进行改进,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方法通过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制定各岗位质量考核标准,持续收集资料,分析原因,不断改进的流程,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持续提高。结果满足了临床诊疗活动的需要,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刘丹东;陈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52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5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52例患者术后共有50例52眼眼压明显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23.34±2.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56±2.29)mmHg,并且48例50眼术后前房平均深度(3.89±0.34)mm,术前前房平均深度为(2.46±0.19)mm。结论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对16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失败记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一次穿刺失败约占17%,二次穿刺失败约占8%,多次穿刺失败约占2%。结论分析老年患者外周穿刺失败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护理投诉促进护患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惠琴;林华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患病情况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艾滋病临床患者病例176例,对其展开胸片拍摄、痰涂片实验以及痰培养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检出结核病者70例,检出率为39.77%;男性多于女性(P<0.05);且24~34岁组的检出率高(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中合并结核病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展开积极的预防,降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发生率。
作者:刘英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60例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结果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纤溶酶为主治疗有明显改善血流变学、改善血黏滞状态作用,能保护脑细胞,提高脑血流量。
作者:张现兰;李伟;钟同华;刘敏;韩忠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血清指数是对血清标本的乳糜、溶血、黄疸的程度进行测定,并得出乳糜指数(Lipaemic,L)、溶血指数(Hemolytic,H)、黄疸指数(Icteric,I)。
作者:赵树波;邢国燕;刘俊平;王春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内加法,内外加法,外加法3种加入崩解剂的不同方法,对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加入方法的片剂完全崩解的时间来选择合适的崩解剂加入方法。结果内外加法方式加入崩解剂,做成的分散片合理稳定,分散均匀性好。结论崩解剂加入方法的不同,对恩替卡韦分散片分散均匀性影响显著。
作者:徐彬滨;刘艳飞;金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肺内类风湿结节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类风湿关节炎伴肺内类风湿结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咯血入院,经正规抗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叶切除病理示类风湿结节。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肺内结节要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孙永华;尉世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患者原因分析的价值。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05月,在因咯血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共147例,均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纤支镜直接或吸出积血、分泌物后确定出血或病变部位,以病理活检或刷检、细菌学、或术后痰涂片、痰培养结果为依据,分析和判断咯血的原因。结果147例咯血原因:支气管炎症77例(52.4%)、肺癌25例(17.0%)、结核11例(7.5%)、支气管扩张9例(6.1%)、正常25例(17.0%)。感染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原因确诊率达83.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正确诊断咯血原因有很大的价值,临床医师应充分利用这项检查手段。
作者:王爱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