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宏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达到合理方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选取我院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组58例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分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在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有其独特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建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4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的患者占64例,无效的患者占6例,治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的患者占56例,无效的患者占14例,治愈率为8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对治疗指征进行严格把握,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中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娟;姜春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

    目的用纯化水代替含甲醇的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Amethyst C18-H,150mm ×4.6mm,5μm;流动性: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10nm。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纯化水代替含甲醇的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方便、安全,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赵峰辉;李新图;陈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将8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组(LCAI-3DCRT)和常规分割常规放疗组(CR-CRCF)。放疗方法为常规分割常规放疗组(CRCF组)40例,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2Gy/次,5次/周,总剂量64~70Gy,44~48d完成。LCAF-3DCRT组为CT模拟定位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先常规分割照射40Gy后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每次1.5Gy,2次/日,间隔6h,加照16~20次全程剂量64~70Gy/36~40次,38~40d。结果 LCAF组和CRCF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0%和57.5%、35%,LCAF-3DCRT组生存率高于CR-CF组(P<0.05)。LCAF-3DCRT组和CRCF组1年2年局控率分别为77.5%、60%和52.5%、30%。LcAF-3DCRT组局部控制率均高于组(P<0.05)。急性放疗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提高肿瘤局部放疗剂量就有可能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作者:冯连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20例误漏诊分析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除咳嗽症状外,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部常规X线检查及CT检查难以发现支气管内膜病灶,加之临床医师经验不足,误诊、漏诊率较高,为总结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我们将我院收治确诊的20例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谭文秀;呼翠萍;乔牡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某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番禺地区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性相关行为,为在社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性知识来源与需求等状况。结果①关于对生殖系统的了解,分别有67.8%和60.9%的人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构造稍有了解;在了解意愿方面,对自身的了解以非常想的有32.5%,而对异性的了解有18.6%。②对性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与朋友交流为34.3%。③关于异性的问题,愿意与朋友一同讨论性知识为52.4%。④关于性生理现象,31.4%的人对自己遗精或月经感到害怕和不知所措。⑤关于性病知识,58.6%的人不知道阳萎是否性病;54.7%的人对使用避孕套一知半解;35.5%不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⑥关于婚前性行为,34.3%的人赞成婚前同居。⑦关于性知识健康讲座,37.3%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性知识讲座;34.6%的人认为性知识讲座是有必要,但我会感觉到不好意思;27.2%的人认为无必要。结论外来务工人员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底,提升对外来务工人员性健康教育的服务水平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

    作者:黄锦屏;覃伟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持续胃肠减压患者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探寻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更好的清洁口腔的效果。方法对65例持续胃肠减压患者需口腔护理且能清楚表达意愿的患者采取患者自身前后进行对照的方法,将传统的棉花球擦拭在口腔护理和改进的纱布擦法隔天进行一次,操作过程由同一责任护士进行,然后进行效果评价是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从患者的主观感觉,护士的评估、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用纱条做口腔护理优于棉球作口腔护理,两种方法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纱条作口腔护理的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棉球的清洁效果。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乳房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指导

    乳房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房癌的主要根治方法,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患者主动参与疾病治疗,辅助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红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灵关怀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灵关怀在卵巢癌疾病中的影响,为其临床诊治和康复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组法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由心灵关怀师或相关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心灵关怀,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情感支撑,心理是焦虑烦躁,以及临终前是否安详等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情感支持更加强烈,焦虑程度更轻,临终前很安详,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卵巢癌疾病中采取心灵关怀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程度,加强情感支撑,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产质量。

    作者:毛海衡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阿西美辛(ACM)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效果。方法使用离体鼠皮进行试验,在离体鼠皮上面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还有阿西美辛凝胶剂,对比2种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透皮量、凝胶层滞留量还有皮肤层滞留量等数据,对比2种制剂的体外透皮规律,归纳其体外透皮扩散效果。结果2种制剂体外透皮扩散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头皮扩散行为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更具有优越性,在24h透过药量累积达到40%,而相对于阿西美辛凝胶剂其皮肤层里面的滞留量也更具有优越性;而ACM没有经过包封则难以穿透皮肤,会有大量剂量依然存留在凝胶剂当中。结论使用阿西美辛脂质体凝胶剂能够使得药物透皮量极为显著的提高,是一种阿西美辛的外用新型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克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试论IgA肾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目的临床分析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给予B超肾活检、免疫检查、光镜检查,分析确诊的IgA临床特点与病理。结果经过检查后得知,有70例患者确诊为IgA肾病,其中15例肾病综合征、2例肾小球肾炎、9例血尿、17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功能不全、1例妊娠伴随慢性肾炎。病理类型:12例轻微病变、15例系膜增殖型、25例局灶节段性硬化、9例FSGS型、5例增生硬化型。结论针对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完全相符,实施肾活检,可有有效判断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作者:何东;廖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层医院新聘护士对血液制品的认知现状

    目的了解新聘护士对血液制品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43名新聘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聘护士对全血及红细胞、血小板、浓缩粒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及冷沉淀的储存温度知晓率为72.09%、41.86%、34.88%、32.59%;储存时间知晓率为48.84%、41.86%、20.93%、39.53%;输注时速知晓率为55.81%、25.58%、11.63%、48.84%;输注时限知晓率为53.49%、18.60%、11.63%、44.19%。结论对新聘护士应加大输血知识的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培训计划,使输血达到佳效果。

    作者:刘显兰;龚光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利于评估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4.4%,与CT诊断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且对腹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T。结论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快捷简便,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唐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急诊室护患沟通的技巧

    目的探讨急诊室护患沟通的技巧,使急诊护理中护患和谐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急诊工作中的相应特点,找出沟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流程。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7.4%上升至90.7%。结论加强急诊护士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间的和谐,使社会效益和医院效益获得双丰收。

    作者:李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术臂丛神经损伤58例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分析

    目的延缓肌肉萎缩;预防关节挛缩;促进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方法臂丛神经损伤术后通过肌力训练、感觉功能训练和作业训练来完成整个康复训练计划。结果在58例中,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半。各种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为78%。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康复训练对肩、肘、腕关节功能恢复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艳;安林芝;安丽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72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确诊为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人和对照组72人。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用艾迪注射液100mL,每日1次,连用10d;对照组单纯化疗,二组化疗方案相同,主要用药包括CTX、DDP、EPI、5-FU、VP16等。结果治疗组对生活质量、近期疗效、白细胞下降及T细胞亚群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观察结果表明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头颈部肿瘤具有改善生活质量及协同、增效、减毒作用,并且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戴奇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内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究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抽取84例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应用止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蒲磊;雷盼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1概述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女状明显多于男性。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比其它器官的癌发展相对缓慢,病程相对较长,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原发灶很小,临床上常首先发现转移灶,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了一些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原位皮瓣转移术在局部皮肤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原位皮瓣转移术在局部皮肤缺损治疗中的效果和体会,为今后临床治疗局部皮肤缺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将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所治疗的局部皮肤缺损患者50例,由于先天性色素痣34例,皮肤浅表肿物16例,将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患者行原位皮瓣转移术;对照组患者仅常规缝合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有1例感染,经随访,修复皮瓣和周围自然皮肤完全符合,视觉效果不错;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感染,且留下明显瘢痕。结论对局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原位皮瓣转移术可以很好的修复局部皮肤缺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戴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