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周美娜

关键词:神经外科, 引流管,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87例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外引流术是医学界中神经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急救手段,能将患者体内多余的积液及血液排出体外。结论加强对于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成功抢救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合并休克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3岁,因反复恶心,呕吐,5d加重伴剧烈腹痛1d,意识不清4h于2012年12月13日11:10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9年,高血压达210/100mmHg,口服降压药。脑梗死病史9年,遗留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咖啡样物,无胆汁,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诊断“胆囊炎”,静点药物(具体不祥)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d,进食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难以忍受,高声喊叫。腹痛持续约8h,不能进食,周身大汗。入院前4h,家人呼之无反应。急送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要求患者家属转诊我院治疗。家属将患者送往神经内科门诊,考虑“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静点升压药后收入普外科。发病来,精神萎靡,进食少,大便正常。近1d尿少。入院查体:脉搏测不到,血压测不到。四肢湿冷。意识模糊。慢性消耗性病容。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34次/分,心音弱,A2>P2。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肌呈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未引出病理征。腹部穿刺:抽搐淡黄色液体。急查血常规:WBC 13.85×109/L,中性细胞比率80%,RBC 2.69×1012/L,Hgb94 g/L。床头超声:腹腔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休克,泛发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入院后,立即予吸氧,扩容,抗休克,抗炎,监测生命体征等抢救治疗。血压逐渐升至130/80mmHg后,行急诊腹腔镜下探查术抢救治疗。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肝旁,右侧结肠沟,脾窝及盆腔内可见大量淡黄色炎性渗液,并见食物残渣。见右肝叶,膈面有脓苔覆盖较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探查胃体前壁,胃窦部未见异常,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约有1.0cm穿孔,周边充血,水肿。吸除炎性渗液,肝脏,胆囊,结肠,阑尾,小肠等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穿孔,腹腔大量积液。决定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洗净腹腔内脓苔,胃内容物,炎性积液。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反复彻底冲洗腹腔。放置防腹腔粘连液。于盆腔、穿孔修补旁及脾窝各放置引流管一枚。术中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日查血生化:ALT 588U/L,GGT 9U/L,AST 328U/L,TP 44/L, ALB 23g/L,GLB 21g/L。BUN 20.6mmol/L,CR 279μmol/L。HDL-L 0.68mmol/L,LDL-L 0.34mmol/L,CHO 1.6mmol/L,TG 0.62mmol/L。术后第2日,腹腔引流出淡黄色液体共约200mL。生命体征平稳,排气。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至术后第5日,无明显引流液流出。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第2日开始输注人血白蛋白。排气后进食流食。抗炎,扩容,对症治疗。患者术后第3日下床活动。术后第9日。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出院。腹腔镜下影像见图1。

    作者:刘志利;聂殿金;孙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观察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效果,并全面分析护理干预在CT强化扫描中的整体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CT扫描患者60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尤其是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通过人性化的健康指导、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提升CT强化扫描的整体效果。结果在60例CT强化扫描中,2例失败,其中血管严重渗漏现象1例,明显感到不适的1例,都停止强化扫描。发生过敏反应的2例,轻度1例,中度1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在CT强化扫描的护理过程中,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准备必要的抢救措施以及药品器械,形成良好的健康指导和人性化护理模式,及时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艳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18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发现吸烟指数>400、年龄>68岁、行全肺切除术、1秒率(FEV1.0%)以及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均为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行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共有18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6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肺癌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焦艳;吴怀芹;董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2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CABG的围手术期所给予的护理措施进行全面的总结。结果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护理,29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未出现死亡,顺利出院。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行CABG的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怀芹;刘怀杰;付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10例肺隔离症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肺隔离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肺隔离症患者共10例,以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肺隔离症有叶内型9例与叶外型1例。叶内型患者临床表现多是咳嗽、咯血以及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叶外型患者在临床上无特殊表现症状,但是部分有其他畸形症状。手术之前确诊患者为2例(20.0%)。当前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方法主要是CT、MRI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全部患者痊愈,无出现并发症。结论非隔离增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其中明确该病诊断的关键在于发现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

    作者:尹兴儒;王丹阳;胡世新;李明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鱼腥草稳定性实验中挥发油变化情况的研究

    目的:研究鱼腥草药材中挥发油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确定鱼腥草适宜的贮藏条件及期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鱼腥草的稳定性,测定不同贮藏时期鱼腥草中挥发油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结果经加速试验,鱼腥草挥发油含量降幅低于3.85%,甲基正壬酮含量下降4.06%~4.76%。经长期稳定性试验,甲基正壬酮含量下降3.25%~4.76%,挥发油下降1.20%~1.28%。结论经稳定性实验,鱼腥草中挥发油量和甲基正壬酮含量在考察期内均略有降低,但未发生显著变化。

    作者:何俊婷;王晓博;曹爱兰;翟帆;惠选柱;王景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HPLC法测定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Agilent Explise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1%醋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nm,HPLC法测定。结果本法测定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2106~8.424)μg/mL,精密度、18h内稳定性、方法重现性良好,十批样品的测试平均含量2.83μg/粒。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控制。

    作者:孙亚玲;贾敬全;曾艳;孙申国;吴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服务中的护理服务模式。本文在浅析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探讨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期实现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的不断提高。

    作者:邱雪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如何避免妇产科门诊中的医患矛盾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妇产科门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降低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本文针对如何避免妇产科门诊中的医患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以往我院妇产科门诊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矛盾的形成原因,并针对如何降低或减少妇产科门诊中医患矛盾的发生率提出几点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诊治和护理服务。结果自我院对妇产科门诊中的诊治和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和完善后,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人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作者:杨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剖宫产患者7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董莹;李帮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观察

    目的:分析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规范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所有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统计患者围术期镇痛药应用情况,包括药物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等等。结果我院骨科年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的用药人数在不断上升,用量金额和用药总金额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用药构成比却呈现逐年下降的势态,用药的类型无较大的变化,用药量大的两种药品为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并且这两种药品为本次研究统计结果中连续三年一直排在前位的。结论我院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樊满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87例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外引流术是医学界中神经外科普遍采用的一种急救手段,能将患者体内多余的积液及血液排出体外。结论加强对于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对于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美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消痔灵基底部注射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50例

    消痔灵注射液是治疗内痔的一种药物,我们根据其治疗原理用于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经临床观察50例,总有效率100%。具有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法简便,疗程较短,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易于在基层推广的特点。

    作者:庞志;王振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影响,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胎膜早破患者68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分娩方式等情况对产妇的影响。结果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分娩方式等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实施安全可靠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延长孕周天数,降低产后出血量,孕妇感染率有所降低,可以明显改善母婴的预后,对母婴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利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检验科接受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痰液样本共108例,对所有痰液样本分别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与萋-尼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种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1+、2+、3+、4+的检出率,以了解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对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可得,两种方法的总阳性率,2+、3+、4+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1+的诊断阳性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0.05.结论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进行细菌学检验,其检出率与萋-尼染色法相比相似,但1+检出率明显优于萋-尼染色法。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对于病变较轻的结核病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新娣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血脂康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在对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TC、TG、HDL-C、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真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的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的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方法技巧。方法对209例腹腔镜下特殊类型胆囊结石(包括充满型胆囊结石、萎缩型胆囊结石、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等)的胆囊切除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在腔镜下手术绝大多数顺利成功切除胆囊,仅发生3个中转开腹案例。结论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LC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的手术方法,特殊类型胆囊结石行LC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侯宝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药物化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药物化疗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8例,均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进行普通护理、心理护理、消化道反应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皮肤毒性的护理、静脉炎及化疗药外渗的护理、肝肾功的护理、心脏毒性的护理等。结果178例乳腺癌患者,均完成了全程化疗,化疗完成率100%。患者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赵迎春;王晓丽;李延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妊娠期的营养管理

    营养是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母体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孕期营养,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孕妇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单纯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的孕妇营养不良明显减少,而营养过剩却越来越多。近年来,成人疾病胎儿起源学说的成立,提示孕期营养不均衡与胎儿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4]。因此,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作者:马莉;修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