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周卫民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慢性肾病, 并发重症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技术微创治疗髌骨骨折合并胫骨上端骨折的疗效

    髌骨骨折合并胫骨上端骨折利用锁定钢板的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髌骨骨折的一个手术切口,在不剥离骨膜的情况下把骨折复位后用锁定钢板直接行良好的固定,从而减少骨折处血运的破坏,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效果良好。

    作者:李晓华;李广程;王宏家;郑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2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完全治愈,疗程长达1个月。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全面掌握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时分析其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阿奇霉素、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确保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振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17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在临床中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西医结合的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17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则是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清肝活血汤。两组疗程均为一个半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结论在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士语言规范在临床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护患沟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文明的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当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护士在接待、护理患者中使用的语言及其对患者的影响,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语言规范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文明、规范的语音,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者:古富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频源故障维修的探讨

    目的:总结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频源的常见故障,探讨对射频源故障的维修方法。方法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工作异常时,立即停止对患者的治疗。首先调整机器的各类参数,看是否可以恢复正常,继续治疗。若不能恢复正常,需进行各类剂量和波形观测,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后综合各类结论和意见,形成解决方案。结果经过诊断证实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射频源因老化出现故障,需要更换射频源,更换射频源后,直线加速器即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类非常精密的仪器,其射频源出现故障后往往显示出低剂量率连锁,剂量不稳定,屏幕显示的波形也会发生异常,如果出现较为典型的特征,首先要考虑射频源出现故障。射频源是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因为经常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标准会加速老化过程。日常维护时要加强对射频源的维护。

    作者:韩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4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予生长抑素治疗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到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5~10 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后轻症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转阴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可加快临床症状、体征的缓解,缩短病程。

    作者:刘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3例宫颈肿瘤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与全程用心高效护理,113例患者恢复良好,其中痊愈89例,明显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92%。结论通过对113例宫颈肿瘤患者的护理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左佳;姜霞;钱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氯雷他定按病情逐量递减并联合孟鲁司特,对照组仅于发作时予氯雷他定治疗,追踪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病情反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4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作者:韩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全程干预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对危重症患者的监测、输血补液、输入各种药物的重要通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已经成为多数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的常规办法。尽管在中心静脉导管的材料应用、操作方式、护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经外周血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所伴发的各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已成为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之一[1]。因此,对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进行全程的干预来减少相关性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聪梅;刘瑞芳;张桂仙;丁怀兰;焦德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308例儿童体内铅元素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铅在儿童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2308例儿童体内铅元素的含量。结果学龄前组铅异常率高。结论学龄前组铅异常率较高与此期接触含铅较高的食品、玩具及物品有关。

    作者:胡艳丽;李敬贤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78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阶段,医院78例胆囊结石患者,在手术之前由B超和CT将病情确诊。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照组接受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的患者接受胆道镜的微创保胆术。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等一系列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等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要好。结论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良好,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有效性,是一种对患者生存质量能够显著提高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川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肺癌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为促进术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围术期有计划、有目标地施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生活指导,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的目的。现将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芹;马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HPLC法测定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Agilent Explise C18柱为色谱柱,乙腈、1%醋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0nm,HPLC法测定。结果本法测定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2106~8.424)μg/mL,精密度、18h内稳定性、方法重现性良好,十批样品的测试平均含量2.83μg/粒。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清脑止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控制。

    作者:孙亚玲;贾敬全;曾艳;孙申国;吴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CT及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探究

    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是冠动脉血管成像的两个重要过程。目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除了CT和磁共振阶段之外,还有数字减影阶段。目前CT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非常广泛,但是目前该技术还存在辐射较大等缺点,因此研究一种低辐射的CT成像方式非常必要。当前磁共振成像技术使用的不是很广泛,但是却潜力无穷,至于数字减影阶段则已经成为一种金标准。本文主要对CT以及磁共振两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进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技术,从而更好运用于实际。

    作者:管莱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副胎盘前置与早剥阴道分娩1例

    副胎盘为一小胎盘,与主胎盘分离,借血管或胎膜与主胎盘相连,发生率为3%。延伸到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形成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附着于子宫颈内口,临产后引起错位分离,从宫颈附着完全剥离,是产时、产后出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主要因素。

    作者:王萍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足部保健及其心理护理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久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之间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类型中也各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展过程。

    作者: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赫赛汀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了解赫赛汀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毒不良反应,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8例,在患者使用赫赛汀前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妥善保管所需药物的稀释液,同时对用药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观察和积极护理。结果我组选取的全部患者均顺利结束化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较入院前大有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用药前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以及在用药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使用剂量是患者完成治疗的前提,同时护理人员的补液速度、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干预要积极等,这些都为患者能够顺利完成用药提供了合理的保障。

    作者:翁春莲;韩冬梅;曹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开展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胆囊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4.5±1.1)d,对照组为(6.7±1.9)d,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为(8541±1788)元,对照组为(9762±2004)元,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非常满意3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5.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围手术期胆囊炎患者而言,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文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防止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4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12周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用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4周、12周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Barhel指数在第4周、12周评定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止恶性肿瘤并发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莉莉;尚金堂;孙莉;阮晓娟;张晓玲;刘剑英;黄改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目的:探讨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检测,回顾分析本次临床研究的测定过程和结果。结果在0.1224~1.224μg范围内,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含量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平均水平为98.85%,且RSD为1.66%。结论由本次医学观察结果可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愈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可靠性,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因而能够作为控制养血愈风颗粒的主要措施。

    作者:马鑫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