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陈焱
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人羊膜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人了解羊膜的来源广,价格低、与细胞相容性好、抗原性低,羊膜上皮层具有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而基底膜含有Ⅰ、Ⅲ、Ⅳ、Ⅴ、Ⅶ等多种类型胶原、纤维桥接蛋白及多种糖蛋白,由于这些结构的特殊性,使其能够促进多种细胞的生长。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生物工程对羊膜的进一步研究,人羊膜在临床中的应用会更加被重视。
作者:马晓峰;董乐乐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2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行CABG的围手术期所给予的护理措施进行全面的总结。结果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护理,29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未出现死亡,顺利出院。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行CABG的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怀芹;刘怀杰;付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分析60例锁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优质护理组30例和普通护理组30例。结果优质护理组锁骨骨折患者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锁骨骨折患者应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笔者将选择所在医院近两年间收治的74例行TVCDS检查的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综合分析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经彩超检查74例患者,附件检查结果显示61例为输卵管环影像(82.43%),直径为1.5~3.6cm;附件包块周围出现滋养层血流,阻力指数(RI)≤0.52,平均值为(0.45±0.05);临床诊断率方面,阴道超声诊断率到达94.6%(70/74);在包块血流、附件包块显示方面达到100%,而在盆腔积液显示达到36.5%。结论临床采用TVCDS检查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其不仅检查及时、简单,对盆腔积液、包块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再加之辅助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疾病。
作者:宋丹;高岚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建立测试替米沙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HPLC-FLD),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以用于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150mm,5μm,Agilent,美国),流动相:乙腈-2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磷酸调至PH3.8)(65∶35),荧光激发波长为300nm,发射波长为380nm,以萘普生作为内标。结果替米沙坦在2.048~5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7295X+0.0093,相关系数为0.9990(n=7);低定量限为2.048ng/mL,低、中、高浓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提取回收率为92.0%,生物样本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的测定。
作者:李启彬;李树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的患者占62例,治愈率为86.1%,从病原菌构成分析,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65.3%,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15.3%,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11.1%,真菌感染率为8.3%,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比较高。结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病并发重症肺炎有多种病原菌,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重视。
作者:周卫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PA)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经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调查61例PA患者心理状况,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入院时两组61例患者均有焦虑、抑郁情绪,焦虑症状100.0%,抑郁情绪100.0%。出院时两组SAS标准分、SDS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PA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蔚;孙硕;高淑新;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这一年内收治的妇产科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切口的愈合时间对效果进行评定,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56±2.67)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6±3.31)d;肛门排气时间上来看,观察组为(38.88±9.11)h,对照组为(28.17±7.67)h;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的愈合时间分别为(22.45±2.68)d,(31.67±3.78) d。结论采取较为系统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切口的愈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苹;李秀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藏药仙露帕朱丸,服药4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露帕朱丸的治疗作用优于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加之吸烟与环境因素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病死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若能尽早诊断及治疗,对于COPD患者有重要意义。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PFT)是判断患者气流受限的直观的客观指标,在呼吸系统疾病尤其COPD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PFT在COPD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的评估作一综述。
作者:赵静;刘瑞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工作主要是使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更加准确、真实,它是药品注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防止注册人从事一些徇私舞弊的行为,进而保证药品的安全。2008年,我国颁布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自从这一规定实施以后,核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吴志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本文就通过查阅近10年有关黄药子的文献,综述黄药子的化学成分,毒性及机制,减毒方法,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黄药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俊萱;于海食;宋雨婷;贾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口服氯雷他定按病情逐量递减并联合孟鲁司特,对照组仅于发作时予氯雷他定治疗,追踪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病情反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4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氯雷他定逐量递减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能有效、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作者:韩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家庭式开放式的病房管理60例、封闭式病房管理60例治疗,于住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其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家庭式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功能,SSPI减分明显,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适应社会技能。
作者:刘建琼;张程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伴发心律失常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心力衰竭时伴发的心律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是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时需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行综合治疗。
作者:刘洋;陈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探究克服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参考大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系统概括等方法,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结果食管动力障碍、胃运动障碍、小肠运动障碍是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则是其主要产生机制。结论胃肠动力障碍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症状,要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克服胃肠动力障碍的不利影响。
作者:梁予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方法对268例疼痛患者疼痛量表临床应用和护理管理进行探讨。结果268例疼痛患者疼痛初始量化分级平均为2.55级。经规范止痛治疗后,疼痛量化分级:24h平均为0.57级、48h平均为0.34级、72h平均为0.24级、一周后平均为0.15级。重度疼痛止痛处理后30min量化分级为0.83级。24h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142例,占52.99%;部分缓解102例;轻度缓解21例;无效3例。结论疼痛量表能直观地反映患者疼痛变化过程、疼痛部位及性质,同时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晓红;吴芳;胡秋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久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之间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类型中也各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展过程。
作者: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18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发现吸烟指数>400、年龄>68岁、行全肺切除术、1秒率(FEV1.0%)以及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均为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行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共有18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6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肺癌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焦艳;吴怀芹;董晓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水平改变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儿共31例,中度患儿39例,重度患儿共10例,分别作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新生儿均清晨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酶(α-HBDH)。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合并心肌损伤,而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心肌损伤可加重,检测心肌酶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