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草枯中毒致1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院前与院内联合抢救及院前转运的体会

刘国阳;刘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现场抢救, 救护车配置, 院前转运
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抢救、院前急救车、医疗设备配置及转运途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急救人员参与1例百草枯中毒所致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及院前转运过程。结果抢救成功,安全转运到我市三级医院。随诊,在三级医院治疗48h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脱机。2周后全癒,无不适,出院。结论百草枯中毒主要造成肺损害,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及心跳呼吸骤,应备好抢救物品。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不得相互推诿责任。院前应配置监护型救护车,出诊前带齐医疗设备并使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及途中观察及时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百草枯中毒致1例患者心跳呼吸骤停院前与院内联合抢救及院前转运的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所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抢救、院前急救车、医疗设备配置及转运途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急救人员参与1例百草枯中毒所致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及院前转运过程。结果抢救成功,安全转运到我市三级医院。随诊,在三级医院治疗48h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脱机。2周后全癒,无不适,出院。结论百草枯中毒主要造成肺损害,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及心跳呼吸骤,应备好抢救物品。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不得相互推诿责任。院前应配置监护型救护车,出诊前带齐医疗设备并使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及途中观察及时处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转运途中病死率。

    作者:刘国阳;刘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医院药品报损率

    目的:?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药品报损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报损率控制在0.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完善药品报损制度,明确报损范围,加强药品入库验收,完善库房管理,减少药房领药过程中的报损,减少药品调剂中的报损。每月检查药剂人员执行药品报损制度情况,计算药品报损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报损率降至0.0697%,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降低药品报损率,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质量。

    作者:徐新;王钦;胡汉祥;曹建中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患沟通艺术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展开高效的交流沟通从而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应努力对患者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作全面的采集,以配合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从而使患者身心健康需求得到满足。护理人员也能够对患者实际需求有更为真切的体会,同时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推动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陈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某院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住院医嘱,就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正确,给药频次错误等问题。结论药学人员应加强药学服务工作,指导医师、患者正确使用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彭学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某院2009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从而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4例,女性5例;涉及药物9个品种;所致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首位;4例好转,5例痊愈。结论尽快掌握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严格把握用法用量,实现个体化给药,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任莉;李玉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激发老年病患潜能 促进积极老龄化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急速增加,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超乎想象,随之而来的是在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产生的严峻社会问题。老年人患病率的增多,是医疗护理工作面临和应对的一项挑战。因此,激发老年人内在健康潜能,减轻社会负担,促进我国社会积极老龄化,成为护理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蔚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合理翻身的间隔时间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合理翻身的间隔时间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实际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医学治疗中压疮的形成病理研究结合实际临床间隔翻身时间安排。结果通过临床分析和观察得出临床合理的翻身间隔时间安排,理解合理的间隔翻身时间安排对于神经内科压疮防御护理的作用。结论合理的翻身时间是保证患者能否在取得实际临床康复的关键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分析出合理的翻身间隔时间安排。

    作者:车雅男;王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钢丝治疗髌骨骨折110例疗效观察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多样。应用西脉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钢丝等方法内固定手术治疗,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效果良好。

    作者:李晓华;王宏家;李广程;郑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的疗效。方法120例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60)月经干净后口服已烯雌酚片0.25mg,每日1次,每月连服21d。治疗组患者(n=60)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服妇科再造胶囊,每次6粒,口服每日2次,每月连续服用20d,3个月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所致不孕胞宫虚寒证,疗效肯定。

    作者:龙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和Bax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IR)后早期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脑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缺血再灌注组(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随着CIR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多,缺血组Bcl-2、Bax表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在12h达到高,Bax的增加一直持续到48h。结论 CIR后Bcl-2表达的增加早于Bax,CIR后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Bax失调有关。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食品卫生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食物为人们提供必需的营养,属于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食物受到人为因素损害时质量下降,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作者:邓淑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炎性因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Runx2信号通道影响的研究进展

    慢性持续性炎症引起的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成骨细胞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钙化,对骨折的愈合起促进作用,Runx2是重要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骨的重建和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影响Runx2通道调节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治疗骨不愈合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指导。

    作者:于明圣;黄东;刘晓春;申宽宏;黄永军;牟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57例拇指离断再植术围术期的护理

    本文对拇指离断再植术前及术后护理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从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对再植血运及血管危象进行观察,对再植指度过血管危象期进行了阐述。得出注重心理护理,术前与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性环节。

    作者:季进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浅析

    探讨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治疗现状。通过对近十余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与概括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但有其临床及研究的局限性。

    作者:郭赟;武权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89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老年肺炎患者1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9例,将治疗组用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53例(59.55%),总有效率89.89%;对照组显效36例(40.45%),总有效率69.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抗菌谱很广,应用莫西沙星来治疗老年肺炎,不良反应轻,且对老年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抗菌作用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执业药师在临床药学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药学在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也举得了很大的发展,执业药师作为药师中的精英代表,由于其掌握全面的药学专业知识,是确保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和药品在医院临床使用中科学、准确、合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保障,自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执业药师制度以来,执业药师在医院药学发展中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作用,在指导临床用药、促进科学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杨显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社区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社区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及社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社区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指导社区居民合理用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对社区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是传播合理用药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改变患者的用药习惯,提高患者用药能力及对药物的依从性,增进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辉;王甫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IgG型抗-Jka 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HDN)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ABO血型系统所致的HDN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MSN、Kel、Kidd、Duffy等血型系统偶尔也可引起HDN。笔者于2010年10月检测到1例由抗-Jk a不规则抗体引起HDN,报道如下。

    作者:郑艳玲;董清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EDTA-K2抗凝剂引发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分析

    目的:?探讨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8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患者分别用EDTA-K2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同时手工法PLT计数。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明显低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P<0.001),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PLT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枸橼酸钠抗凝血PLT计数和手工法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2可引起PTCP。

    作者:刘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论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社区门诊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均分。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6%,行为改变率88%,检查规律服药率91%,血压控制率92%,总控制率达89.2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辅以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乔卫东;安丰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