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旗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进入21世纪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也日益增多,其再次妊娠分娩问题及并发症也成为产科医师面临的常见问题。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再次妊娠分娩问题及相应并发症在产科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是有剖宫产史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否会发生子宫破裂。1992年美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功率高达40%,同时减少母婴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但会增加母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性,如子宫破裂和围产儿的死亡等[1]。本文围绕VBAC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3例,给予参考组患者胃复安、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例数、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6例,占11.3%,参考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19例,占35.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消化道反应2例,参考组患者重度消化道反应8例,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消化道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化疗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及依立卢的干预机制。方法将升主动脉缩窄术后20周心力衰竭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B组)和治疗组(C组),同时制备对照组(A组),4周后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B组与A组对比,LVDEP明显增高,而LVSP和±dp/dtmax明显减低;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明显上调,Rho GTPases 活性增高。C组与B组相比, LVDEP明显减低,LVSP和±dp/dtmax明显增高;心肌组织RhoA、Rho激酶mRNA表达明显降低,Rho GTPases活性降低。结论治疗组(C组)心肌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提示Rho激酶抑制剂依立卢有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干预Rho激酶的表达和合成有关。
作者:季迁;张曼;李敏;胡颖;姜殿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给与CT的安装验收及维护提出良好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在安装,验收,维护三个阶段的各方面进行周密的考察研究以提供出适于CT的管理措施。结果 CT机的安装对机房设计,电源设施,安装时的设备调试,设备验收维护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结论通过考察研究给CT的管理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已能够更好地提高CT机的使用效率与寿命。
作者:王希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针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折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它对骨组织有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刺激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合成骨基质,修复骨折断端,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就bF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东明;董乐乐;赵志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为了提高基层医院产科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法律和护理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树立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基层医院产科质量。
作者:罗月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200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保健;试验组:在对照组孕期保健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糖尿病和高血压家庭健康教育等保健。结果经过保健之后,试验组孕期妇女所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期妇女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保健,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同时降低剖宫产概率,促进母婴的健康成长。
作者:魏本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我院治疗冠心病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我院的整体治疗效果,本文就冠心病诊疗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展开了调查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结果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诊治和优质的护理护理服务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给予患者全面、严谨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减少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子怡;牛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主要讨论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心脏内科护理中的主要应用,以及这种方式对护理时间和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在能力水平、资历以及技术职称方面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三组运用分层级管理的模式,来进行对比、回顾性的分析,对在实施前后满意度、直接的护理时间、健康教育的效果、护理质量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的管理模式之后,在护理质量的合格率上达到了100%,与实施之前的91.89%相比,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之后对患者的突发状况了解、以及用药状况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实施之前,所村子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之后的护士的直接护理时间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实施之前要高,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就是将功能制护理、责任制的小组护理、分层级管理等护理的特点相结合,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可以得到全面的、高质量的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的质量,还使护患之间更加信任和理解,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
作者:于临源;杨勇;李琪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提高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认知与治疗水平。方法选择同期8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发生孕周的不同分为早发型(孕周<32周)与晚发型(孕周≥32周),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在母婴结局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均显著差于晚发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引起的不良母婴结局多,应加强监测与治疗的同时,选择合理时机终止妊娠。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用于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两种诊断方法:心电图与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正后壁梗死4例全部为三支病变,下壁合并右室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60%,右室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100%,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50%,下后壁心肌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50%,左回旋支病变阳性率54%,下壁心肌梗死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84%,前壁其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90%。结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和其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评估方法。
作者:姜丹;朱黎姝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板蓝根是一种传统中草药,目前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复方板蓝根制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作用较为突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不断受到关注,根据国内外目前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研究基础,笔者进一步总结和探讨板蓝根抗炎的活性部位及板蓝根制剂抗炎症反应的机制。
作者:文飞翔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分析奈达铂或卡铂联合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予以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B组予以卡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B组的82.1%(P<0.05);A组的重度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同期放化疗用于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卡铂。
作者:李冰;司勇锋;覃扬达;张政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盐酸氨溴索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痰药,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不断研究,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本文从氨溴索药理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易春霞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对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以及相应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和同期非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男女比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年龄、病程以及相应等临床表现等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预后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情较轻,患者临床表现与非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孟庆防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目的:运用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并进行相应治疗,观察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差异。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确诊分型,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种类型均进行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的A-E不同类型型,分别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死亡情况、住院天数,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进行率、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运用CT诊断分型,对判断预后以及采取恰当治疗效果佳,值得被运用在临床。
作者:任科研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结核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生活中的主要威胁。结核病主要的病原菌就是结合分枝杆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由结核病所导致的病死率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艾滋病、疟疾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总和。随着对抗结合杆菌的不断研究,研究学者已经从中发现了一些中药及蛇床子对结核杆菌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所要探讨的主旨就是对抗结核杆菌有效中药筛选及蛇床子对结核杆菌分子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
作者:王静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根据病程临床分为3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多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许多患者在炎症得到治疗后,因调护不当等多种原因,常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出现,迁延难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全科医师工作的落实,运用中医“治未病”中“未病先防”的思想作为指导,对在本社区就诊的慢支患者加强管理,生活行为指导,调整患者的体质,取得了不错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芝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粒径<3μm的粉体称为超细粉体。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超细粉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超细粉体由于具有体积极其微小的显著特点,它的扩散与渗透等物理性质相比其他粉末优势明显,可快速与其他物质紧密结合,而发挥独特作用。由于祖国丰富的传统中医药资源以及中药的独特疗效,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中国中医药相结合,以提高中药的疗效,乃至促进中药的发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粒径小易于吸收,高效且生物利用度高是中药发展的趋势,超微粉碎技术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出来的。超微细粉技术与中药相结合,给传统中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满足群众需要的能力。
作者:潘磊 刊期: 2013年第30期
骨力学调控系统贯穿于生命活动始终,是骨组织赖以适应生物力学和非生物力学等外界环境的主要调控机制。股骨是人体重要的负载骨,而股骨头又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与应力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应力作用使股骨头拥有独特的结构单位以满足其功能;另一方面股骨头为适应不断改变的力学和非力学环境,自身的骨质及结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该文通过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骨力学调控系统机制,试图通过合理负重以减少骨塑型期和骨重建期的股骨头应力性吸收、坏死来预防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作者:尉伟卫;吕泽斌;李磊;高丽丽;池雷霆 刊期: 2013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