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心病患者拒绝氧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陈丽红

关键词:肺心病, 氧疗, 拒绝原因
摘要:护理干预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员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如能给予长期夜间氧疗1~2L/min,每日10h以上),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及5年成活率[1]。在对我科肺心病Ⅱ型呼衰拒绝氧疗的11例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后,通过角色转换方法及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接受了氧疗,从而使其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了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心病患者拒绝氧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员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如能给予长期夜间氧疗1~2L/min,每日10h以上),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及5年成活率[1]。在对我科肺心病Ⅱ型呼衰拒绝氧疗的11例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后,通过角色转换方法及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接受了氧疗,从而使其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了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各种细菌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2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和75例无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CRP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结果感染组CRP、WBC阳性率较无感染性疾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RP阳性率较WBC阳性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WBC的联合检测对儿科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监察治疗效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林华峰;杜豪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4种抗菌药物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4种抗菌药物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为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7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A组);左氧氟沙星组(B组);头抱曲松组(C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D组)。对4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90.30元、421.40元、129.50元、406.00元。有效率分别为:89.47%、92.47%、90.43%、93.5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1、4.56、1.43、4.34。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到感染较好。

    作者:张雪梅;管秀颖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RegⅣ和E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7例大肠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Ⅳ和EGFR的表达。结果57例大肠癌组织中RegⅣ、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gⅣ与EGF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RegⅣ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秦先锋;朱惠明;刘玉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式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舒适护理组干预组,一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家用呼吸机治疗鼾症患者夜间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研究探讨家用呼吸机治疗鼾症患者夜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睡眠时有心脏恶性事件发生,并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鼾症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比未使用呼吸机及使用呼吸机时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鼾症患者夜间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效果明显,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睡眠时使用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辅助呼吸是治疗鼾症患者夜间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欣欣;蔡宏华;邓兆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改良浆膜腔穿刺术治疗浆膜腔积液、积气27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改良浆膜腔穿刺术治疗27例浆膜腔积液、积气患者,经临床观察,与以往常规穿刺术治疗相比,具有患者耐受程度好,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节约医疗费用等优点。报道如下。

    作者:刘俏春;陈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鼻内镜治疗成人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治疗成人鼻窦炎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实施鼻内镜术治疗成人鼻窦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成人鼻窦炎的合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其中11例轻微并发症(均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的有效微创方法,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姚末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临床护理

    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亦称热性惊厥,惊厥发生时体温在38℃以上,发作时间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间,惊厥出现在发热后12h内,以暂时性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为主要表现(与体温不呈正比),伴有对称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或伴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两便失禁等表现[1]。如未得到及时救治,发作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因严重脑缺氧而损伤脑组织[2],进而影响智力发育或癫痫发作,若不及时采取止痉措施,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安全甚或死亡。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及时采取得当的急救和临床护理措施,对于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总结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其体会如下。

    作者:卜淑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目的:探讨经营企业目前质量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从人员素质、规章制度、药品购进验收、企业文化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结果首先要做好人的管理,以制度管人,抓好教育和培训,从思想上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购进的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关。结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重要的是抓好企业全员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作者:孙桂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外科常见肿瘤多发肿瘤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总结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实施整体护理,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发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之一,该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心态监控配合靶向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心理因素的研究总结对策。方法选取9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40例。通过靶向心理护理与心态监控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同时对比他们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医疗满意度,记录相应的数值。结果通过我们的对策发现靶向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的心态很有帮助。结论靶向心理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心理有很大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梁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颅脑损伤致全盲(双眼失明)2例分析

    颅脑损伤合并视力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导致全盲(双眼失明)的鲜为报道。我科近30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仅有2例,报道如下。

    作者:庄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呼吸机依赖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呼吸机依赖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防控。方法本组病例采取了严格的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严防气道损伤、强有力的气道湿化、有效的排痰、加强营养管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15例呼吸机依赖患者有9例顺利脱离呼吸机,4例死亡,2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呼吸机依赖患者因带机时间长、长时间机械通气、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缺乏等原因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对呼吸机依赖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工作大的难题,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的措施。

    作者:仇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质量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作者:徐新;王钦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26例住院患者中60例有过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则为一般护理服务,两组均进行干预后2周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静脉输液依从性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有着良好的效果,可大限度的改善疾病,有效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方法从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鞣质、蛋白质等化学成分的角度加以阐述。结果药物经各种不同的加工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改变了药物所含药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导致药物性味、功能、临床功效的改变而发挥特定作用。结论运用“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的原则来选择中药适宜的炮制方法,以解毒增效,是炮制对中药的理化性质及功效影响的内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孙立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分析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在医疗单位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对医疗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考评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各方面的质量做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分层教学在护理教学和业绩中的重要性。

    作者:周舫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支气管炎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炎片对于CVA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有效治疗CVA提供建议。方法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支气管炎片进行治疗;每天服药3次,每次2~5片;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始得到缓解时,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当症状消失时,需继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患者80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6%。在治疗的过程中,无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炎片不仅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还能够定喘止咳,因此可以有效治疗CVA患者,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廖炜;陶蕾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