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智
目的:讨论重度颅脑损伤的麻醉。方法针对我院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全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无兴奋、躁动,无血压剧烈波动,无严重心律失常,术毕患者各项反射恢复良好,全部带气管导管送至重症病房,待意识好转拔管,意识不好者不能长期带管行气管切开。围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护,严格掌握输液、输血及药物用量是抢救患者生命,保障安全的关键。
作者:夏永春;张彦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和梗死后心肌痛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患者再闭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且无复发。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做好肠道清空准备,术后注意各项并发症的预防,保持肛门清洁以防感染,合理进行功能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邢艳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分析HIV阳性孕产妇住院分娩护理时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院15例HIV阳性孕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例在住院护理过程中护士无1例职业暴露。结论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规范护士行为,与患者沟通良好取得合作是防止HIV母婴传播中护士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关键。
作者:黄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加强护理对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进一步探讨针对该类患者的合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不同原因致昏迷且需行机械通气支持的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有差别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8例(8/40),对照组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6/40),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期间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的,其中,增加胃管长度留置、抬高床头、间断匀速泵入营养液、监测残胃量、适时增加胃动力药物等加强护理措施对于预防该类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肯定意义。
作者:李群香;郑秀先;孙金凤;李百升;林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出现心律失常者加做动态心电图。结果正常心电图2例(3.6%),异常心电图54例(96.4%),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左室高电压、异常Q波常见,并各自有其特点,其中ST-T改变50例(92.6%),左室高电压22例(40.7%),异常Q波20例(37.0%),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其中室性早搏18例(33.3%),房室传导阻滞9例(16.7%),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13.0%),房性早搏5例(9.3%),心房颤动3例(5.6%)。结论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的认识,结合超声心动图,可大大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
作者:肖燕榕;陈景钗;刘海宏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对临床采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在降低术后患者静脉留置针脱管率的应用成效。方法以QC小组活动形式开展一轮PDCA循环,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181例)患者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和运用后(342例)患者使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发生的脱管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前患者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的脱管率与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使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的脱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采用无针密闭连接针头置针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输液的脱管率,避免了脱管的不良护理事件,保证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少颜;肖秀英;程梅;李海鸥;曾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2012年营口市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共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61例,完成计划116例的225%,使用单位204例,经营企业56例,个人1例。2012年度的不良事件涉及的产品类别面广,基础医疗设备报告多(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占21.4%、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占20.06%、注射穿刺器械占15.7%、物理治疗设备占14.1%及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占7.66%)。
作者:于洋;于海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近研究发现,颈动脉壁血管结构的变化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动脉结构与功能研究也为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治疗靶点,因此本文从颈动脉血管壁结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探讨早期监测颈动脉壁结构变化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
作者:孙启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护理心理学属于护理医学的范畴,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之中,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1]。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服务窗口之一,护理人员是否能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调整、疏导、控制或解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关乎能否减轻患者的痛苦,能否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见,护患交流能促进患者生理和情感的平衡,促进了疾病转归与健康的恢复。掌握、提高沟通交流技巧,做好门诊注射患者的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秋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护理干预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员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如能给予长期夜间氧疗1~2L/min,每日10h以上),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及5年成活率[1]。在对我科肺心病Ⅱ型呼衰拒绝氧疗的11例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后,通过角色转换方法及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接受了氧疗,从而使其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了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振源口服液(无糖型)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30℃。结果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在70 min内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和96.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振源口服液(无糖型)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赵宏峰;弥宏;庞威;曲芯瑶;郭雨桐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总结痔疮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80例痔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作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排便更快,疮口愈合也更快,并建立了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论做好痔疮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自拟芎芷辛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芎芷辛丹汤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自拟芎芷辛丹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显著。
作者:牟增兴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储存的重要场所,供应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诊疗包、辅料包和一次性灭菌物品等。由于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以及高温、潮湿、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均可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指导早期抗抑郁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患者运动和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HAMD、和ADL两方面的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在两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韩艳菊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ⅡB期以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85/90),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50/9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小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介绍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一些内容与切入点。方法收集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切入点。结果加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能够防止患者用错药。结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应该从多方面开展工作,注意患者用药细节,关注用药正确性与依从性,才能够保证疗效。
作者:李小兰;夏海滨;冯春雷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蛋氨酸合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多态性经研究表明与多种疾病相关,已经证实蛋氨酸合酶是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后者在人体内的改变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就蛋氨酸合酶的结构、生理功能、基因多肽性和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温志国;杜丽苹;李彦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字锦珍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