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民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式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舒适护理组干预组,一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8例抗-HBs阳性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 DNA的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生化、影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病的特征,影像学检查13.64%有终末期肝病表现;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者达68.18%;HBV DNA大多(86.36%)在1×102~103IU/mL之间;对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病例肝组织穿刺活检63%有炎症活动,有纤维化表现者达81.8%。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是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抗-HBs与HBV DNA同时存在是由HBV变异等多因素的结果,应引起关注。
作者:孙和才;李淑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冷敷对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冷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起效时间还有皮损的恢复速度都要快很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2周时间之后2组患者的瘙痒积分相对于接受治疗后1周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高很多(P<0.05);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肝功能相对于治疗前都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中药冷敷的治疗方法,加上科学恰当的护理手段,对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可以作为一项日常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喜雨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等。方法针对2008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因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住院的60例患者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整理。结果所有入院患者经过正确完整有效的治疗后,身体恢复健康,出院。结论在治疗患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时,他们的呼吸和生理情况是我们时刻应当注意的。
作者:钮文思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组织含糖量增高,营养障碍、胰岛素不足,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不佳又使感染进展和恶化而形成坏疽,致使患者致残,甚至导致败血症,使病情难以控制[1]。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多发生于病程长,年龄60周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水平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出现机会较多,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2]。为此,必须做好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姚丽颖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的缓解,评价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1、2、3、4周VSA评分均为显著降低(P<0.01),但A、B两组的VSA评分与C组相比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C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单独使用普瑞巴林和单独采用神经阻滞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宣立宗;叶莉;金钟;雷光虎;阿孜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如今,医院遍地都是,市场化竞争让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积极提升竞争力,以期可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中立足、发展。我们知道,21世纪贵的是人才,所以,无论是何种行业,想要从竞争中获得胜利,首先,就需要保证丰富的人才供给。对医院来说,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工培训体系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综合竞争能力,还可以推动医院业绩提升,让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作者:黄立钊;靳嵘 刊期: 2013年第36期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通常脑膜瘤生长较缓慢,病程长,且大部分脑膜瘤都可以通过手术全切肿瘤。然而,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脑膜瘤术后复发在影像学的表现上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手术前即做出高复发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就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作者:陈晓武;梁新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聚甲酚磺醛栓剂中四种相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90∶10)条件下测定m-甲酚-4,6-二磺酸铵、m-甲酚-4-磺酸铵,m-甲酚-6-磺酸铵;在检测波长为280nm,以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下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流速均为1.0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间甲酚-4,6-二磺酸铵、间甲酚-4-磺酸铵、间甲酚-6-磺酸铵与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分别在0.0402~0.9636μg、0.0567~1.3608μg、0.0526~1.2624μg、0.0572~1.14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间甲酚-4,6-二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89806X+615, r=0.9999;间甲酚-4-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12889X+1798,r=0.9997;间甲酚-6-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36254X-2164,r=0.9997;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线性方程为Y=259112X-3650,r=0.9994。各组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RSD均<3%。结论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聚甲酚磺醛栓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彬;陈幸;杨江;宁梓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近研究发现,颈动脉壁血管结构的变化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动脉结构与功能研究也为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治疗靶点,因此本文从颈动脉血管壁结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探讨早期监测颈动脉壁结构变化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
作者:孙启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与催产素合用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产妇186例并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肌内注射防治产后出血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肌内注射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疗效确切,能降低孕妇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辉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以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过护理与指导,其中显效46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47%。结论加强偏头痛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与指导,对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丽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频源的常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医院应用直线加速器的安全、无故障、高效率。方法通过多种检查措施,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结果通过定期维护,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保证。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类非常精密的仪器,经常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标准会加速老化过程。
作者:刘天博;张晶;延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老年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本文主要从加强预防措施、合理膳食、减少外部刺激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储存的重要场所,供应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诊疗包、辅料包和一次性灭菌物品等。由于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以及高温、潮湿、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均可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患者入院后迅速急救治疗护理,出院时评估自理恢复与功能障碍的程度,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及随访指导。颅脑外伤急诊护理的环境复杂多变,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变化,有效提高颅脑外伤的抢救和康复效果,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致残率。
作者:吴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4种抗菌药物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为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7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A组);左氧氟沙星组(B组);头抱曲松组(C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D组)。对4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90.30元、421.40元、129.50元、406.00元。有效率分别为:89.47%、92.47%、90.43%、93.5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1、4.56、1.43、4.34。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到感染较好。
作者:张雪梅;管秀颖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字锦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辫证后自拟中药方煎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78.13%,有效6例,占总数的18.75%,无效1例,占总数的3.12%,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0.61%,有效5例,占总数的15.15%,无效8例,占总数的24.24%,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姝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出现心律失常者加做动态心电图。结果正常心电图2例(3.6%),异常心电图54例(96.4%),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左室高电压、异常Q波常见,并各自有其特点,其中ST-T改变50例(92.6%),左室高电压22例(40.7%),异常Q波20例(37.0%),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其中室性早搏18例(33.3%),房室传导阻滞9例(16.7%),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13.0%),房性早搏5例(9.3%),心房颤动3例(5.6%)。结论提高对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的认识,结合超声心动图,可大大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
作者:肖燕榕;陈景钗;刘海宏 刊期: 201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