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李文香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摘要: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出建议。通过我院及所辖25个村卫生室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HIV母婴传播中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对策

    目的:分析HIV阳性孕产妇住院分娩护理时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院15例HIV阳性孕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病例在住院护理过程中护士无1例职业暴露。结论加强护士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规范护士行为,与患者沟通良好取得合作是防止HIV母婴传播中护士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关键。

    作者:黄春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8例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肺癌术后患者经过我院系统、科学、高效的预防及护理,显效63例,好转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82%。结论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开展优质的预防及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手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喜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重组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r-P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安全观察。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心内科住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第三代重组瑞替普酶治疗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进行回顾式分析,观察其临床使用的治疗量以及溶栓后动脉的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溶栓后2h再通达91.3%,冠脉造影10例,显影良好,血流全部通过,1例患者血流细弱无力。讨论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是目前国内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作者:李青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的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脂变化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A组、B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有明显疗效,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明显,临床效果安全稳定,但对于更大剂量是否适用于老年患者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学凤;刘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频源的常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保证医院应用直线加速器的安全、无故障、高效率。方法通过多种检查措施,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结果通过定期维护,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保证。结论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类非常精密的仪器,经常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标准会加速老化过程。

    作者:刘天博;张晶;延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通常脑膜瘤生长较缓慢,病程长,且大部分脑膜瘤都可以通过手术全切肿瘤。然而,良性脑膜瘤全切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脑膜瘤术后复发在影像学的表现上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手术前即做出高复发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非常的意义。本文就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作者:陈晓武;梁新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老年人颈动脉结构变化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心脑血管病及其事件的发生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病。近研究发现,颈动脉壁血管结构的变化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动脉结构与功能研究也为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治疗靶点,因此本文从颈动脉血管壁结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探讨早期监测颈动脉壁结构变化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意义。

    作者:孙启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双侧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并一侧髌韧带断裂1例报道

    患者男性,17岁,学生,2012年7月20日在跳绳时摔伤右膝部,伤后肿痛,右膝部活动受限。伤后未作特殊处理,来我院就诊,门诊拍双侧膝关节对比片示:右侧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收住院治疗,入院后行相关检查,于2012年7月22日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出血后上止血带,作膝前纵形切口,长约4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显露骨折处,见右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髌韧带完整,以2枚克氏针作导针复位骨折块,分别以2枚直径3.5mm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术后2~3d作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抗炎对症治疗,术后2周拆线,一期愈合,外固定4周后渐行屈膝功能锻炼。右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新学期正常开学。见图1、2。

    作者:王青松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分析分层带教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在医疗单位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对医疗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考评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各方面的质量做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分层教学在护理教学和业绩中的重要性。

    作者:周舫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支气管炎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炎片对于CVA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有效治疗CVA提供建议。方法根据病情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支气管炎片进行治疗;每天服药3次,每次2~5片;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始得到缓解时,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当症状消失时,需继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患者80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6%。在治疗的过程中,无1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炎片不仅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还能够定喘止咳,因此可以有效治疗CVA患者,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廖炜;陶蕾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音乐及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快速冰冻期间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及放松训练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手术室快速冰冻期间血压、心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护理外,实行音乐及放松训练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及焦虑程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音乐及放松疗法能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焦虑,稳定血压、心率,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苯巴比妥的一点体会

    红外光谱法(IR)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1,2]。一种被测物质的红外光谱记录了其分子的振动,而振动的频率取决于组成原子的量、化学键的强弱和物质内部的结构基团。原子的种类、健力的变化及基团的组合都可以在红外光谱图上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具有确定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相同物质,都应具有相同的吸收谱带数目、谱带位置、谱带形状和谱带强度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现代手术室对护士的素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层流手术室正逐步代替传统手术室,这就为我们手术室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认识,要培养自己“慎独”的精神,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边缘的科学发展,我们必须继续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

    作者:黄金娣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机械通气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做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换,掌握使用的方法及观察要点,结果对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医师精心治疗护士精心的护理,患者早脱机恢复自主呼吸。

    作者:李文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等。方法针对2008年至2012年期间,我院因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住院的60例患者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整理。结果所有入院患者经过正确完整有效的治疗后,身体恢复健康,出院。结论在治疗患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时,他们的呼吸和生理情况是我们时刻应当注意的。

    作者:钮文思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1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的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及暴露后处理情况,完善HIV职业暴露的防控措施,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HIV的风险。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至2012年报告的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其应急处理、预防用药及血清学检测情况。结果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报告发生HIV职业暴露17例,其中医师8例,占(47.1%);护士6例,占(35.3%);实习生3例,占(17.6%)。暴露方式以针刺等锐器伤为主。所有暴露者均实施了应急局部处理,有6例进行了预防性用药,有11例未用药或用药情况不详。所有暴露者经医学观察,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医务人员容易发生HIV职业暴露且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HIV职业暴露的宣教工作,减少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的危险。

    作者:田华;李嘉;张曙光;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管理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对我院部分科室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主要存在选药问题、用药问题以及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结论建立医院监管组织与制定管理规范、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建立临床药师制,加强临床药师查房、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彭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提高临床实习医师教学质量中带教老师作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在校后和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本文通过对带教老师认识自己的教师身份、了解自己的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安排好自己的教学日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评价教学效果方面,就带教老师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医师教学质量为目标,从理念、实践等若干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蒋跃庆;王忠;徐明曦;姚海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早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76例重度窒息患儿随即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患儿38例,B组患儿38例,两组均接受对症综合治疗,B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于窒息复苏后2h开始应用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发现,B组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脏器损伤,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赵青云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高效液相测定聚甲酚磺醛栓剂中四种相关物质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聚甲酚磺醛栓剂中四种相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90∶10)条件下测定m-甲酚-4,6-二磺酸铵、m-甲酚-4-磺酸铵,m-甲酚-6-磺酸铵;在检测波长为280nm,以1%的乙酸铵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下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流速均为1.0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间甲酚-4,6-二磺酸铵、间甲酚-4-磺酸铵、间甲酚-6-磺酸铵与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分别在0.0402~0.9636μg、0.0567~1.3608μg、0.0526~1.2624μg、0.0572~1.14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间甲酚-4,6-二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89806X+615, r=0.9999;间甲酚-4-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12889X+1798,r=0.9997;间甲酚-6-磺酸铵的线性方程为:Y=136254X-2164,r=0.9997;聚甲酚磺醛二聚体铵线性方程为Y=259112X-3650,r=0.9994。各组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RSD均<3%。结论该法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聚甲酚磺醛栓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彬;陈幸;杨江;宁梓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