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药旅游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虢剑波;冯进

关键词:文化旅游, 中医药旅游, 湖南
摘要:旅游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中医药旅游业的发展,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也是对旅游业的促进.湖南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旅游资源,研究和开发湖南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对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鼻功能的影响,探讨对下鼻甲肥大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 至2010 年下鼻甲部分切除患者364 例,手术患者下鼻甲切除都在1/2~1/3 之间,在医学认同的范围,在术后2~5 年之间,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功能影响,其中为主要的是慢性鼻窦炎、鼻干、过通,再是通气差、萎缩性鼻炎和头痛,在后续的检查中发现各种鼻窦炎,鼻窦炎治疗后上述鼻功能影响更加明显,经查大部分患者下鼻道均变宽,都按萎缩性鼻炎治疗,部分患者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鼻功能难以恢复.结果 67.30% 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功能障碍,经治疗46% 的患者好转,21.3% 的患者差,其中0.14% 的头痛和过度通气患者无法恢复.结论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影响了鼻腔环境,通气过度,黏膜上皮化,大量的空气刺激鼻腔及鼻咽部神经,引起各种鼻腔功能障碍,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把握,好不做部分切除下鼻甲手术.

    作者:郭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地区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难题及对策

    无偿献血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保障临床用血供应、确保血液安全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重要举措[1] .<献血法>实施13 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卫生工作者辛勤努力,我区无偿献血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区无偿献血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各单位和各部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些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献血法>认识不足,在献血工作中职责不清、领导不力或放任自由,使血站无偿献血工作面临很大困难.如何在<献血法>精神指导下,强化各级政府献血管理工作职能,加大无偿献血工作的管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作者:管平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9 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完成2 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39 例客观疗效为,CR 1 例,PR 12 例、SD 11 例、PD 15 例.有效率(CR+PR)33.3%,肿瘤控制率为(CR+PR+SD) 61.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色素沉着等.结论 替吉奥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适宜于老年体弱的患者.

    作者:夏炎春;赵瑜;王俊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逐瘀化痰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应用自拟逐瘀化痰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 例,结果 显示:该药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

    作者:刘兴奎;吴华慧;孟国玮;于江宏;宋聪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PICU危重症患儿中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对PICU(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危重症患儿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和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PICU 收治的90 例进行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并进行临床干预危重症患儿,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90 例进行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及临床干预危重症患儿,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PICU 危重患儿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和适当的临床干预可准确评估患儿前负荷、血容量以及右心功能变化,同时避免输液不当并对患儿利尿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梁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对肿瘤患者的失眠状况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研究针对肿瘤患者失眠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住院肿瘤患者40 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 )评估患者失眠质量.在评定的基础上,对失眠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率为50.0% ;男性患者失眠数多于女性(P < 0.05),失眠指数与患者对失眠的不良认知、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 < 0.05).治疗组的失眠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率高,好发于男性.肿瘤患者的失眠质量与其对失眠的认知态度显著相关,护理干预模式可让失眠患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减少负性情绪,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焕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Angptls )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分泌性糖蛋白家族,它与血管生成素(Ang )具有相似的结构域,但是两者在基因表达和功能上有着不同特点.作为一类新的蛋白家族,Angptls 在代谢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Angptls 的结构、表达特点和功能方面的近期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孟庆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鹰嘴豆豆叶、豆茎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 建立鹰嘴豆豆叶,豆茎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3~0.018m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8),豆叶和豆茎的平均回收率为99.3% 和101.1%,RSD 为1.86% 和2.46%.结论 所用方法 简便、准确,可用于鹰嘴豆的质量控制.

    作者:阿布力米提·伊力;李桂芳;高彦华;李寅庆;胡尔西丹·伊麻木;刘海;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癫痫患儿护理效果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 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 例,对照组100 例.观察组进行有计划、有目的 、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卫生宣教.对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规则用药的自律性,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和癫痫诱发因素的预防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规律用药、合理饮食、休息与活动、乐观心态、定期随访、诱因预防、护患配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对减少癫痫发作,减轻其造成的脑损害,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边瑞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靶向药物及中药抗血管治疗乳腺癌研究进展

    目的 叙述靶向药物及抑制血管生成中药治疗乳腺癌的近年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收集大量关于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及抑制血管生成中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结果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和乳腺癌演进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乳腺癌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新疗法类似,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疗效的评价尚需设计严谨的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来加以证实.结论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和转移已成为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中药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及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挥其优势为预防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毕四丽;曹建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0 例,按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在实施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的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手术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度以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疼痛度≤ 3 级者84 例,≥ 4 级者16 例;心理护理组疼痛度≤ 3 级者47 例,≥ 4 级者53 例,χ2=30.29,P < 0.0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χ2=5.21,P < 0.05.结论 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手术中对病人实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中的疼痛度,增加其满意度和舒适感,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的广泛推广.

    作者:袁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对胆囊结石与胆囊动力学关系的观察与研究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实时检测技术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容积,计算收缩率;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组中的胆囊收缩率正常者和胆囊收缩率降低者,其空腹胆囊容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胆囊收缩率降低者血浆胆囊收缩素也低.结论 胆囊空腹容积增大造成胆汁淤积、成分改变与结石形成有关;胆囊收缩率降低其排空功能下降,陈旧胆汁不能及时排出易导致结石形成;胆囊收缩素减少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形成.

    作者:任世宏;陈如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认识情绪异常浅析

    情绪异常是指出现情绪紧张、兴奋、烦躁易怒、焦虑,或抑郁、惊恐不安、善悲好哭等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其形成多与人格特征、情志刺激、脏器亏虚或失调、邪毒侵袭及外伤头颅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卑ā、气[郁]厥等郁病类疾病,癫病、狂病、癫狂病、脏躁等脑神疾病,脑络痹、神劳、头部内伤、中毒、瘿气等疾病过程中.临床若对以情绪异常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暂以情绪异常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现浅析中医对情绪异常的认识如下.

    作者:曾德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的发生情况,并分析DR 与病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临床调查研究.对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87 例,采用彩色眼底照相机及散瞳检查确定DR 诊断,计算DR 发病率,并分析病程及年龄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1587 例糖尿病患者中DR536 例,发病率为33.8%,其中男性DR 为286 例,发病率为32.9%(286/870);女性DR 为250 例,发病率为34.9(250/717).新确诊糖尿病病例414 例,男性为223 例,女性为191 例,其中DR64 例,DR 发病率15.5%.70 岁以上糖尿病患者DR 发病率高.病程在15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DR 发病率高.结论 病程、年龄是DR 的发病危险因素.随着病程延长,年龄越大发病率显著增高.早期对确诊的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筛查,定期检查,糖尿病眼病知识的教育,做到早期治疗,对DR 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艳兰;韩金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实施临床科室绩效考核为抓手,促进科室主任工作

    绩效考核就是对照岗位的目标和要求,用科学的方法 评定职工完成工作的情况并将考核结果 反馈给本人的过程.绩效考核是整个医院卫生资源人力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科室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而且为后期调整工作内容、服务流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等提供重用依据.长期以来,科主任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既是医院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又是科室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临床科室绩效考核结果 调动和提升科主任管理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科主任的潜能,促进科室医疗质量和管理绩效的提高,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作者:王雁;周纯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8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床旁及诊室随时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发放有关科普宣传手册;小讲座等等多种形式进行下列健康教育: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及出院教育.结果 60 例治愈52 例,好转5 例,自动出院1 例,转外科手术1 例,病情恶化及死亡1 例.60 患者或家属较好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情况掌握51 例、认知态度和行为良好54 例、对护士满意59 例;平均住院天数(10.23±3.62)d.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或家属相关知识程度、改善认知态度和行为良好、护士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陶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胃十二指肠的溃疡穿孔术60例护理体会

    目的 要点是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护理.方法 现对2009 年9 月至2011 年12 月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60 例护理病历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有9 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腹胀.结论 饮食及生活习惯是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钟洁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的方法.方法 50 例消化性溃疡病例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加基础治疗,对照组用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 周.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2 周的自我感觉症状消失率有差异(P < 0.05),在治疗第3、4 周的自我感觉症状消失率没有差异(P > 0.05);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检查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较基础治疗佳,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基础治疗的补充.

    作者:吕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价格低廉,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沈庆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12例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目的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方法 2007 年2 月至2011 年2 月我科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12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结果 治愈10 例,转外科治疗2 例,治愈率83.3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振能;庞创生;吴方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