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钟次兰;陈立华;蔡淑群

关键词:脑外伤, 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早期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 例脑外伤患者按进行康复治疗的时间迟早分为观察组(发病3 个月内)和对照组(发病3 个月后)各60 例,采用同样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训练3 个月后,所有患者的ADL 评分和Brunnstrom 分级均有明显改善,康复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康复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积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采用201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 平皿法对 5 种阳性菌株的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薄膜过滤法对控制菌进行检查.结论 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能达到检测目的.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的徽生物检查.

    作者:陈扣宝;王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以肌肉痉挛为主要表现的中暑病例1例

    中暑多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的环境中,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缺少充分的防暑降温措施,极易发生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中暑通常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这三种情况可以顺序发生,也可能交叠出现.本文报道的是一例以肌肉痉挛为表现的中暑病例,在临床应归为热痉挛.

    作者:郭喆;胡海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会阴侧切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会阴侧切术后的应用,总结舒适护理要点.方法 对568 例会阴侧切产妇的主要护理问题,应用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舒适护理能够缩短和降低会阴侧切术后不愉快的程度,促进产妇康复.结论 会阴侧切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降低术后不舒适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周庆红;张淑红;邱国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强化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认知度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社区糖化血红蛋白的认知度及检测率.方法 通过对社区4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 个月的健康教育,总结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认知度有显著差异,检查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广泛的推动慢性病的防治,使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的做用.

    作者:吕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保健门诊1800例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探讨

    目的 探讨1~3 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方法 选择2008 年5 月至2011 年5 到我院体检的儿童共1800 例,其中男童共1050 例,女童750 例.其中1~2 岁儿童共920 例,2~3 岁儿童共880 例.取儿童左手无名指末梢血50μL,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相关微量元素.结果 本文中两组年龄儿童总体测量值没有显示缺钙、缺铜和缺镁.两组儿童总体表现缺铁、缺锌情况;1~ 岁儿童锌和铁测定值与2~3 岁儿童测定的锌和铁水平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 岁儿童缺锌发生率和缺铁发生率分别与2~3 岁儿童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童缺铁、缺锌发生率分别与女童缺铁、缺锌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3 岁儿童中存在缺铁、缺锌儿童;1~ 岁儿童锌和铁缺乏情况较2~3 岁儿童多见,故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对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同时指导家长学习喂养知识,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作者:岑若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NSS 治疗后总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治疗前Y-BOCS 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氟西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具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侯剑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05 年1 月至2011 年3 月诊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8 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8 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组(A 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B 组),A 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肺叶切除术和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 组行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情况、病检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B 组少,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病检结果显示,腺癌患者24 例,鳞癌患者6 例,腺鳞癌患者4 例,错构瘤患者2 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 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一样,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小且少等优点.

    作者:李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用药,它不仅能够调节血脂,而且还具有稳定粥样斑块、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和细胞的增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保、护神经等诸多功能,在临床上应用极广.本文首先对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降脂作用、抗心律失常等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它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王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病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基础阶段,把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临床病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生理学知识是理解和掌握临床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础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何晶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0例药物性高催乳素血症分析

    目的 高催乳素血症是一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多未就诊或首诊于其他专科,易漏诊和误诊.方法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高PRL 血症,在停用可疑药物的同时,给予溴隐停治疗.结果 2 例患者曾怀疑为特发性高PRL 血症,予以溴隐停治疗,服药后自觉症状改善,停用避孕药后血PRL 完全恢复正常.其余8 例患者均停用可疑药物(2 例为替换)后,自觉症状逐渐改善(快者仅1 周),高PRL 血症在1~3 月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高PRL 血症的警觉和筛查,准确及时诊治,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郑欣;闵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加强护理管理,控制门诊的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护理管理疏漏是造成医院门诊感染的主要原因,许多医院因感染引发的医疗事故大部分与护理管理质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对护理的有效管理是控制医院门诊感染的根本措施.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经验,从护理管理角度分析了导致医院门诊感染的一些原因,提出了如何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门诊感染的切入点,希望为广大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预控医院感染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本管理思想在医院管理中的实践

    本文简述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医院人本管理的概念,分析医院管理实践中应用人本管理思想的必然趋势,揭示了医院管理过程中贯彻人本管理思想对医院发展的意义.

    作者:毕陈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3例入侵红火蚁蜇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了解入侵红火蚁蜇伤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对蜇伤经过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63 例红火蚁蜇伤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整理.结果 显示从蜇伤引起红肿水泡,脓泡开始到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大约需要20d 左右的时间,轻型患者32 例,重型31 例,63 例均痊愈.结论 红火蚁蜇伤人体皮肤后,受伤部位很快产生中毒症状,过敏者会发生全身性反应、循环障碍、休克甚至死亡,治疗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主,加用抗组胺类等对症处理,及时内科综合性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杨新球;谭文立;李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膏方的正确服用与注意

    随着都市亚健康人群的增多,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膏方服用方法上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详尽阐述了膏方具体服用时间、服用方法、服用剂量、服用禁忌以及不同体质服用膏方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吴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法莫替丁的临床应用

    法莫替丁作为第三代H2 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咪噻唑的衍生物.临床上因其具有使用剂量少、副作用少、疗效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本文对法莫替丁的临床应用及不常见的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王宏;王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为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直、结肠黏膜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伴有肠外多器官损害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种族差异性.近年来我国患病率也由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健康.现代临床治疗UC 的方法多种多样,尤其近几年出现了较多生物科技.本文就现代临床治疗UC 的相关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灸对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灸对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方法 50 例睡眠呼吸紊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5 例针灸联合阿普唑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结果.结论 针灸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战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淡提高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为多领域和学科提供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科,学好生物化学对于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发展和进一步深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有心向学、教师有备而教、实验有得而设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作者:何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话回访在甲状腺手术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在甲状腺手术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91 例甲状腺手术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后第7 天、1 个月、3 个月分别进行电话回访.结果 491 例中476 例获访,其中 443 例存在健康问题,经电话回访,存在的健康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 电话回访是医院健康教育的延伸,不仅可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增加了医院的信誉.

    作者:查爱萍;陈晓侠;程晓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本综述总结分析了目前临床上服药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的心理因素、缺乏治疗相关知识、医疗费用庞大、药物不良反应及缺乏用药监督.并提出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良好生活方式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以及加强监测和随访、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等方法来增加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晓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