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少英
目的 探索一种医患共同参与型临床路径工作模式.方法 设计眼科5 个病种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将2010 年8 ~ 12 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发放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并对照实施,对照组按临床路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参与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结果 及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能显著提高患者参与度及满意度,可在临床路径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桂蓉;夏敏;胡波;阳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入院.未见咳嗽、咳痰,无近期发热病史,否认结核病史.查体:肺部未见任何阳性体征.查白细胞及血沉降正常.胸片显示右侧肺门上区一团块影,内密度不均匀,边界清.
作者:王智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5 例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及氟哌啶醇治疗8 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小.结论 齐拉西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东;万宏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期患者治疗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近期收治的80 例UC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 组,对照组行柳氮磺胺呲啶治疗,实验组行结肠灵保留灌肠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1 ~ 2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CRP、GMP-140 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GMP-140 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CRP、GMP-140 积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结合结肠灵保留灌肠治疗UC 急性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CRP、GMP-140 等临床指标.
作者:李积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良、恶性梗阻急诊手术与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梗阻两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在X 线监视下经肠镜安装自膨式金属支架解除结直肠良、恶性梗阻.结果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良、恶性梗阻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避免进行急诊外科手术[1-3].结论 使外科医师能够获得充分的时间,可以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采取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文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观察锥孔引流与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72 例我院于2010 年8 月至2012年1 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7 例行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35 例行锥孔引流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较显著(P < 0.05).结论 采取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患者死亡.
作者:毛振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社会进步给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了食品安全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水平的提高,生物检测方法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食品检测,目前生物技术在国外的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已形成较为系统且完善的体系,而此项技术在国内由于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更广阔的空间,且仍需在价格、效能及可靠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天龙核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分别选用K562 和A549 细胞株,采用光镜检查细胞形态学变化,MTT 法测定天龙核苷对两种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光镜显示给药组细胞变圆变小,折光性下降,出现发泡现象,染色质浓缩致密并分裂成块,多数细胞形成凋亡小体;MTT 实验结果 表明,对核苷敏感的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00μg/mL 和50μg/mL,IC50 分别为277μg/mL 和298μg/mL.结论 天龙核苷有一定的体外抑瘤作用,并有较好量效关系.
作者:宋景;赵启韬;高鹏;代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术式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11 例胸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分别行ASIA 分级评估评分,术后行植骨融合评估,内固定矫正畸形评估,结核活跃指标评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ASIA评分改善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行此术式是脊柱结核治疗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颜泉;易显树;黄宇;马泽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和54 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5mg + 10%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 +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4.07%,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59.26%、38.8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上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
作者:陈荣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护理与常规对照护理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于2010 年9 月至2012 年9 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住院治疗,行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经皮给药护理组和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共3 组,每组各为30 例.观察3 组方法 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观察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经皮给药护理组和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均能显著缩短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主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P < 0.01);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6h、12h、24h、36h 中医症候疗效指标和症状积分(P < 0.05 或0.01);并从数据结果 显示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疗效更优于经皮给药护理组.结论 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护理促进大肠癌术胃肠功能恢复,预期能缩短疗程,减少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本病的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宁;黄颖娴;温杏良;陈金泉;刘革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发病机理,误诊原因,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提高自发性食管破例一期修补成功率.方法 1992~2010年对收治8 例自发性食管破裂,均为男性,年龄25~48 岁,均有酒后剧烈呕吐病史,发病至确诊10~80h.食管右侧壁破裂3 例,左侧5例裂口长度4~7cm,食管中段2 例,下段6 例,其中6 例行一期修补,均以带蒂大网膜组织加固修补口,1 例行一期修补用肋间肌瓣加固修补口,1 例行一期修补未用其他组织加固.结果 用大网膜覆盖6 例术后均一期愈合,余2 例患者中有2 例分别于术后第4d,第6d 再次裂开,1 例因全身衰竭死亡,本组死亡1 例.结论 带蒂大网膜是食管破裂修补加固理想可靠的覆盖组织,它可有效提高修补的成功率.
作者:刘寒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基层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设现状,研究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基层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 基层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存在危机防范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设备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少,结构不合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备;缺乏有效的指挥与协调等薄弱环节.结论 基层疾控机构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目前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投入,建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长效机制.
作者:刘文武;杨蓉;涂小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护理业务的质量管理和指导,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护理活动,查房制度的执行与查房质量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更直接反映着查房者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促进护理管理,提升护士整体素质.2008年6月开始,我院26个护理单元相继开展了护理查房,护理部主任每月参加科室组织的护理查房,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在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 年7 月至2010年10 月以来,采用射频消融方法 治疗的31 例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的RFA 手术都顺利的完成,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立即恢复了窦性心律,且没有出现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31 例患者中只有1 例在术后2d 和2 例在术后4d 内都因低心排而死,其余的患者都痊愈出院,且平均的住院时间为(9.6±2.7)d.对出院的28 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达到(7.2±2.1)个月,随访结果 显示27 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另一个患者为AF 心律,且没有脑卒中和死亡现象的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RFA) 在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疗效优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方法 从病因病机、基础研究、中医治疗等方面回顾银屑病的研究的新进展.结果 从近年来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学机制、新血管形成、脂质代谢紊乱、不良心理有明显相关性,中医药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结论 银屑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因子遗传模式的复杂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黄桂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发生急性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我们北方重工业区气体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所造成脑、心肌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口唇指甲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少数患者可发生迟发性脑病.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批量中毒13批次,65例患者,现将其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常美;崔艳玲;毛洪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患者血浆C 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各18 例及健康体查者16 例,采用Elisa 法及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中TNF-α及CRP,并采用统计学方法 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2.40±8.10)pg/mL,稳定期为(13.12±5.90)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 < 0.01).正常对照组TNF-α水平为(7.81±2.23)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CRP 水平为(73.2±13.74)mg/L,稳定期为(21.56±7.41)mg/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 < 0.01).正常对照组CRP 水平为(4.35±1.92)mg/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急性加重期TNF-α与CRP 之间有相关性(r=0.635,P < 0.05).稳定期TNF-α与CRP 之间有相关性(r=0.412,P < 0.05).结论 CRP 与TNF-α参与老年哮喘的急性炎症过程.
作者:胡娟;林大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并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差异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3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42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1 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71 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且无膀胱或直肠损害,同时实验组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蔡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我院对其护理人员50 人进行了深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针刺伤是护士职业暴露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作者:蒋伯燕;宋临秋;张怡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