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利
目的 减少反复针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路的持续通畅,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使巡回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手术人员和手术患者提供全面服务和护理.方法 介绍规范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手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及套管针;预防和处理多种并发症.结果 252 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248 例顺利完成输液、抢救、输血、间歇给药等.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过程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泵的安全使用和安全快速输液的目的.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掌握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时解决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有效确保留置针正常使用.
作者:马英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疗活动的发生而不可避免的,一级医院长期存在对感染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感染意识薄弱、硬件设施、房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作者:阎晓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姑息性切除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 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两组,化疗或放疗组(A 组)51 例;姑息性手术加化疗或放疗组(B组)35 例.比较A组和B组的生存率.结果 B组患者在半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和两年生存率都优于A组(P < 0.05).结论 姑息性切除晚期食管癌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卢强;何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根据临床当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中医辨证护理质量.方法 我院自2009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共收治79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三种证型,并根据临床分型辨证施行不同的临床护理.结果 79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积极的治疗以及细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住院期间血糖的到了很好的控制,较稳定,病情均有所好转,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 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患者除了合理用药,做好一般护理外,辨证施护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徐岩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我院使用的药品说明书进行抽查,对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我国药品说明书仍存在用法用量不合理、表述重复或自相予盾、适应症不完整等问题.结论 建议国家药品监督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使用单位三方应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药品说明书规范化管理.
作者:王功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 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 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4、6、12、24h 进行镇痛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1、2、4、6、12、24h VAS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日辉;黄品;赵红炜;黄文东;俞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疗效.方法 观察83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4d 的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结果 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4d 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且安全的,有必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护理措施.
作者:卢小焕;卢小芹;朱早兰;张超元;李林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系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因肺内或肺外的严重疾病所致的急性肺损伤,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等特征的综合征.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为此,本文对ARDS 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文铸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HA-230灌流器,是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抢救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用于血液灌流的灌流器.1 血液灌流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刘正菊;田雪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20 例肺性脑病患者实施下列护理方法: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给氧指导、严格控制感染、饮食护理、详细记录24h 出入量、出院指导.结果 显效15 例,有效4 例,无效1 例.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肺性脑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肺性脑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实施手术器械包、敷料包手术室- 供应室一体化管理,保证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包和敷料包随时提供.方法 专用清洁消毒设备,专人回收、包装、发送.结果 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包和各种敷料包质量得到保证,数量得到保障,节省了人力物力.结论 手术器械敷料包手术室- 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质量,节约了资源,保障了需要.
作者:黄丽君;张荷花;马少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中药房管理情况.结果 分析我院中药房工作人员、中药药品质量、中药房环境和设施、工作规范、等管理情况,同时对于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措施进行探讨.结论 基层医院中药房是面向患者和社会的服务窗口,不仅是医院创收的来源,同时也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加强中药房管理对于促进基层医院中药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探索如何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双语教学以及怎样提高中医学双语教学质量.中医学双语教学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目前,西医学院校中医双语教学在师资方面,缺乏一支既懂外语又懂中医学的外语教师队;学生方面,学习中医学较为困难,对学习中医学英语则更为困难.对我校今后开展双语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整改: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医专业外语词汇;授课方式的改善;教材与词典的选择;加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张学娅;张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保证良好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 收集本站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其采前血常规计数和自身状况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 献血者采前血常规各指标和自身状况是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必须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检测数据,并结合其自身状况,严格筛选献血者,才能提高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
作者:罗昭玲;蔡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 术前后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探讨NT - p roBNP 水平对急诊PCI 术后左室重塑及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86 例AMI 患者,46 例于胸痛发作12h 内行PCI 成功者为急诊PCI 组,40 例未进行PCI 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即刻、24h、72h、7 天和30 天时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同时于患者入院时、术后72h 和1 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6 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入院时NT-p roBNP、LVEDVI、LVESVI 及LVEF 两组间相似(P > 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入院后1d、7d 和30d 急诊PCI 组NT- p roBNP 浓度明显降低;NT-p roBNP 水平呈单峰曲线,而对照组呈双峰曲线.相关分析表明,NT-proBNP 水平可以预测近远期左心室重塑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 急诊PCI 可明显降低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并减轻左心室重塑,AMI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与其近远期预后相关.
作者:张宏;庞明杰;赵燕;张云梅;杨洁琼;车秉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缴光腰椎间盘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106 例经皮缴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用循证方法 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 循证护理组住院日明显短于常规组,常规组心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循证组,其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循证护理组较常规组能更有效地解决腰椎间盘减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和54 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5mg + 10%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 +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4.07%,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59.26%、38.8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上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
作者:陈荣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了测定野木瓜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黄酮类成分,以芦丁为对照,用硝酸铝显色后,在510nm 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木瓜片中芦丁的含量.结果 芦丁在0.0202 ~ 0.1010mg 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1%,RSD 为2.07%(n=5).结论 此法简单、准确,可作为野木瓜片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黄秀展;潘民儒;李荣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发病机理,误诊原因,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提高自发性食管破例一期修补成功率.方法 1992~2010年对收治8 例自发性食管破裂,均为男性,年龄25~48 岁,均有酒后剧烈呕吐病史,发病至确诊10~80h.食管右侧壁破裂3 例,左侧5例裂口长度4~7cm,食管中段2 例,下段6 例,其中6 例行一期修补,均以带蒂大网膜组织加固修补口,1 例行一期修补用肋间肌瓣加固修补口,1 例行一期修补未用其他组织加固.结果 用大网膜覆盖6 例术后均一期愈合,余2 例患者中有2 例分别于术后第4d,第6d 再次裂开,1 例因全身衰竭死亡,本组死亡1 例.结论 带蒂大网膜是食管破裂修补加固理想可靠的覆盖组织,它可有效提高修补的成功率.
作者:刘寒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一种医患共同参与型临床路径工作模式.方法 设计眼科5 个病种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将2010 年8 ~ 12 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发放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并对照实施,对照组按临床路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参与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结果 及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能显著提高患者参与度及满意度,可在临床路径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桂蓉;夏敏;胡波;阳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