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庞明杰;赵燕;张云梅;杨洁琼;车秉俊
目的 分析隐裂后牙铸造金属全冠修复保髓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入院治疗的48 例隐裂后牙患者,使用金属全冠修复保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的例数为成功68 颗,8.47%,好转为6 颗,7.89%,无效2 颗,2.64%.总有效率为97.36%.结论 隐裂后牙实行铸造金属全冠保髓治疗的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胜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综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内涵、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对临床护士进行直接及间接积极心理干预,从而提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刘迎春;吴晓霞;郭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发生急性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我们北方重工业区气体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所造成脑、心肌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口唇指甲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少数患者可发生迟发性脑病.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批量中毒13批次,65例患者,现将其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常美;崔艳玲;毛洪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有重点性的对老年人进行胃切除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有典型性地选择湖北省武汉市人民医院的20 例进行了胃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进行全面而有效地呼吸道护理.结果 医护人员要及时地对进行了胃切除手术的患者的呼吸道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尤其是应该对老年人要更为重视.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方法 来配合治疗手段,从而使患者的呼吸道的治愈率得到提高.结论 胃切除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穿孔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着患者的康复情况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要通过加强对老年人手术后的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从而大大地降低老年人因胃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为改善药学服务,药学人员利用其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方法 通过总结分析和相关文献,总结城镇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结果 开展城镇医院药学服务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是其探讨的目标,努力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建议有重要意义.结论 医院药房药师与患者进行沟通,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大保障.
作者:黄士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及加味芍甘附子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及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含量增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含量下降(P < 0.01);模型组TNF-α含量较正常组增加(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含量下降(P < 0.01);治疗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存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加味芍甘附子汤可能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达到干预作用.
作者:朱跃兰;侯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和54 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5mg + 10%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 +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4.07%,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59.26%、38.8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上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
作者:陈荣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对国内外有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若干因素,就如何做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出看法.认为只有从管理体系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落实各项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才能真正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谢忠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初诊2 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7 月至2011 年7 月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60 例,本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选择诺和灵或者优泌乐)强化治疗,胰岛素4 次强化治疗,即三餐前应用短效胰岛素R,晚间22 点给予中效胰岛素,连续治疗2 周.测定本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本组患者随访6 个月时,3 例失败,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随访12 个月时,有4 例失败,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控制2 型糖尿病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王玮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基层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设现状,研究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基层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 基层疾控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存在危机防范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设备配置不足;人力资源配置少,结构不合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备;缺乏有效的指挥与协调等薄弱环节.结论 基层疾控机构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目前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投入,建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长效机制.
作者:刘文武;杨蓉;涂小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为临床提供合格、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以满足临床需要是医院输血科的主要任务.血液及其制品经血站到达医院后,易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报废.我们对2011年我院输血科造成血液报废的不同原因作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凤莲;杜金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92 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孕妇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3 组,观察比较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迟而下降(P < 0.05).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在严密监测母胎状况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孕龄延迟至34 周以后,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陈雪平;彭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期患者治疗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近期收治的80 例UC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 组,对照组行柳氮磺胺呲啶治疗,实验组行结肠灵保留灌肠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1 ~ 2月,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CRP、GMP-140 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GMP-140 变化均优于治疗前(P <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CRP、GMP-140 积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结合结肠灵保留灌肠治疗UC 急性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CRP、GMP-140 等临床指标.
作者:李积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近年麻疹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护理.方法 收集2005 年至2010 年164 例住院麻疹患者临床资料,从年龄、发病季节、麻疹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9 个月~5 岁发患者数多(47.57%),其次6~18 岁组(24.39%),成年组(14.02%),8 个月内婴儿发病亦不少(14.02%);发病季节以4~6 月高发(53.05%),其次是7~9 月(40.24%);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出疹,可无麻疹黏膜斑,并发症减少.结论 麻疹流行季节有向春末夏初推移的趋势,成年人和8 个月内婴儿麻疹有增多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应加强麻疹防治、护理工作,提高对不典型麻疹的认识.
作者:林巧椿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防止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 随机选取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疾控中心的8 乡镇12 个村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溪水和山泉水的水质质量比较低,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质量相对较高.结论 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相对比较低.
作者:闫旭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在孕期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9 例拟诊为胎盘植入的孕妇进行MRI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分娩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37 例,非胎盘植入患者12 例.MRI 检测诊断为胎盘植入38 例,非胎盘植入者11 例,MRI 漏诊3 例,误诊4 例;MRI 产前检查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1.89%、66.67%、85.71%、89.47%、33.33%、8.11%,MRI 检测方法 与临床终病理确诊结果 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 0.05).结论 磁共振对于孕期胎盘植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彦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 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 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4、6、12、24h 进行镇痛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1、2、4、6、12、24h VAS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日辉;黄品;赵红炜;黄文东;俞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本文探索如何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双语教学以及怎样提高中医学双语教学质量.中医学双语教学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目前,西医学院校中医双语教学在师资方面,缺乏一支既懂外语又懂中医学的外语教师队;学生方面,学习中医学较为困难,对学习中医学英语则更为困难.对我校今后开展双语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整改: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医专业外语词汇;授课方式的改善;教材与词典的选择;加强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张学娅;张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5 例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及氟哌啶醇治疗8 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小.结论 齐拉西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东;万宏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护理业务的质量管理和指导,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护理活动,查房制度的执行与查房质量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更直接反映着查房者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促进护理管理,提升护士整体素质.2008年6月开始,我院26个护理单元相继开展了护理查房,护理部主任每月参加科室组织的护理查房,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