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

徐素琴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 风险, 管理
摘要:门诊输液室活动性大,人群相对集中,病种复杂,用药种类多,是护理风险的高发区.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不论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还是极简单的护理都带有一定的风险的[1].为此笔者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门诊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如何有效的控制这些不安全因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以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92 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孕妇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3 组,观察比较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迟而下降(P < 0.05).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在严密监测母胎状况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孕龄延迟至34 周以后,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陈雪平;彭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及加味芍甘附子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及加味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含量增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含量下降(P < 0.01);模型组TNF-α含量较正常组增加(P < 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含量下降(P < 0.01);治疗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存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增加,加味芍甘附子汤可能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达到干预作用.

    作者:朱跃兰;侯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阿托伐他汀的药理特点、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结合国内临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作者:韦朝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分析与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引发患者院内感染的各项因素,探讨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采取回顾分析法,选取2009 年2 月至2011 年12期间的腹部手术患者80 例,研究其院内感染的情况,从而总结感染部位以及引发感染的因素,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结果 大多数患者的感染部位都为手术切口,部分患者分别出现了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以及患者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结论 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防治患者发生各类感染.

    作者:盛国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营养用于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用于妊娠剧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73 例妊娠剧吐患者分为对照组35 例与治疗组38 例,分别采用单用静脉补液方法 和常规静脉补充营养液方法.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3d,治疗组的患者体重表现出逐渐恢复的效果,同时饮食转向正常,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的比较看,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显示出了差异具备显著性(均P < 0.05),患者均顺利度过妊娠前3 个月,没有终止妊娠的患者;对16 例患者进行随访,都顺利分娩.结论 针对妊娠剧吐的而患者给予静脉营养,其疗效显著.

    作者:胡淑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探讨一级医院的感染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疗活动的发生而不可避免的,一级医院长期存在对感染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感染意识薄弱、硬件设施、房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作者:阎晓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运用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不同对比剂在CT 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对比及其护理.方法 选取2009 年7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进行CT 增强扫描的374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用碘海醇、碘佛醇、碘普罗胺进行造影,按造影剂不同分别分为A、B、C 三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针对不良反应进行护理改进.结果 所有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70 例,轻度不良反应64 例,占91.4%,重度不良反应6 例,占8.6%.结论 CT 增强扫描时非离子型对比剂引起多为轻度不良反应,需要加强护理措施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房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在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 年7 月至2010年10 月以来,采用射频消融方法 治疗的31 例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的RFA 手术都顺利的完成,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立即恢复了窦性心律,且没有出现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31 例患者中只有1 例在术后2d 和2 例在术后4d 内都因低心排而死,其余的患者都痊愈出院,且平均的住院时间为(9.6±2.7)d.对出院的28 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达到(7.2±2.1)个月,随访结果 显示27 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另一个患者为AF 心律,且没有脑卒中和死亡现象的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RFA) 在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疗效优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由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 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 阳性的患者55 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8 例)方案为前5d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后5d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对照组(27 例)三联疗法为兰索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 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成功率为92.9%,对照组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成功率为70.4%,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经过统一,有重要的参考意义(P < 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 序贯疗法治疗Hp 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之特点.

    作者:陈国兴;李刚;郑文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的佳部位及途径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佳部位及途径.方法 有表浅静脉直接穿刺术,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术,深静脉置管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 1350 人均实现佳的静脉途径,达到佳效果.结论 根据不同的输液方式,实现佳途径,达到佳效果.

    作者:秦立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归纳并且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保障.方法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时解决疼痛,同时给予适当的氧疗,并且积极抗凝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护理环节的重点.结果 本80 例患者中,治愈32 例,占41%,好转44 例,占55%,死亡5 例,占6%.

    作者:房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治疗促进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护理与常规对照护理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于2010 年9 月至2012 年9 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住院治疗,行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经皮给药护理组和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共3 组,每组各为30 例.观察3 组方法 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观察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经皮给药护理组和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均能显著缩短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主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P < 0.01);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6h、12h、24h、36h 中医症候疗效指标和症状积分(P < 0.05 或0.01);并从数据结果 显示经皮给药+ 毫米波治疗器护理组疗效更优于经皮给药护理组.结论 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护理促进大肠癌术胃肠功能恢复,预期能缩短疗程,减少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本病的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宁;黄颖娴;温杏良;陈金泉;刘革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模式及其效果评价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开展,作为其功能之一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日渐突显.为了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广州市红山街社区卫生中心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建设健康管理实验基地,建立健康小屋,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得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基本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其效果.

    作者:张齐苑;詹嘉莉;李梅;蒋羽萍;王家骥;周志衡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减少反复针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路的持续通畅,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的护理,使巡回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手术人员和手术患者提供全面服务和护理.方法 介绍规范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手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及套管针;预防和处理多种并发症.结果 252 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248 例顺利完成输液、抢救、输血、间歇给药等.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过程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达到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泵的安全使用和安全快速输液的目的.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掌握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时解决出现的并发症,才能有效确保留置针正常使用.

    作者:马英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可舒胶囊治疗热毒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心可舒胶囊对患有热毒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 例患有热毒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40 例.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心可舒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出现发生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现象.结论 采用心可舒胶囊对患有热毒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胡劲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机采血小板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保证良好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 收集本站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其采前血常规计数和自身状况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 献血者采前血常规各指标和自身状况是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必须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检测数据,并结合其自身状况,严格筛选献血者,才能提高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

    作者:罗昭玲;蔡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室活动性大,人群相对集中,病种复杂,用药种类多,是护理风险的高发区.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不论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还是极简单的护理都带有一定的风险的[1].为此笔者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门诊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如何有效的控制这些不安全因素.

    作者:徐素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结直肠手术后切口感染19例分析

    目的 分析结直肠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类型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 年6 月至2010 年10 月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对其中19 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和101 例未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患者进行细菌的培养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19 例感染大肠埃希菌多,占68.2%,ESBL(+)菌占72.7%.感染组19 例患者中肥胖(BMI > 23)、手术时间> 3.5h、手术造口、空腹血糖> 6.1mmol/L、低HDL(高密度脂蛋白)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结直肠手术后切口感染主要细菌,肥胖、较长手术时间、高空腹血糖和低HDL 是结直肠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黄亚南;李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患者血浆C 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各18 例及健康体查者16 例,采用Elisa 法及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中TNF-α及CRP,并采用统计学方法 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2.40±8.10)pg/mL,稳定期为(13.12±5.90)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 < 0.01).正常对照组TNF-α水平为(7.81±2.23)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CRP 水平为(73.2±13.74)mg/L,稳定期为(21.56±7.41)mg/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 < 0.01).正常对照组CRP 水平为(4.35±1.92)mg/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急性加重期TNF-α与CRP 之间有相关性(r=0.635,P < 0.05).稳定期TNF-α与CRP 之间有相关性(r=0.412,P < 0.05).结论 CRP 与TNF-α参与老年哮喘的急性炎症过程.

    作者:胡娟;林大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52例

    目的 为了选择一种更适合患者治疗、经济实惠、效果又好的治疗偏头痛方法,笔者使用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方法 96 例偏头痛患者均选由2010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0 例,女66 例,年龄22 ~ 66 岁,病史1 ~ 30 年.就诊前大多数患者曾服用数种镇痛药物,疗效不佳.临床表现均有反复发生及症状相似的头痛发作.将9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均相似.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都梁软胶囊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价格低,用药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李明军;李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