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5例临床调查研究

徐东;万宏颖

关键词: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5 例符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及氟哌啶醇治疗8 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小.结论 齐拉西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探讨

    乳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全面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术后并发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近些年来,治疗乳腺癌手术范围外科多倾向缩小化和简单化,同时对其进行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本文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出血、气胸、患侧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等方面从病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作者:魏云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腹腔镜器械的管理

    正确掌握使用和管理电视腹腔镜的设备和器械,以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完善的一起器械操作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规范医护人员的仪器操作流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还应在术前、术中对仪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仪器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在整个仪器管理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一起的保养,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能提高仪器的使用性能,使其在手术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性能,以此来提高手术质量.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腹腔镜的特点和要求,周密地做好术前的物品准备,确保术中密切合作,精心做好术后的仪器处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配合工作.

    作者:王峰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邻苯二甲醛对内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醛用于内镜消毒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所收治的100 例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使用邻苯二甲醛进行内镜消毒,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内镜消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消毒效果.结果 经过消毒,实验组内镜残留细菌种类和数量有了显著的减少,其中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的杀出率都有了较大的降低,对照组内镜细菌残留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 表明,邻苯二甲醛用于内镜消毒具有较好的效果,以及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涛英;龙子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天龙核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天龙核苷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分别选用K562 和A549 细胞株,采用光镜检查细胞形态学变化,MTT 法测定天龙核苷对两种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光镜显示给药组细胞变圆变小,折光性下降,出现发泡现象,染色质浓缩致密并分裂成块,多数细胞形成凋亡小体;MTT 实验结果 表明,对核苷敏感的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00μg/mL 和50μg/mL,IC50 分别为277μg/mL 和298μg/mL.结论 天龙核苷有一定的体外抑瘤作用,并有较好量效关系.

    作者:宋景;赵启韬;高鹏;代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人胃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 有重点性的对老年人进行胃切除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有典型性地选择湖北省武汉市人民医院的20 例进行了胃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进行全面而有效地呼吸道护理.结果 医护人员要及时地对进行了胃切除手术的患者的呼吸道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 进行护理,尤其是应该对老年人要更为重视.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方法 来配合治疗手段,从而使患者的呼吸道的治愈率得到提高.结论 胃切除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穿孔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着患者的康复情况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要通过加强对老年人手术后的呼吸道的护理工作,从而大大地降低老年人因胃切除术后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基于患者参与度的临床路径告知单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医患共同参与型临床路径工作模式.方法 设计眼科5 个病种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将2010 年8 ~ 12 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发放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并对照实施,对照组按临床路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参与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结果 及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能显著提高患者参与度及满意度,可在临床路径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桂蓉;夏敏;胡波;阳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以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92 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孕妇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3 组,观察比较各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迟而下降(P < 0.05).结论 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在严密监测母胎状况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孕龄延迟至34 周以后,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陈雪平;彭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银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方法 从病因病机、基础研究、中医治疗等方面回顾银屑病的研究的新进展.结果 从近年来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学机制、新血管形成、脂质代谢紊乱、不良心理有明显相关性,中医药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结论 银屑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因子遗传模式的复杂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黄桂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不同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运用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不同对比剂在CT 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对比及其护理.方法 选取2009 年7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进行CT 增强扫描的374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用碘海醇、碘佛醇、碘普罗胺进行造影,按造影剂不同分别分为A、B、C 三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针对不良反应进行护理改进.结果 所有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70 例,轻度不良反应64 例,占91.4%,重度不良反应6 例,占8.6%.结论 CT 增强扫描时非离子型对比剂引起多为轻度不良反应,需要加强护理措施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腕踝针配合循经取穴治疗网球肘108例

    目的 寻找中医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方法,观察特殊针法与循经远端取穴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腕踝针与循经远端针刺病理反应点(三间、陷谷),配合活动患肢治疗网球肘患者108 例.结果 轻症1 个疗程,中重症2 个疗程后,108 例患者全部有效.其中临床治愈87 例,显效17 例,好转4 例,愈显率96.4%.结论 腕踝针配合循经远端取穴治疗网球肘见效快、疗效好、取穴少、操作简便,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种喹诺酮药物结构修饰后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

    目的 寻找发现新结构的喹诺酮类候选抗菌药物.方法 以酰腙替代喹诺酮基本结构中的3- 位羧基,测试其结构修饰抗菌活性的变化,扩大已有氟喹诺酮药物的结构修饰范围.结果 以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为起始原料,经肼解、然后分别与不同的芳香醛缩合得到3 类共12 个新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光谱数据与结构相一致.体外抗菌活性测试,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C-3 位羧基被酰腙替代其抗菌活性消失,环丙沙星的C-3 位羧基被酰腙替代后,其酰腙衍生物仍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喹诺酮基本结构中的C-3 位羧基并非产生抗菌作用所必须的基团,对喹诺酮基本结构中的C-3 位羧基进行合理的修饰,有可能产生新结构有抗菌活性的临床候选化合物.

    作者:张天栋;孙彩艳;娄素琴;武德珍;张其相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误诊为错构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2岁.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入院.未见咳嗽、咳痰,无近期发热病史,否认结核病史.查体:肺部未见任何阳性体征.查白细胞及血沉降正常.胸片显示右侧肺门上区一团块影,内密度不均匀,边界清.

    作者:王智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来我院治疗的102 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结果 102 例乳腺癌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治愈62 例(60.8%),有效33 例(32.3%),无效7 例(6.9%),总有效率为93.1%.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科学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志平;柳思明;刘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

    目的 观察手术护理对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 选择2009 年3 月至2010年2 月在我院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骨折患者45 例,手术期间实施优质的手术护理.术后随访18 个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参照Johner-Wruhs 评分法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5.56%.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期间做好优质的手术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82例口腔癌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及体会,分析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月收治的共82 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口腔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方法 后,82 例患者,效果显著41 例,点50.00%,效果良好31 例,占37.80%,无效10 例,占12.20%,总有效率为87.80%.结论 对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口腔癌术后患者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素芬;李影;黄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外周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30 例长期化疗患者,以常用的外周静脉血管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条件下进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果 30 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52~160d,平均(84±12)d,24 例置管24h 内有不同程度渗血,经处理后能够继续化疗;1 例置管52d 后脱出;未见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结论 外周静脉PICC 化疗,置管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可减轻浅静脉反复穿刺化疗引起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

    作者:王爱梅;刘瑞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在孕期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9 例拟诊为胎盘植入的孕妇进行MRI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分娩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37 例,非胎盘植入患者12 例.MRI 检测诊断为胎盘植入38 例,非胎盘植入者11 例,MRI 漏诊3 例,误诊4 例;MRI 产前检查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1.89%、66.67%、85.71%、89.47%、33.33%、8.11%,MRI 检测方法 与临床终病理确诊结果 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 0.05).结论 磁共振对于孕期胎盘植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彦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由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 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 阳性的患者55 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8 例)方案为前5d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后5d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对照组(27 例)三联疗法为兰索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 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成功率为92.9%,对照组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的成功率为70.4%,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经过统一,有重要的参考意义(P < 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 序贯疗法治疗Hp 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之特点.

    作者:陈国兴;李刚;郑文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探讨一级医院的感染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疗活动的发生而不可避免的,一级医院长期存在对感染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感染意识薄弱、硬件设施、房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作者:阎晓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20 例肺性脑病患者实施下列护理方法: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给氧指导、严格控制感染、饮食护理、详细记录24h 出入量、出院指导.结果 显效15 例,有效4 例,无效1 例.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肺性脑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肺性脑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