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疗效观察

任辉

关键词:水针刀, 骶管封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00 例患者均采用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209 例,好转83 例,无效8 例,治愈率为69.7%,总有效率为97.3%.结论 水针刀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患者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及防范对策

    通过对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肝病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在肝病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经验及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优质护理前后出院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分别为99.6%、100%、1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成效较为显著,医患关系融洽,护患关系和谐,护理团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并确保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桂茹;李菲;刘明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经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的效果,并与内科保守治疗作比较.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80 例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此组患者均行内镜止血治疗,与同期74 例非静脉曲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科保守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相对比,记录止血的成功率.结果 同期74 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即时止血有效49 例,有效率为66.2%;48h 内再次出血12 例,继续保守治疗止血成功5 例,无效者转内镜止血或转外科治疗;总有效率为72.9%.余25 例单纯保守治疗均告无效,转内镜止血治疗或转外科治疗.80 例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中即时止血有效72 例,即时有效率为90.0%;48 h 内再次出血4 例,二次内镜止血成功4 例;故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8 例内镜止血无效转外科治疗.结论 急性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止血迅速,再出血风险低,安全有效.

    作者:张福芹;王雪青;兰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Trial group)30 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30 例.治疗组运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针灸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疗效、疼痛积分情况.结果 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 总有效73.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1).疼痛缓解情况Trial group 总有效率93.3%;Control group总有效8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疼痛积分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中医药联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探讨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自2009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收治的159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 例,与对照组① 52 例、对照组② 54 例,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腹腔镜术后DVT 发生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2 例患者并发DVT,对照组①并发3 例,对照组②并发9 例,观察组、对照组①患者发病率与对照组②患者发病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4 例并发DVT 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9 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5 例.无明显肺栓塞症状出现.经给予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15d、1 个月和3 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病情无恶化、无复发.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要注意其术后并发DVT 症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脉冲气压治疗仪、应用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DVT 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杰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析医患矛盾的产生

    在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逐步增多.只有深刻认识到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和医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净化医疗环境,让医患关系的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作者:罗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行保肝、利胆及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每日给予拉夫米定片剂100mg 疗程为1 年.结果 疗程结束之后,观察组肝功能测试,有50 例患者的ALT、AST 恢复正常,对照组有39 例恢复正常;观察组HbeAg 转阴率及HbeAg/ 抗HbeAg 转阳率分别为31.7%(19/60)、28.3%(17/60);对照组为11.7%(7/60),8.3%(5/6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第3 个月和1 年结束时分别对两组进行化学检测,发现观察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有发生,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明显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乙肝患者HBV-DNA 的转阴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曾小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08 年4 月至2010年9 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6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30 例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30 例患者行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结论 单纯缝合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胃十二指溃疡穿孔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单纯缝合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病情复发率低,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丹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00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300 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8 月乙肝患者300 例,采用ELISA 方法进行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30~39 岁组易感染乙肝病毒.结论 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对乙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军民;冯陆;胡云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55 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 55 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惠敏;崔晴;郭宝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 年2 月至2010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 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静滴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内镜评定和总体评定上,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高凝状态,预防肠黏膜血栓形成,治愈率显著提高.

    作者:张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 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化疗组30 例宫颈癌患者于术前进行新辅助介入化疗,新辅助介入化疗结束后1~2 周再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则直接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及疗效等情况,评价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 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介入化疗组有效率为93.3%;介入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淋巴囊肿、尿潴留、下肢水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化疗组宫旁累及率、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能有效缩小病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

    作者:庄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的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耐药发生率高.其主要耐药机制有外膜通透性改变、外膜蛋白OprD2 缺失、独特的药物主动外排系统、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抗菌药物靶位的改变、形成生物被膜等.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

    作者:梁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 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 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及手术过程中的SBP 和DBP 值均明显下降,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及手术过程中的SBP 和DBP 值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33%,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过程中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骨科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唐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溶栓疗法及低分子肝素(LMWH)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共分3 组,溶栓治疗组(n=65)、LMWH 治疗组(n=76)和对照组(n=57),三组均进行了基础治疗,溶栓组静脉滴注尿激酶,LMWH 腹部皮下注射LMWH(一天2 次,连用治疗10d).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来评价三组病例的治疗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1d 进行测评,同时观察溶栓组和LMWH 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Rankin 量表评分和 NIHSS 评分:在治疗后21d 三组的评分均有所改善,溶栓组和LMWH 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 < 0.05),其有效率分别为90.7% 和86.7%,高于对照组的63.3%(P < 0.05);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其凝血功能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三组均没有血小板减少症等副作用的发生.结论 溶栓治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基本一致,均好于对照组,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庞利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类文明社会始终不渝追求的终目标,有了健康,才有一切,而健康教育正是人类通往健康的十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扎实有效地健康教育,就能够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题,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作者:张滨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参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 年6 月至2011 年8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组)32 例和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组)32 例,将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周、2 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多项指数、血浆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段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从根本上对疾病的改善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芳;曲直立;张永全;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妇幼保健新局面——郑州市二七区乡镇、村级妇幼保健工作现状调研

    目的 为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状况,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水平.方法 2011 年9 月对我区3 个乡镇卫生院和52 个行政村的妇幼保健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制定对应的政策、措施,将二七区妇幼保健工作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 妇幼保健人员相对稳定,妇幼保健工作逐渐扎实,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三级保健网络覆盖率100%,妇幼卫生指标完成率逐年上升,调研同时也发现了农村妇幼保健工作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结论 政府加大妇幼卫生投入,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田慧敏;张游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45 例来我院进行化疗的患者,在化疗前均给予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及时给于停药、局部外敷等常规护理.结果 30 例患者未发生药物外渗,15 例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通过停止输液,使用细胞毒性解毒药物及局部外敷等方法,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结论 化疗药物毒性大,刺激性强,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有效的护理和及时预防,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的自信心.

    作者:戴艳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