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雨香;丛志军;李晶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锁孔手术切除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内镜辅助锁孔手术切除颅内蛛网膜囊肿19 例(囊肿大部分切除加脑池交通).结果 术后3 个月至2 年随访,19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囊肿闭合消失15 例,明显缩小4 例,5 例癫痫患者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辅助下均较好得到控制,头晕头痛者均获明显改善.结论 内镜辅助锁孔手术切除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作者:唐秀文;肖泉;叶劲;钟书;蓝胜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在肝病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经验及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优质护理前后出院患者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分别为99.6%、100%、1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成效较为显著,医患关系融洽,护患关系和谐,护理团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并确保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
作者:刘桂茹;李菲;刘明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护理对策.并与未接受心理干预护理的尿毒症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对比,从而为减轻尿毒症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入院的老年尿毒症患者200 例临床资料.并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和未进行干预护理各100 例进行效果比对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内瘘管及穿刺静脉血管保护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能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全过程.观察组1 年、3 年以上存活90 例(90.0%)、88(88.0%),对照组75(75.0%)、64(64%),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透析低血压、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心力衰竭明显少于未接受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获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结论 做好细致的围透析期心理护理,提供亲切、舒适、安全的透析环境,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老年痴呆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保证.
作者:巫丽珍;邱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治疗眶内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 例眶内壁骨折患者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切除筛窦房隔修复外伤损伤的眶纸板,然后将术前准备好的碘仿油纱条和已制作准备完成的多孔硅胶片,使其凸面向外,以填塞手段缓放入筛窦术腔内.术后跟踪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40 例,完全治愈36 例,有效率90%,术后无l 例发生眶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纤维鼻咽喉镜下经鼻治疗眶内壁骨折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不留瘢痕,硅胶片可长期存留.
作者:范书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医院如何有效地执行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方法 从2011 年1 月份起我们医院药房开展了多方面的药学服务,如我们对医院用药进行审查、对药物使用进行交待、对科学用药进行咨询等,通过这些药学服务提高我院科学用药水平.结果 医院通过药学服务,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也为患者进行科学用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结论 医院对药学进行一定的服务,既能增强医药的疗效确保临床科学用药,也能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值得所有医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对减少急诊PCI 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入住我科2010 年5 月至2011 年9 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 术后患者48 例,对术后并发症实施前瞻性的护理.结果 1 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2 例出现尿储留;1 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 例出现支架内栓塞.经及时处理后,无出现不良后果.结论 前瞻性的护理能有效减少急诊PCI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杏;李爱群;周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医院2009 年2 月至2011 年11 月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健康体检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后用户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体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倡导人性化工作环境,营造舒适、温馨、安全、舒心的体检环境,大大的满足客户的健康体检服务的需求,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得到了体检者的好评,扩大了医院在社会的知名度.
作者:于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降低静脉药物调配时橡皮塞发生率.方法 分析发生原因及采取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不断地分析、改进、更新,采取措施前的每人每月30 ~ 60 瓶减少到采取措施后的每人每月0 ~ 5 瓶橡皮塞,也节约了护士处理橡皮而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结论 提高了配置速度,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真正体现了临床满意,患者放心的目标.
作者:涂庆琴;刘莉;彭丽章;赵雍香;戴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术和诊断及其对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EnVisor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Bard 活检枪对98 例肝病患者的肝脏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98 例患者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病理明确诊断慢性乙型肝炎36 例(36.7%);肝硬化25 例(25.5%);肝硬化再生结节3 例(3%);非酒精性脂肪肝7 例(7.1%);酒精性肝病4 例(4%);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5 例(5.1%);肝细胞肝癌7 例(7.1%);肝腺癌5 例(5.1%);转移癌6 例(6.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微创、安全、简便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够确定肝脏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梅;王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护理管理就是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采用护理程序的管理方法,达到医院管理的优化,让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护理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病区护士长与护理单元的护士、医师、患者联系密切,贴近护理基层.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诺和锐.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血糖样本标准差和极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血糖波动小,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胡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对肠外瘘患者施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的效果及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2010 年10 月至2012 年2 月对我科对22 例并发肠外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均顺利拔管,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可有效充分的引流,可有效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结论 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提高对其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预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方立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在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逐步增多.只有深刻认识到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和医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净化医疗环境,让医患关系的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作者:罗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DCA 管理方法在化疗静脉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137 例行PDCA 管理静脉化疗.结果 本组137 例患者,1 例发生药物外渗,外渗率为0.73%.结论 在化疗静脉管理中实施PDCA 循环,有效的减少了化疗药物渗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许丹;张旭辉;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 例,平均分为中医药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中医药组患者采用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及对症治疗.结果 中医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尿蛋白定量、RBP、β2-MG 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同时中医药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检查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尽早的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春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7.8-2009.6 收集的160 例临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160 例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101 例,占63.1%);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2 例,占70%)上报数量多的科室为肿瘤外科(48 例,占30%).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唐俞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红花水提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 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红花水提工艺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红花水提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选定的红花水提工艺为:室温浸提3 次;第1、2 次加15 倍水提取4h,第三次加10 倍水浸提2h.
作者:张京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通过对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 年5 月至2011 年5 月在我科诊断为高脂血症并冠心病的患者40 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20 例、辛伐他汀治疗组20 例,治疗4 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血脂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的两组TC、LDL 和TG 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联合治疗组TC 及LDL 下降幅度更大,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DL 两组均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 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组.
作者:隋艳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护士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0 名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2 月入职的新护士,进行人口学基本内容与离职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新护士离开目前单位意愿较强烈的人数分别14 人,占28.0%.以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护士离开单位意愿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有情感需求、组织承诺、角色清晰度为影响离职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当前新护士离职意愿比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情感需求、组织承诺、角色清晰度,为此要根据影响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作者:南永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