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柯
护理管理就是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采用护理程序的管理方法,达到医院管理的优化,让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护理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病区护士长与护理单元的护士、医师、患者联系密切,贴近护理基层.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对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与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与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皆不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 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 黄葵胶囊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cr、24h 尿蛋白定量,使GFR(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的增加,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有效且安全,尤其在降蛋白尿方面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
作者:唐新妹;曹和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胃管留置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日平均增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合理地进行护理干预能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对早产儿的发育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秋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自拟中药外敷方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率达到75%,有效率达到95% 以上.结论 运用中药外治方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使用透析手册对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透析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透析手册、组织授课、个别指导等形式对78 例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为内瘘的观察与指导、用药指导、饮食、干体质量及运动指导,并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1、3、6、9 个月对患者行健康效果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以上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使用透析手册等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使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认知变化,提高了透析质量.
作者:慕晓霞;陈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社区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针对健康体检指标中多见的血脂、心电图、血压等9 个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001 名企业职工健康体检中发现指标异常检出率高达70.73%,血脂异常者占36.06%,心电图异常占19.68%,高血压占17.48% 为检出率高的三项.而干部体检中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空腹血糖升高为突出.结论 社区企业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干预措施以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作者:甘灵玲;梁有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指的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包括脐、肾、肺、胸膜、膀胱、乳腺、输尿管、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及宫骶韧带常见,其次为子宫、直肠宫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育龄期是EMT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生育多、生育早者[1].患者表现为疼痛、不孕、及其他症状,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5%~15%[2],其中50%的EMT患者合并不孕[3],EMT患者中不孕为非EMT人群不孕的20倍[4],近年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就国内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诊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寻求更新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对肠外瘘患者施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的效果及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2010 年10 月至2012 年2 月对我科对22 例并发肠外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均顺利拔管,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可有效充分的引流,可有效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结论 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提高对其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预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方立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关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对于孕妇的危害进行分析,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降低其危害.方法 对于2009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1 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5 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是多次妊娠或流产,其给产妇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作者:冯兴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与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均为4 周.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
作者:黄泽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Miles 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徒手一层缝合吻合保肛术、TME 加圆形吻合器吻合保肛术、TME 加双吻合器吻合保肛术、TME 加直肠拖出双吻器吻合保肛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2003 年5 月至2010 年12 月我院72 例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2 例患者无手术死亡.TME 加徒手一层缝合吻合保肛术组(15 例)、TME 加圆形吻合器吻合保肛术组(15 例)、TME 加双吻合器吻合保肛术组(31 例)、TME 加直肠拖出双吻器吻合保肛术组(5 例)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0(0/15)、6.66%(1/15)、0(0/31)、20%(1/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66%(1/15)、6.66%(1/15)、6.45%(2/31)、0(0/5).Miles 手术组(21 例)、TME 加徒手一层缝合吻合保肛术组、TME 加圆形吻合器吻合保肛术组、TME 加双吻合器吻合保肛术组、TME 加直肠拖出双吻器吻合保肛术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80%(4/21)、6.66%(1/15)、6.66%(1/15)、6.45%(2/31)、0(0/5),复发时间为术后1~3 年.Miles 手术1 例术后8 个月局部复发,另外3 例1~2 年复发.术后肝转移率分别为14.28%(3/21)、6.66%(1/15)、6.66%(1/15)、9.67%(3/31)、0(0/5).Miles 手术术后2 例发生肺转移,肺转移发生在术后1~3 年,其余手术组无肺转移病例发生.结论 术后局部复发及肝、肺转移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及Dekes 分期有关,盲目扩大根治范围不能减少局部复发率及肝、肺转移率;TME 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新的金标准,施行所有直肠癌手术都必须遵守TME 原则;各肿保肛手术各有其优缺点,都有临床可用之处,应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作者:陈世正;刘均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疗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像麻醉这类高风险科目,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如何将风险降到低,防范和减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疑是每一个麻醉医师面临的考验,笔者认为只有好的制度建设和注重人文关怀才能大限度的减少因麻醉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湛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一种新境界,探讨共情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共情的概念,技巧方法,表达层次,条件及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的详述,说明共情所包含的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的心理护理相吻合.提高护士共情能力有利于护患沟通,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蒋梅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检测50 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 基因,观察插入型(ID 型)、缺失型(DD 型)和Ⅱ型3 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算I/D 等位基因的比例,以10 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CE 基因插入/ 缺失(I/D)多态性分布特点:ID 型、DD 型和Ⅱ型基因比例分别为16%,64%,20%,而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 和80%,对照组ID 型、DD 型和Ⅱ型3 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0%、30%、30%,其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 和70%,两组间DD 型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ACE 基因I/D 多态性,DD 型基因分布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DD 基因型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病相关.
作者:纪树武;毛小东;刘菊梅;陈海泉;袁平;房志鹏;徐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技术和诊断及其对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EnVisor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Bard 活检枪对98 例肝病患者的肝脏进行经皮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98 例患者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病理明确诊断慢性乙型肝炎36 例(36.7%);肝硬化25 例(25.5%);肝硬化再生结节3 例(3%);非酒精性脂肪肝7 例(7.1%);酒精性肝病4 例(4%);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5 例(5.1%);肝细胞肝癌7 例(7.1%);肝腺癌5 例(5.1%);转移癌6 例(6.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微创、安全、简便的一种检查方法,能够确定肝脏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梅;王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行保肝、利胆及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每日给予拉夫米定片剂100mg 疗程为1 年.结果 疗程结束之后,观察组肝功能测试,有50 例患者的ALT、AST 恢复正常,对照组有39 例恢复正常;观察组HbeAg 转阴率及HbeAg/ 抗HbeAg 转阳率分别为31.7%(19/60)、28.3%(17/60);对照组为11.7%(7/60),8.3%(5/6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第3 个月和1 年结束时分别对两组进行化学检测,发现观察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有发生,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可以明显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乙肝患者HBV-DNA 的转阴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曾小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红花水提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 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红花水提工艺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红花水提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选定的红花水提工艺为:室温浸提3 次;第1、2 次加15 倍水提取4h,第三次加10 倍水浸提2h.
作者:张京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相关患者30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临床治愈.无临床并发症.结论 介入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内生型)具有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损伤少,一次性治愈等优点.
作者:张翠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通过对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