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压模式Twin-block 阻鼾器治疗OSAS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 例采用压模式Twin-block 阻鼾器治疗的OSAS 患者,观察其戴用前后的夜间多导睡眠仪检测到数据的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 夜间多导睡眠仪图显示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H),低通气指数(HI),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主观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压模式Twin-block 阻鼾器是治疗OSAS 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方振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强化药房管理,加强人员管理,药品管理,健全制度,减少差错,提高发药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郭首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共检测50 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 基因,观察插入型(ID 型)、缺失型(DD 型)和Ⅱ型3 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算I/D 等位基因的比例,以10 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CE 基因插入/ 缺失(I/D)多态性分布特点:ID 型、DD 型和Ⅱ型基因比例分别为16%,64%,20%,而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 和80%,对照组ID 型、DD 型和Ⅱ型3 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0%、30%、30%,其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 和70%,两组间DD 型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I/D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ACE 基因I/D 多态性,DD 型基因分布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DD 基因型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病相关.
作者:纪树武;毛小东;刘菊梅;陈海泉;袁平;房志鹏;徐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肿瘤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肿瘤患者用药安全状况进行调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进行干预.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进行诊治的660例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对两组出现用药安全问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肿瘤患者不安全用药的发生率为0.47%明显低于对照组1.21%,差异显著(P<0.05).结论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有效降低了肿瘤患者不安全用药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训宜;陈晓君;卢锡芝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解决老年输液的特点、相关要点、干预方法等,以期获得良好的干预手段.方法 通过对老年输液患者的针形、心理变化、解剖、操作手法等干预内容,系统评估输液的关键所在.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本组426 例患者,患者配合率和满意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常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围手术期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具体问题依个案患者的背景不同而在其类型、程度上有所不同,这些负性心里可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护理人员应针对个案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辅助心理治疗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护士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0 名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2 月入职的新护士,进行人口学基本内容与离职意愿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新护士离开目前单位意愿较强烈的人数分别14 人,占28.0%.以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护士离开单位意愿为因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有情感需求、组织承诺、角色清晰度为影响离职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当前新护士离职意愿比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情感需求、组织承诺、角色清晰度,为此要根据影响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作者:南永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的一种新境界,探讨共情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共情的概念,技巧方法,表达层次,条件及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的详述,说明共情所包含的人文关怀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的心理护理相吻合.提高护士共情能力有利于护患沟通,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作者:蒋梅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 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分为2 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按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两组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验组总成绩高于常规组,两组记忆题成绩无显著差异,理解题和分析题实验组成绩高于常规组.结论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苏娟;李晓玲;李国亮;张忠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对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与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与营养治疗的基础上皆不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2 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 黄葵胶囊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cr、24h 尿蛋白定量,使GFR(肾小球滤过率)有显著的增加,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有效且安全,尤其在降蛋白尿方面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
作者:唐新妹;曹和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对肠外瘘患者施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的效果及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2010 年10 月至2012 年2 月对我科对22 例并发肠外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均顺利拔管,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可有效充分的引流,可有效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结论 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提高对其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预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方立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由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临床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等.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概括如下.
作者:孙忠;董佃良;高晓光;张磊;王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 年2 月至2010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 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静滴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内镜评定和总体评定上,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高凝状态,预防肠黏膜血栓形成,治愈率显著提高.
作者:张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让癌症晚期患者在生命的后阶段受到的心理痛苦和生理痛苦降到低.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创伤.方法 选择58 例晚期癌症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在患者人生的后时刻给予人性化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措施.积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临终前都能从容,安详的面对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痛苦得到减轻.结论 癌症末期患者的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安详的,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作者:陶雨香;丛志军;李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制一种光纤硬膜外导管,改盲探下置管为明视下置管.方法 应用现代科技,在原硬膜外导管中置入光导纤维,在导管末端连接管处加一光源和摄像头,通过光导纤维将光传至导管尖端开口处的物镜,使导管所到之处的周围组织存在于可视之中,由摄像头拍下传至成像设备,显示在显示屏上,从而使麻醉医师在明视下将导管放置于麻醉要求的部位.结果 改善了盲探置管的缺点和并发症.提高了麻醉成功率和麻醉效果,减少了损伤.结论 使麻醉医生从盲目置管改为明视置管,有效防止了麻醉并发症,且易于推广.
作者:冯贤强;孙承毅;王世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护理管理就是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采用护理程序的管理方法,达到医院管理的优化,让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护理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病区护士长与护理单元的护士、医师、患者联系密切,贴近护理基层.
作者:胡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和瑞舒伐他汀对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 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 例NSTE-ACS 患者随机分成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丁负荷剂量30mg/d,并先将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 静脉推注,后按0.15μg/(kg · min)速度静脉泵入,持续24 ~ 36h.对照组仅服用瑞舒伐他丁常规剂量10mg/d,预处理3 ~ 5d 后行PCI 术,术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情况,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1) 和肌酐清除率(CrC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2 周,强化组的总有效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术后24h,强化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0.30±0.04)μg/L,肌钙蛋白(cTnI)为(0.25±0.1)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39±0.12) μg/L 和(0.48±9.21)μg/L,肌酐清除率(CrCI)强化组为(54.92±6.35) 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36.21±4.66) mL/min,P<0.05.结论 对NSTE-ACS 患者PCI 术采用替罗非班和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减少了术后心肌损伤,增强了肾功能,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春辉;黄军;王仲华;方永祥;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在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逐步增多.只有深刻认识到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和医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净化医疗环境,让医患关系的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作者:罗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自2009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收治的159 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 例,与对照组① 52 例、对照组② 54 例,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腹腔镜术后DVT 发生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 观察组2 例患者并发DVT,对照组①并发3 例,对照组②并发9 例,观察组、对照组①患者发病率与对照组②患者发病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4 例并发DVT 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9 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5 例.无明显肺栓塞症状出现.经给予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15d、1 个月和3 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病情无恶化、无复发.结论 对于术前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要注意其术后并发DVT 症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脉冲气压治疗仪、应用低分子肝素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DVT 的发生率.
作者:欧阳杰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医疗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像麻醉这类高风险科目,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如何将风险降到低,防范和减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疑是每一个麻醉医师面临的考验,笔者认为只有好的制度建设和注重人文关怀才能大限度的减少因麻醉导致的医疗纠纷.
作者:湛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