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3例服毒自杀患者拒绝洗胃的护理体会

王香;张蓉;杨兴华

关键词:服毒自杀, 拒绝洗胃, 约束
摘要:目的 探讨对服毒自杀拒绝抢救治疗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法 对43 例服毒自杀拒绝洗胃的患者在强行洗胃的过程中实施保护性约束,运用娴熟的洗胃技术、灵敏的思维,严密的观察病情及预见性观察.结果 43 例患者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洗胃抢救操作,除4 例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其余均未有洗胃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通过实施适当的约束,并在洗胃前有效评估、洗胃中严密观察,运用娴熟的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医疗风险.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昌吉州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结果分析

    为评估昌吉州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总结和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确保我州结核病防治<规划>顺利实施,为下一步工作策略制定科学理论依据[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昌吉州各县市2001年-2009年项目季报表、登记本、工作总结、会议记录、财务报表及年初工作计划等资料.

    作者:宣兆元;孙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抗感冒药的合理选择及其应用分析

    目的 深入的对抗感冒药的应用特点与作用进行分析,让人们能够在感冒时正确合理的用药,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也为我国的临床治疗正确与合理的用药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 对当今滥用抗感冒药的原因进行分析,按照不同抗感冒药物的不同处方组成,对抗感冒药的应用注意事项和作用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 不同种类的抗感冒药所适用的症状不同.结论 人们应当切实的根据感冒的具体症状,正确合理的选择抗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及滥用药.

    作者:孙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613例胆囊开腹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努力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巧及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方法 对我院1999年至2009 年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13 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出现各种并发症原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疏忽大意、局部解剖不清、技巧欠熟练、止血不当、麻醉不满意、切口不当以及先天解剖异常等.结论 减少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措施有:思想重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解剖清楚、操作仔细、不盲目缩短手术时间;术中遵从操作规则及个体化处理;术后及时查房,认真分析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作者:彭友明;尹进军;周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终甚至可导致截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足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bcl-2表达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手术标本中bcl-2 异常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正常腮腺组织40 例及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45 例中bcl-2 的表达.结果 bcl-2 在MEC 中的表达水平(66.7%)明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0%)(P <0.05).bcl-2 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高、中、低分化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72.3%、83.4%;T1+T2 的阳性表达率为44.8%,T3+T4 的阳性表达率为83.9%;临床分期Ⅰ + Ⅱ的阳性表达率为48.5%、Ⅲ + Ⅳ的阳性表达率为85.2%.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P =0.223)、年龄(P =0.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 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bcl-2 是检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较好分子标志物,可望用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安琦;南欣荣;赵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50岁以上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50 岁以上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浆内皮素-1(ET-1)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 月至2011 年7 月收治的50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 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A,选取同期50 例健康人的资料作为对照组B,比较三组ET-1 及Ang- Ⅱ含量变化,并对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A 进行系统性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ET-1 及Ang- Ⅱ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ET-1 及Ang- 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A 患者ET-1 及Ang- Ⅱ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T-1 及Ang-Ⅱ在一定范围内能反映DN 患者肾损害程度,且存在相互作用,对患者进行系统干预,能逆转ET-1 及Ang- Ⅱ含量.

    作者:巫剑雄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支架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 患者支架植入术治疗之后,对患者行周密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72 例下肢动脉闭塞症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顺利,经过精心的综合护理,术后所有患者动脉血流状况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术后患者恢复快,卧床明显时间缩短,且均痊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给予下肢动脉闭塞症实施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有效、完善的护理,对于患者临床获益十分重要.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5 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6)接受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取石及常规抗生素,生长抑素等治疗,而对照组患者(n=19)仅接受常规抗生素,生长抑素等治疗.治疗后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对64 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进行治疗,将其疗效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咳嗽症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25.00%,84.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25%,56.25%)(P< 0.05).结论 阿斯美加酮替芬可迅速缓解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咳嗽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陈俊东;罗巍;刘林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临床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 年8 月至2011 年11 月收治的60 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均比对照组患者好,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 < 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时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恐惧心理评分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帮助患者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会员制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

    健康管理是健康产业的新生行业,会员制医疗模式是近几年来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本文对我院已经运行9 年的会员制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量化总结和整体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

    作者:刘霞;聂晶;李旭敏;王冬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 型糖尿病患者528 例,问卷调查结合健康档案、糖尿病档案等,以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偏低,是患者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社区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支持从而良好控制血糖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宗权;吴贻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自2001 年12 月至2009 年12 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效回访到128 例患者资料,伤后2 周内均行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NHBO 组60 例和 HBO治疗组68 例,HBO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 HBO 治疗.结果 HBO 组临床疗效优于NHBO 组(P < 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周建华;尹庆水;张昊;菅新民;张弦;陈少初;卢学有;邹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联合应用洛美沙星与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联合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妇科门诊收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 例采用洛美沙星、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洛美沙星及替硝唑静脉滴注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应用洛美沙星、替硝唑进行盆腔灌注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胃癌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术后的患者要进行健康教育,它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心里状态可促进患者食欲,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而患者正确有效的饮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0 月至2011 年9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120 例,均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生存质量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未出现1 例呼吸抑制、精神依赖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有较大的缓解,NRS 评分明显降低,KPS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之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高植明;李华;王郁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医辩证治疗眼底黄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中医辩证治疗眼底黄斑出血的效果与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近2 年来收治的眼底黄斑出血患者32 例,对32 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医药保守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两眼视力.结果 32 例患者经过中医保守疗法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康复率达到82.1%.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眼底黄斑出血与西医相比效果同样好,且因为更为安全,更易被患者接受而值得推广.

    作者:胡建武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相关分析

    目的 回顾性的分析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3 月的136 例胎膜早破孕产妇进行B 超检查残余羊水指数(AFI),将孕产妇分为两组,AFI > 5.0cm(A 组)76 例,AFI ≤ 5.0cm(B 组)60 例,观察两组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的差别.结果 AFI > 5.0cm(A 组)的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自然分娩与AFI ≤ 5.0cm(B 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分娩方式中的阴道助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的残余羊水量对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情况密切相关,可根据B 超所得的羊水指数指导临床合理干预,正确得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易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龄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高龄患者114 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静脉采血.随机分为干预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采血,而观察组在采血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采血不良反应情况,并于采血操作结束后给每位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操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高龄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静脉采血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龄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确保术前护理服务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液质联用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筛查中的应用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生儿筛查的氨基酸代谢病是苯丙氨酸障碍,导致苯丙酮尿症,需要早期筛查和治疗,否则引起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之前新生儿筛查主要采用细菌抑制法、酶免疫吸附实验等,一种方法针对一种疾病,而且分析周期长,假阳性高等缺点.而液质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速度快、检出限低和多种离子选择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扩展筛查范围,而且可以一次实验同时筛查多种疾病,大大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陶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