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7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6 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 0.05).结论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保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质量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01 年3 月至2012 年2 月诊治的RH 患者7 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例患者被延误诊断,仅有2 例患者得到了较为及时的诊断.结论 引发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众多,误诊率偏高.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对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加以筛查及去除,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关注合理用药,从而提高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质量.
作者:郑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 建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复方数据库,以access,excel 结合VB 编程对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310 个中药复方共用84 味药,总共用药3630 次;使用次数多的4 类中药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芳香化湿药,共计3052 次,占总用药次数的84.08%.结论 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芳香化湿药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脏腑的调养补益.
作者:陈建新;薛春香;何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51 例共3787 次高龄血液透析随机分为两组.I 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II 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I 组26 例1348 次透析共发生护理风险27 例,II 组发生3 例,II 组明显少于I 组,P < 0.05;II 组患者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I 组患者,P < 0.05.结论 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患者透析中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护患风险发生率,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邓长虹;陈思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剖宫产手术后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而倍受患者的欢迎与钟爱.我院开展硬膜外术后镇痛已经有12年的历史,由于价格低廉、优点突出,每年都有近2000例患者使用,但是由于孕妇剖宫产后保暖温度要求高,身上容易出汗,术后又要哺乳婴儿,活动比较频繁的原因,我们发现与止痛泵所连接的硬膜外导管脱落或拽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与观察后,改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金国;刘莲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膝骨性关节炎作为老年期常见的骨科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应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每种治法各有其利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为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徐友高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带教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 教学是指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计算机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故而我们研究组将我院2011 年至2012 年的药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传统带教组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带教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毕业实习生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测评中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老师在各项测评中也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等.结论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和能力,为终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药学人才,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湘宏;刘莉萍;梁光荣;杨玉华;沈文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培养德高医精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核心.但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教学效果.文章对医疗事故案例导入医学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事故案例导入药理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梁生林;匡仁伟;罗婷;李庆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其中75% 的病例都是由生理或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本文主要探讨社区老年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杨永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临床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 年8 月至2011 年11 月收治的60 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均比对照组患者好,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 < 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时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恐惧心理评分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帮助患者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近年来,WHO多次提出抗菌药耐药问题,但耐药菌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用量过大.研究显示,耐药菌数量增长曲线与抗菌药用量增加曲线近似平行.国外早有专家极严肃地指出,减少耐药菌数量的根本方法是少用抗菌药.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该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现行的多种治疗方法均未尽人意,为了寻求一个简便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VVLE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主干支经皮结扎并小腿部团块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术后口服中成药对症治疗.具体方法:患者仰卧手术台上,在大腿内侧用龙胆紫标记大隐静脉主干部位和小腿曲张静脉,常规消毒患肢,铺无茵巾,在大隐静脉主干支作常规局部麻醉后沿标记点切开0.5cm 皮肤,缝扎大隐静脉主干支后,缝合皮肤切口,小腿部位沿标记点根据曲张静脉走形,根据曲张静脉可选择4~8 个穿刺点,每点注射5% 鱼肝油酸钠0.5~1mL 后,拔除穿刺针,应用棉球,纱布,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并嘱患者立即下地活动约20mi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4~6 周.结果 经一次治疗完全治愈784 例,其中310 例伴有小腿溃疡的患者,经一次治疗后溃疡在1~3 个月内愈合294 例,总有效率98%;部分治愈6 例,均为合并溃疡较重,皮肤缺损严重的患者,占0.75%,复发:经2~5 年观察复发21 例,复发率3.2%.结论 经临床观察该疗法是一个简便易行,便于临床应用的可行方法.
作者:李红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0 年4 月至2011 年1 月收治的52 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后,52 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彤;张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在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教学中实验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案例教学,重视实验工作,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目前初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作者:黄琼;严尚学;张玲玲;吴成义;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预防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以院内感染为主,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以社区感染为主,多见于内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痰标本为主,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血液标本为主;该两种菌感染发生年龄均多见61 岁以上患者.在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除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敏感率达43.0% 以上,其他的抗生素敏感率较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敏感率100%.结论 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具有菌种差异性,而且,来源不同的各伯克霍尔德菌种对抗生素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及时、定期地监测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是预防和控制其感染扩散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瑞林;张达衡;刘发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180 例行肱动脉直接穿刺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穿刺透析治疗,干预组同时于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透析中加强护理、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与对照组的14.44%、10.00%、8.89%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两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感染及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雄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Q-T 间期离散度对心血管意外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 年8 月至2011 年1 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6 例、缺血性心肌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4 例、缺血性心肌病死亡患者13 例与正常健康者5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四组患者Q-T 间期离散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经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健康者Q-T 间期离散度低,缺血性心肌病死亡患者Q-T 间期离散度高,各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测量Q-T间期离散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患者的心血管意外,有助于临床辅助进行诊断.
作者:高福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即V-P 分流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对2010 至2011年间于我院就诊的20 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资料及经验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 20 例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前的指导与护理和手术之后的护理与观察,其中有10 例患者智能得到改善;9 例患者大小便能够自理;16例患者神经系统障碍得到改善;4 例患者癫痫症状得到消除;8 例患者手术后能够下地行走;1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手术后2例患者因心脏衰竭死亡.结论 促进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在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后恢复速度的关键在于做好对患者的手术前后的指导和护理工作.
作者: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45 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结果 45 例患者均经过我院明确诊断,其中23 例患者采用微创治疗,16 例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6 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患者治愈23 例,好转13 例,植物状态3 例,死亡6 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三组患者比较,保守治疗组患者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病死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国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 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 例,显效21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泳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