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思考和探索

黄琼;严尚学;张玲玲;吴成义;魏伟

关键词:药理实验方法学, 教学, 创新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非常重要.为了在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教学中实验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案例教学,重视实验工作,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目前初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肠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肠病的心理护理、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的重要性.方法 对32 例患者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自我护理、饮食控制等.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预防感染的指导及心理护理后32 例患者病情基本控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 应用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加强对糖尿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病情、缓解心理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解品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教学在中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带教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 教学是指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计算机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故而我们研究组将我院2011 年至2012 年的药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传统带教组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带教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毕业实习生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测评中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老师在各项测评中也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等.结论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和能力,为终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药学人才,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湘宏;刘莉萍;梁光荣;杨玉华;沈文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阴式子宫手术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比较阴式手术和腹式手术两种子宫手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顽固性功血等指征在施行的80 例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患者,开腹子宫切除术40 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0 例共8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时间与腹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减少患者的手术痛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辉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总结探讨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和对策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和感染监控意识;保证健康教育效果,让住院患者及家属掌握消毒隔离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采用适宜的消毒灭菌措施,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感染播散;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确保了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耐多药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在于患者的管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确保健康教育效果、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和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君昭;白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生自测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护生的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375 名在校护生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3 个子量表的均分及总体健康水平的均分在6.46 ~ 8.17 分,其中以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均分低(6.46 分);护生自测健康各维度均分在5.79 ~ 9.66 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的均分低于6 分(5.79);护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条目的 均分低于6分的有11 个条目;与内地一般人群样本的测查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的是:护生心理健康子量表均分低于一般人群,社会健康子量表均分及健康总均分高于一般人群;护生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维度的均分高于一般人群,在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的均分低于一般人群.结论 护生在生理健康方面,在视力、胃肠道、疲劳、疼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健康方面,在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相对于生理、心理健康,护生在社会健康方面表现相对较积极和均衡.

    作者:宋文娟;张绮静;钱耀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探讨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180 例行肱动脉直接穿刺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穿刺透析治疗,干预组同时于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透析中加强护理、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与对照组的14.44%、10.00%、8.89%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两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感染及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雄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方法 对某一时期40~60 岁,生活可自理,无高血压并发症的确诊高血压患者,利用不平衡指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的全面的的健康教育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普通的医嘱执行方法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压控制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目的 发现并解决目前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管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来优化门诊药房仓库管理的操作流程,并发现问题根本所在,作出相应对策.结果 二级仓库作为药房的后方,其管理和维护尚存在问题,其具体操作还需规范化,部分方法可以进行优化,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结论 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药房二级库的管理维护应值得我们重视,目前药房二级库需建立以责任药剂师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完善的台账管理,拥有合理的药品储存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入出库计划制定的管理模式,为门诊药房发药终端提供稳定的药品供应,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取药方式,为医院的顺畅运作保驾护航.

    作者:蔡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36 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及诱导痰IL-5、ECP、TNF-α、IL-8 表达水平,并以26 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 ①哮喘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浆IL-5、ECP、TNF-α、IL-8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②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③哮喘患儿急性期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 水平显著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 <0.01);④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①哮喘患儿血浆及诱导痰液IL-5、ECP、TNF-α、IL-8 表达亢进,血浆及诱导痰液炎性标志物具有正相关性,且诱导痰炎性标志物较血浆表达更为亢进,可作为监测哮喘炎症的生化指标.

    作者:李峰;朱薇薇;刘爱香;王峻;毕玫荣;郭爱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社区罹患脑卒中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9 例和对照组39 例.对干预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包括高血压知识、心理干预和以运动训练、饮食、放松训练为内容的生活行为等干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行为、常规的血压监测等干预;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患者自行康复训练.结果 干预组的遵医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和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效果.

    作者:陈伟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7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子痫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2h 出血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顺产率24.0%,剖宫产率58.7%,而观察组顺产率高达60.3%,剖宫产率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子痫发生率达8.3%,宫缩乏力达33.1%,胎儿窘迫19.0%,新生儿窒息9.9%;观察组子痫3.3%,宫缩乏力10.7%,胎儿窘迫6.6%,新生儿窒息3.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2h 出血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不仅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而且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医院应该大力支持和推广.

    作者:钟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急、后遗症多、预后差,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来脑梗死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Hcy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总结,现将二者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刘一尔;林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40 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软膏组)与对照组(左西替利嗪组),每组各2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外用0.03% 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 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天1 次,每次10mg.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5 例(25),显效12 例(60),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痊愈2 例(10%),显效8 例(40%),有效率为50%.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02,P < 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起效快,使用方便,为长期内服治疗效果不佳的面部复发性皮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方法和手段,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59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预防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以院内感染为主,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以社区感染为主,多见于内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痰标本为主,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血液标本为主;该两种菌感染发生年龄均多见61 岁以上患者.在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除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敏感率达43.0% 以上,其他的抗生素敏感率较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敏感率100%.结论 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具有菌种差异性,而且,来源不同的各伯克霍尔德菌种对抗生素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及时、定期地监测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是预防和控制其感染扩散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瑞林;张达衡;刘发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生化汤加减对产后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生化汤加减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2 月的126 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63 例,给予口服生化汤加减1 周,对照组63 例按常规治疗.观察子宫复旧情况、恶露量多少、颜色变化,并随访30 天产妇恶露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愈42 例(66.7%),有效18 例(28.6%),无效3 例(4.8%).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33 例(52.4%),有效17 例(27%),无效12 例(19%).有效率为81%.结论 生化汤加减对妇女产后恢复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做为常规妇幼保健治疗措施.

    作者:张妙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 与PT 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 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 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几个方面浅谈如下.

    作者: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紫苏油粕的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分析

    目的 探讨紫苏油粕的应用价值.为开发利用紫苏油粕之这一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GC-9A(日本岛津)氢火焰检测器配备CR-3A 微处理机.以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为固定相涂布于Chromosorb.W(80-100 目)上,浓度为15%,对紫苏油粕中的氨基酸成分含量监测.结果 紫苏油粕不仅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结论 紫苏油粕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很有开发利用的前景.它的监测结果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作者:李曼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液质联用技术在新生儿氨基酸筛查中的应用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生儿筛查的氨基酸代谢病是苯丙氨酸障碍,导致苯丙酮尿症,需要早期筛查和治疗,否则引起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之前新生儿筛查主要采用细菌抑制法、酶免疫吸附实验等,一种方法针对一种疾病,而且分析周期长,假阳性高等缺点.而液质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速度快、检出限低和多种离子选择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扩展筛查范围,而且可以一次实验同时筛查多种疾病,大大提高筛查效率.

    作者:陶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遏制抗菌药物耐药,避免过量使用是关键

    近年来,WHO多次提出抗菌药耐药问题,但耐药菌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用量过大.研究显示,耐药菌数量增长曲线与抗菌药用量增加曲线近似平行.国外早有专家极严肃地指出,减少耐药菌数量的根本方法是少用抗菌药.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接受静脉输液的门诊患者300 例,对其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回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85 例患者感觉护理效果良好,舒适度为95.1%,满意度为97.9%.结论对门诊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口碑,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章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