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事故案例导入医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以药理学课堂教学为例

梁生林;匡仁伟;罗婷;李庆耀

关键词:药理学, 课堂教学, 医疗事故案例导入, 研究
摘要:培养德高医精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核心.但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教学效果.文章对医疗事故案例导入医学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事故案例导入药理学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尼美舒利分散片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 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 例,显效21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年龄大鼠心血管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心肌及主动脉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探讨:①大鼠心脏和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有无差异.②不同月龄大鼠心脏和主动脉CaN 活性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1 月龄组大鼠12 只作为幼年组、6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青年组和24 月龄组大鼠12 只为老年组.用CAN 测试盒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心脏及主动脉组织中CaN 活性.结果 ①三组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显著高于同月龄组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P < 0.05);②大鼠心肌组织CaN 活性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③主动脉平滑肌CaN 活性也是随月龄增加而依次降低,三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①大鼠心肌CaN 活性比主动脉组织中高,显示CaN 分布有组织学差异,这与其生理分工不同有关.②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中的CaN 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CaN 可以作为心血管老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立远;吴天清;张旭东;王家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方法 对某一时期40~60 岁,生活可自理,无高血压并发症的确诊高血压患者,利用不平衡指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的全面的的健康教育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普通的医嘱执行方法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压控制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0 例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AI 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为94.3%,革兰阴性(G-)杆菌占42.4%,革兰阳性(G+)球菌占49.2%,真菌占8.4%;血培养G 杆菌以大肠埃希苗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主要与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降低有关;AL 患者并发感染总病死率为6%,发生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患者病死率增高,而使用G-CSF 的病死率较低.结论 AL 患者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主要是N 减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CSF 有助于提高抗感染的疗效.

    作者:罗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社区综合干预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对112 例IGR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接受为期1 年半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个体化饮食和运动干预,教育及监测等.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措施,两组在干预后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通过1 年半的综合干预治疗,干预组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与1 年半前比较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IGR 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2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自2001 年12 月至2009 年12 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效回访到128 例患者资料,伤后2 周内均行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NHBO 组60 例和 HBO治疗组68 例,HBO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 HBO 治疗.结果 HBO 组临床疗效优于NHBO 组(P < 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周建华;尹庆水;张昊;菅新民;张弦;陈少初;卢学有;邹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对64 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斯美、酮替芬进行治疗,将其疗效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咳嗽症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25.00%,84.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25%,56.25%)(P< 0.05).结论 阿斯美加酮替芬可迅速缓解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咳嗽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陈俊东;罗巍;刘林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脉冲电磁场对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及影响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给予适当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钙盐分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诱导细胞膜表面的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进而加速骨折的愈合速度,为骨组织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作者:许巍;张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长、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终甚至可导致截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足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5 月至2009 年9 月期间收治的86 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急诊救治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前后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者就诊前后的焦虑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如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疆昌吉州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结果分析

    为评估昌吉州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及终期目标的达标情况,总结和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确保我州结核病防治<规划>顺利实施,为下一步工作策略制定科学理论依据[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昌吉州各县市2001年-2009年项目季报表、登记本、工作总结、会议记录、财务报表及年初工作计划等资料.

    作者:宣兆元;孙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急、后遗症多、预后差,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来脑梗死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Hcy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总结,现将二者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刘一尔;林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功能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RSV 毛细支气管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7 细胞及其分泌因子IL-10、TGF-β、IL-17 水平并探讨与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33 例RSV 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h17 细胞百分率,ELISA 法检测血浆IL-10、TGF-β、IL-17 的水平.28 例非RSV 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作为阳性对照,26 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 < 0.05),毛支组Th17、IL-17 水平高于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 < 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 细胞7 表达失衡,可能是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毛静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急诊内镜的应用体会

    目的 是研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急诊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收集临床2009 ~ 2011 年收治的急诊内镜检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 例,将患者分为A、B 组,分组以上消化道出血48h 前后为界限,用急诊内镜检查其出血原因.结果 A 组发生出血的检查出率为92.1%,B 组为78.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的操作过程均顺利完成,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急诊内镜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并且可迅速对上消化道出血做出确定诊断及有效地进行治疗处理.因此越早内镜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应该是效果越好.

    作者:孙览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基层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基层耳鼻喉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通过正确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供便民措施,加强护士人文素质修养,规范整体护理,落实床旁护理责任到人,设立责任组长责任制等.结果 科室成为医院对外宣传的品牌科室,提升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队伍的专科水平,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结论 基层医院特别是生活照看少的科室,优质护理可以从多方入手,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罗兰芬;李国锦;罗增辉;潘娅;普应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98 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9 例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49 例予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针剂,每日1 次,不添加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疗效比较χ2=6.078,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好,可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促进了患儿康复.

    作者:余舒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43例服毒自杀患者拒绝洗胃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服毒自杀拒绝抢救治疗的患者,在洗胃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法 对43 例服毒自杀拒绝洗胃的患者在强行洗胃的过程中实施保护性约束,运用娴熟的洗胃技术、灵敏的思维,严密的观察病情及预见性观察.结果 43 例患者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洗胃抢救操作,除4 例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其余均未有洗胃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通过实施适当的约束,并在洗胃前有效评估、洗胃中严密观察,运用娴熟的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者:王香;张蓉;杨兴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83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护士人员的细心护理,观察组83 例治愈78 例,治愈率94%.对照组30 例治愈20 例,治愈率67%,未发生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在护理人员细心护理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愈率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明显提高,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愈率.

    作者:陶兰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信必可干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吸入信必可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常规治疗,治疗8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信必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郑振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联合应用洛美沙星与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联合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妇科门诊收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 例采用洛美沙星、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洛美沙星及替硝唑静脉滴注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应用洛美沙星、替硝唑进行盆腔灌注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