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

陶兰娥

关键词: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输卵管妊娠,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83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护士人员的细心护理,观察组83 例治愈78 例,治愈率94%.对照组30 例治愈20 例,治愈率67%,未发生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在护理人员细心护理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愈率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明显提高,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愈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接受静脉输液的门诊患者300 例,对其进行舒适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回访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85 例患者感觉护理效果良好,舒适度为95.1%,满意度为97.9%.结论对门诊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口碑,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章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组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及三维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14 例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MRCP)和B 超提示有胆管梗阻病例的多层螺旋CT 薄层原始图像分别用工作站软件进行胆胰管的三维重组成像,采用此法分析CPR、MPR、minIP技术对胆管梗阻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 CPR、MPR、minIP 重组技术对胆管梗阻部位定位准确率为100%,对胆管中上段定性诊断为97%,对壶腹段诊断为89%.结论 多层螺旋CT 重组技术(CPR、MPR、minIP)相互补充,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对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能力.

    作者:解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40 例,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通过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40 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护理,且并发症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治疗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焕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作为老年期常见的骨科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应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每种治法各有其利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为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徐友高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生自测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护生的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方法 选择375 名在校护生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3 个子量表的均分及总体健康水平的均分在6.46 ~ 8.17 分,其中以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均分低(6.46 分);护生自测健康各维度均分在5.79 ~ 9.66 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的均分低于6 分(5.79);护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条目的 均分低于6分的有11 个条目;与内地一般人群样本的测查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的是:护生心理健康子量表均分低于一般人群,社会健康子量表均分及健康总均分高于一般人群;护生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维度的均分高于一般人群,在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的均分低于一般人群.结论 护生在生理健康方面,在视力、胃肠道、疲劳、疼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健康方面,在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相对于生理、心理健康,护生在社会健康方面表现相对较积极和均衡.

    作者:宋文娟;张绮静;钱耀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目的 发现并解决目前医院门诊药房二级仓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管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来优化门诊药房仓库管理的操作流程,并发现问题根本所在,作出相应对策.结果 二级仓库作为药房的后方,其管理和维护尚存在问题,其具体操作还需规范化,部分方法可以进行优化,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结论 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药房二级库的管理维护应值得我们重视,目前药房二级库需建立以责任药剂师为主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具备完善的台账管理,拥有合理的药品储存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入出库计划制定的管理模式,为门诊药房发药终端提供稳定的药品供应,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取药方式,为医院的顺畅运作保驾护航.

    作者:蔡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59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预防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以院内感染为主,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外科,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以社区感染为主,多见于内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痰标本为主,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以血液标本为主;该两种菌感染发生年龄均多见61 岁以上患者.在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除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敏感率达43.0% 以上,其他的抗生素敏感率较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敏感率100%.结论 我院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具有菌种差异性,而且,来源不同的各伯克霍尔德菌种对抗生素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及时、定期地监测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是预防和控制其感染扩散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瑞林;张达衡;刘发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围术期护理

    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科经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28~54岁,均为单纯性胸椎骨折,除7例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外,其余30例均采用不同方式内固定.

    作者:朱艳艳;张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目的 研制亲水凝胶骨架型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材料,制备了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以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佳处方,并考察了原料药粒径、HPMC 和碳酸氢钙的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 原料药粒径、HPMC 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碳酸钙用量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结论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符合相关规定,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谢瑞丽;赵晓红;张晓明;毛白杨;杨绪跃;陈再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10 月至2011 年9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120 例,均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生存质量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未出现1 例呼吸抑制、精神依赖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有较大的缓解,NRS 评分明显降低,KPS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之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高植明;李华;王郁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 与PT 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 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 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几个方面浅谈如下.

    作者: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葡萄糖调节受损(IGR)社区综合干预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有效性.方法 通过对112 例IGR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接受为期1 年半的社区综合干预,包括个体化饮食和运动干预,教育及监测等.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措施,两组在干预后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 通过1 年半的综合干预治疗,干预组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与1 年半前比较FBS、2HBS 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IGR 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2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现状和进展

    目的 整理近年来有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部分文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的内容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检测指标、适应证、治疗策略的实施、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阐述.结果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结论 其对脑保护机制、实施治疗时间窗、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姚杨;赖登明;裘五四;方晓;肖芽;徐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及社区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发病3d 内及时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致聋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对60 例(发病3d内入院30 例和发病3 ~ 14d 入院3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 突聋在发病3d 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100%,而突聋在发病3d 以上者做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组病人总有效率是60%.结论 突聋的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后治疗的时间越晚,其听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小.此病来势凶猛,发病急,进展快,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就会造成永久性耳聋.必须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广泛宣传突聋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早综合治疗.

    作者:胡莉;汤习良;吴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脉冲电磁场对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及影响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给予适当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钙盐分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诱导细胞膜表面的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进而加速骨折的愈合速度,为骨组织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作者:许巍;张延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关于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的观察与体会.方法 本组共取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慢性咽喉炎的患者100 例,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三个疗程后将两组终的治疗结果以及症状改善效果加以对比.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可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8.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却只有85.38%,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也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程度有明显差异性(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法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且症状改善显著,此种治疗方式可在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翠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5387对夫妇孕前优生健康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山市待孕夫妇健康状态,了解中山市孕前人群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2010 年3 月1 日至12月30 日行孕前优生健康筛查夫妇共5387 对,对其筛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 我市共为17166 对夫妇建立优生服务健康档案,5387 对进行孕期优生健康筛查;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覆盖率达96.4%;5387 对夫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多,占18.5%,其次为谷丙转氨酶升高(17.51%)、地中海贫血居第3 位,为10.52%.结论 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增高、可疑地中海贫血为我市主要的孕前健康问题,孕前优生筛查可有效发现出生缺陷高危因素,对高危因素及时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熊付兴;崔宝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睡眠障碍与用药状况研究分析

    睡眠(sleep)是人类的本能.表现为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对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类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保持健康的积极生理过程.也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精神和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使疲劳的各种细胞恢复正常机能,是机体正常代谢、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现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睡眠障碍日益增加.

    作者:樊希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德国美创AMAX-200 全自动血凝仪和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4 例肝硬化患者和38 例健康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凝血四项中PT、APTT,TT 明显时间延长,FIB 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其凝血机制的障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作者:黎雪英;邓丽花;曹龙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腹痛及血淀粉酶增高.多数患者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有一定自限性,经对症处理预后较好,但部分病例为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出血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SAP经标准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病死率已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0.8%~36%[1],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仍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AP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李城达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