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观察

余舒恩

关键词:小儿哮喘, 布地奈德, 硫酸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98 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49 例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49 例予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针剂,每日1 次,不添加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疗效比较χ2=6.078,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好,可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促进了患儿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 年10 月至2010 年8 月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4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患儿32 例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32 例为观察组,治疗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远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透析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51 例共3787 次高龄血液透析随机分为两组.I 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II 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I 组26 例1348 次透析共发生护理风险27 例,II 组发生3 例,II 组明显少于I 组,P < 0.05;II 组患者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I 组患者,P < 0.05.结论 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在高龄患者透析中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降低护患风险发生率,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邓长虹;陈思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胎儿脐动脉血流对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利用胎儿脐动脉血流的变化的情况来诊断和预测脐带绕颈的轻重程度,从而在胎儿分娩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用来防御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大人和小孩的安全.方法 在某医院调查怀孕在35 周以下和35~40 周的孕妇个100 名.对于每一名的孕妇都做定期的脐动脉血流的检测,并记录它的数据.之后还要在她们分娩的时候,记录她们分娩的情况.从而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以后的临床诊断.结果 脐动脉血流的测定具有重要显著地特点,分娩前与分娩后相比,他们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0.6%;从阴道剖宫产的羊水清亮情况分析:剖宫产的羊水清亮情况以及羊水Ⅱ° ~ Ⅲ°明显优于阴道分娩,以上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这个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对胎儿利用脐血流检测仪来检测脐带绕颈与否的情况,它的诊断准确性明感度较高,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无损伤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而大面积的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1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8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58 例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喘汤进行治疗,4 周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过程中,可考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对该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黄笑娟;黄纪文;冯艳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发展与应用

    目的 探究X 射线在我国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发展与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40 例临床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病患采用X 射线进行诊断治疗.结果 在40 例病患中使用X 射线成像诊断出20 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0 例动脉瘤、10 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比用常规的诊断方法准确,安全.结论 X 射线诊断比其他的方法更加准确、快速、安全,并在我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充分应用.

    作者:夏泽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

    目的 总结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3 年4 月至2012 年2 月收治的52 例患者,在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腹腔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结果 顺利恢复42 例(占80.8%),出现胰腺假性囊肿6 例(占11.5%),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4 例(占7.7%),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 例.结论 对SAP 并发ACS 患者,早期采取腹腔置管引流灌洗与内给氧联合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有助于患者渡过高危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培中;苗建军;李晓武;潘虹霞;李学军;任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教学在中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药学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探索中药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达到带教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方法 学导式教学法结合CAI 教学是指探索建立和完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计算机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故而我们研究组将我院2011 年至2012 年的药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传统带教组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带教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毕业实习生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测评中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老师在各项测评中也均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组带教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等.结论 学导式教学结合CAI 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培养出自主学习和能力,为终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中药药学人才,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湘宏;刘莉萍;梁光荣;杨玉华;沈文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总结探讨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防控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耐多药结核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和对策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加强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和感染监控意识;保证健康教育效果,让住院患者及家属掌握消毒隔离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采用适宜的消毒灭菌措施,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感染播散;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确保了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耐多药病区的感染控制难点在于患者的管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确保健康教育效果、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和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君昭;白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关于EMS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和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EMS 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应用及手术配合.方法 对74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结果 73 例患者取得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05min,住院平均7.5d,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面、严谨手术配合,EMS 碎石术具有高效、安全、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谢力全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 与PT 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 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 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几个方面浅谈如下.

    作者: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方法 对某一时期40~60 岁,生活可自理,无高血压并发症的确诊高血压患者,利用不平衡指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的全面的的健康教育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用普通的医嘱执行方法后,按医嘱给患者进行服药.对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压控制也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德国美创AMAX-200 全自动血凝仪和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4 例肝硬化患者和38 例健康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凝血四项中PT、APTT,TT 明显时间延长,FIB 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其凝血机制的障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作者:黎雪英;邓丽花;曹龙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功能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RSV 毛细支气管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7 细胞及其分泌因子IL-10、TGF-β、IL-17 水平并探讨与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33 例RSV 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h17 细胞百分率,ELISA 法检测血浆IL-10、TGF-β、IL-17 的水平.28 例非RSV 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作为阳性对照,26 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IL-10、TGF-β水平低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 < 0.05),毛支组Th17、IL-17 水平高于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 < 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 细胞与Th1 细胞7 表达失衡,可能是RSV 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毛静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创伤性深静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 采取要院外科2005 年1 月至2007 年9 月期间住院的下肢创伤后并发深静脉栓塞患者96 例,在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加手法按摩和自主功能锻炼进行综合兼治,准确记录治疗前2 周和治疗1 个月的患肢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96 例患者肿胀消退,无浅表静脉怒张,无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术后随访6 个月~5 年,1 例股静脉切开取栓1.5 年后,1 例2 年后再发DVT,经治疗后痊愈.治愈35 例,显效4 例,有效2 例,无效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创伤性深静脉栓塞效果明显,不失为有效方法.

    作者:王振华;刘鹰;梁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1 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40 例,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通过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40 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护理,且并发症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治疗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焕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目的 为我科护理早产儿方面提供经验.方法 观察、分析治疗及护理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儿经过18 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结论 治疗护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键在于复温、确保有效呼吸、充分营养、预防感染、黄疸、出血等.护理就要及时准确的把好呼吸关、喂养关和感染关,要求护士掌握常规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操作.

    作者:张凤艳;田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浅谈基层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基层耳鼻喉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通过正确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供便民措施,加强护士人文素质修养,规范整体护理,落实床旁护理责任到人,设立责任组长责任制等.结果 科室成为医院对外宣传的品牌科室,提升了科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队伍的专科水平,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患者满意度大幅上升.结论 基层医院特别是生活照看少的科室,优质护理可以从多方入手,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罗兰芬;李国锦;罗增辉;潘娅;普应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临床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 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6 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治疗护理的观察组住院时间减短,并发症大大减少,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显着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为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联合应用洛美沙星与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洛美沙星联合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妇科门诊收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 例采用洛美沙星、替硝唑盆腔灌注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洛美沙星及替硝唑静脉滴注的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应用洛美沙星、替硝唑进行盆腔灌注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社区老年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步探讨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其中75% 的病例都是由生理或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本文主要探讨社区老年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杨永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