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凝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宋红宝;徐建华;孔繁军

关键词:血凝试验, 影响
摘要:血凝实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PT、APTT、TT、FIB.APPT 与PT 反应的分别是人体的外源性与内源性凝血的功能.TT 测定反应的主要是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原转化的过程;Fib 是一种糖蛋白,它通过凝血酶的水解,以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止血,同时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与止血试验结果错误的发生大多来自分析前,因此保证止凝血试验标本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非常重要.血栓与止血试验的错误可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危及生命.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几个方面浅谈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是指在应用局部治疗前对非转移性乳腺癌进行的系统性内分泌治疗.有研究表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够使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乳腺癌达到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降期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

    作者:张季;邹天宁;陈德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7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6 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 0.05).结论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保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对66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 应用玻片离心法和Wright-Giemsa 复合染液染色后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结果 病脑初期可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但因持续时间短(数小时或24~48h),又因患者往往来诊较迟,致使临检中很难见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SF 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而由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所替代,形成病毒性脑炎的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像.随病情发展而进入修复期阶段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或淋巴、单核细胞比例正常的细胞学图像.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冠心病护理临床路径配合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活血法对气虚痰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0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再予以益气化痰活血法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心绞痛记分等变化,综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检测不良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病护理临床路径配合益气化痰活血法,疗效显着,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及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惠彬;杨平;陈林榕;杨华伟;何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徐州市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采用横断面于2011 年10 月5 日0:00~24:00 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640 例,实查633 例,实查率98.91%;发生感染25 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9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2.00%,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65.09%;重症监护(ICU、CCU)感染率较高;病原菌送检率较低.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管理,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急诊内镜的应用体会

    目的 是研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急诊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收集临床2009 ~ 2011 年收治的急诊内镜检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 例,将患者分为A、B 组,分组以上消化道出血48h 前后为界限,用急诊内镜检查其出血原因.结果 A 组发生出血的检查出率为92.1%,B 组为78.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的操作过程均顺利完成,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急诊内镜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并且可迅速对上消化道出血做出确定诊断及有效地进行治疗处理.因此越早内镜检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应该是效果越好.

    作者:孙览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科治疗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危害日趋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意外中常见的一种,约占70%左右,随着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早期确切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但是,发病后的治疗是否得当,可以影响到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内科治疗.对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者,必须适时进行手术,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磁场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使用,证明磁场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磁场已作为一种非侵入的疗法成功运用于临床,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细胞生物学、动物实验、临床观察、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此方面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作者:周振中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参数的分析

    目的 观察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的特点,测定心室复极参数,与平面心电向量图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33 例正常人同时进行平面心电向量图、立体心电向量图检查,测定立体心电向量T 环的大向量、T 环的方位、大向量仰角、大向量水平角、QRS-T 夹角、ST 向量值、ST 向量仰角、ST 向量水平角和平面心电向量图的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的T 环大向量、QRS-T 夹角、ST 向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 T 环大向量振幅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0.30±0.17)mV 比(0.18±0.08)mV、(0.17±0.12)mV、(0.18±0.11)mV,(P < 0.05);② QRS-T 夹角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59.6±46)°比(4.1±38)°、(24.4±48)°、(-10.6±113)°,(P < 0.05);③ ST 向量振幅立体心电向量图与额面、水平面、右侧面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0.08±0.06)mV 比(0.06±0.51)mV、(0.05±0.52)mV、(0.06±0.62)mV,(P < 0.05).结论 立体心电向量图心室复极参数比平面心电向量图准确,没有信息损失且测量简便.

    作者:李俊伟;王建理;王红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针刀微创阴茎延长术2例报道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微创阴茎延长术.方法 对2 例患者运用小针刀进行改良的微创阴茎延长术即用改良的小针刀(勾式小针刀)切断浅悬韧带以达到延长阴茎的一种微创方法.结果 1 例患者延长了约2.5cm,1 例患者延长了约3.0cm,平均2.75cm.外观无明显变化,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 该术延长阴茎的长度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容易掌握.

    作者:黄享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拒食拒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本文是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拒食拒药原因分析与对策的探讨.方法 主要是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了精神病患者在拒药拒食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对策.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通过相关的解决措施,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病患者拒食拒药的不良现象.

    作者:黄传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专业技术操作掌握不熟练,空气环境污染,输液用药复杂等.防范对策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 科学系统的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吕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613例胆囊开腹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努力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巧及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方法 对我院1999年至2009 年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13 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出现各种并发症原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疏忽大意、局部解剖不清、技巧欠熟练、止血不当、麻醉不满意、切口不当以及先天解剖异常等.结论 减少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措施有:思想重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解剖清楚、操作仔细、不盲目缩短手术时间;术中遵从操作规则及个体化处理;术后及时查房,认真分析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

    作者:彭友明;尹进军;周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关于EMS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和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EMS 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应用及手术配合.方法 对74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结果 73 例患者取得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05min,住院平均7.5d,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面、严谨手术配合,EMS 碎石术具有高效、安全、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谢力全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探讨肱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180 例行肱动脉直接穿刺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穿刺透析治疗,干预组同时于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透析中加强护理、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95.56%,与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86.67%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血肿、感染、穿刺点渗血的患者分别占4.44%、2.22%、1.11%,与对照组的14.44%、10.00%、8.89% 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67%,两组比较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感染及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雄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29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低心率.方法 对2007 年至2011 年间我院290 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单发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为96.90%,成对为95.86%;非阵发性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55.86% 和17.93%;老年人单发室性早搏的具体检出概率是85.17%,成对概率是15.17%;而老年人阵发性以及非阵发性出现心动超速的具体检出概率分别是1.72% 和5.86%.低心率< 30 次/ 分者8 例(1.5%),低心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肌缺血67例(23%),其中63 例(97%)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结论 单纯室上性及室性早搏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可能并无病因和预后价值.对低心率过慢(< 30 次/ 分)及伴有心肌缺血者,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马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

    骨折为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丧失,但骨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终骨折部位被新骨完全替代,恢复骨的原有结构和功能,和其他组织愈合不一样,骨折愈合后不会遗留瘢痕.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治疗的影响、骨折部位、化学因素、手术时机等.本文就诸多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孙贤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1~5 年跟踪随访,检测其血糖转归情况,并根据现在血糖情况,分为糖尿病组(n=61 例)和无糖尿病组(n=164 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作为正常血糖对照组(n=70 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可能存在影响的指标20 个,如年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血脂等,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WHR,BMI、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是GDM 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模型的影响较大,而年龄与产后糖尿病发生的关联性极高,年龄在35 岁以上患者发生产后糖尿病的概率为25 岁以下患者的5 倍.结论 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等因素是妊娠期糖尿病后再发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有意识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兰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糖尿病是目前我国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85% 以上糖尿病患者均合并为2 型糖尿病,并且伴有明显的心血管并发症.根据医学研究统计,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的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的30% 左右,且脑卒中发生大约为3 倍.根据医学相关报道,导致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冠心病的主要是血脂异常对唐脑部的明显影响.许多医学报告表明,引起2 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管着且危险性高的因素是综合方面的原因,如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增高与异常患者都是引起糖尿病的关键原因;且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现象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血脂异常,否则会导致动脉内皮机能的损伤,长期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同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刘乃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 年10 月至2010 年8 月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4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患儿32 例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32 例为观察组,治疗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远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