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吕春玲

关键词:门诊输液, 护理, 安全隐患,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较差,沟通技巧缺乏,专业技术操作掌握不熟练,空气环境污染,输液用药复杂等.防范对策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 科学系统的门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 对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引发医疗事故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药物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应合理用药,让其发挥应用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治愈疾病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出发,规范处方管理,找出差错事故原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改善、改革药学实践中的不足和问题,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论 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邵艳;杨常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急、后遗症多、预后差,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来脑梗死研究的热点.本文就HHcy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总结,现将二者的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刘一尔;林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医药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对中医药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对其培养模式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持续性做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黄亮;吕玉波;卢传坚;黄秀云;舒彤;吴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58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1 年7 月hi2012 年2 月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58 例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统计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258 份样本中共检测出阳性212 例(82.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0%,其次为念珠菌21.7%、革兰阳性菌11.3%;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广泛耐药,亚胺培南仍是其敏感的药物之一;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较高,其次为5- 氟胞嘧啶;老年和儿童为呼吸道感染高发人群,儿童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居多,老年感染以绿脓杆菌、肺炎克伯雷菌及不动杆菌居多.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呼吸道感染主要病菌,亚胺培南对其有效;白色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对两性霉素敏感性较高.

    作者:韩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遏制抗菌药物耐药,避免过量使用是关键

    近年来,WHO多次提出抗菌药耐药问题,但耐药菌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用量过大.研究显示,耐药菌数量增长曲线与抗菌药用量增加曲线近似平行.国外早有专家极严肃地指出,减少耐药菌数量的根本方法是少用抗菌药.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方案分析及其效果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区护理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重点探讨在社区护理教学中进行分阶段实践教学,文章从分析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况入手,进而详细探讨了如何进行分阶段实践教学,后对社区护理分阶段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作者:龚芳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8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38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实验组42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随访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住院时间、2 年内复发率和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 年内复发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应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率.

    作者:杨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全款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 年3 月至2011 年3 月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72 例患者(年龄≥ 50 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6 例.分别进行系统化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同时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2、4、12 周的Harris 评分和Barthel 指数计分.结果 两组组内Harri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比较发现均有术后2、4、12 周时分值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研究组术后2~12 周Harris 评分及Barthel 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以术后4 周时为明显.结论 系统化康复护理较其他护理方式更有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丘宇嫦;钟梅芳;宋福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内科治疗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危害日趋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意外中常见的一种,约占70%左右,随着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早期确切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但是,发病后的治疗是否得当,可以影响到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内科治疗.对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者,必须适时进行手术,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吕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手持式干涉条纹视网膜视力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手持式干涉条纹视网膜视力计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准确度.方法 运用手持式视网膜视力计[德国的视网膜视力计(HEINE LAMB.DA 100 Retinometer)]对356 例(423 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测量,记录术前手持式干涉条纹视网膜视力计检测出的视网膜视力与术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前视网膜视力和术后矫正视力的相符率达97.89%.结论 说明视网膜视力计能较好预测自内障术后的视力,尤其值得基层医院眼科的推广使用.

    作者:黄锋;黄瑜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NSCs)在临床的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90 年代,神经干细胞目前证实可分化成其他多种神经组织细胞,其中多见的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本次的研究从NSCs 的培养鉴定方面,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缺血性损伤、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治疗等各方面行探讨研究,分析及临床进展,患者在自身的治疗中取体内NSCs 应用为理想.目前自体移植NSCs 对于中枢的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动物实验已得到较多证明,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NSCs 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罗德宪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板连冲剂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含量

    目的 为确定我院研发制剂板连冲剂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含量,以期对其药品质量实现可控,特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测定.方法 选取硅胶HPTLC 板点样,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氯仿(1∶1∶8)为展开剂,在该色谱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展开.结果 板连冲剂中靛玉红含量为(0.567±0.325)μg/g、靛蓝含量为(0.989±0.503)μg/g;RSD 为4.53%、2.56%.结论 我院研发的板连冲剂所含有效成分浓度较高、质量较好,应继续做好研发工作尽早形成量产服务部队.

    作者:史长生;许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1~5 年跟踪随访,检测其血糖转归情况,并根据现在血糖情况,分为糖尿病组(n=61 例)和无糖尿病组(n=164 例),并随机选取该院同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作为正常血糖对照组(n=70 例),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可能存在影响的指标20 个,如年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血脂等,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WHR,BMI、高血压病史、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是GDM 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模型的影响较大,而年龄与产后糖尿病发生的关联性极高,年龄在35 岁以上患者发生产后糖尿病的概率为25 岁以下患者的5 倍.结论 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等因素是妊娠期糖尿病后再发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有意识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分娩后体质量的减少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兰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 型糖尿病患者528 例,问卷调查结合健康档案、糖尿病档案等,以了解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偏低,是患者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社区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支持从而良好控制血糖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宗权;吴贻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窒息早产儿血清cTnI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窒息早产儿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动态变化,了解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对58 例窒息早产儿及30 例无合并症早产儿脐血、生后24h、48h、72h 及7d 的血清cTnI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血清cTnI 水平随5 个时间点逐渐增高,48h、72h 和脐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7d 和脐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窒息组血清cTnI 生后24h 高,与其他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 或P < 0.05).② cTnI 水平在脐血、生后24h、48h 及72h 几个时间点上,轻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对照组、重度组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③ 7d cTnI 水平,轻度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重度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P < 0.01).结论 无合并症早产儿cTnI 水平随日龄增加而增高;窒息早产儿cTnI 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心肌恢复与窒息程度有关.

    作者:郭惠梅;谢业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道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治疗进展

    腹膜后淋巴结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较为常见的转移部位,局部压迫可引起腹痛、腹胀、黄疸、食欲下降及腰背部放射痛.随着肿瘤进展,症状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病变位置深且隐蔽,难以及时发现,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传统治疗多采用全身化疗、局部姑息性放疗、免疫治疗及对症镇痛治疗等,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毒副反应重[1].因此,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癌的治疗非常棘手,治疗方式从单一手段转向多方式综合治疗.现将近10年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瑞忠;刘洪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1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8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158 例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平喘汤进行治疗,4 周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持续期哮喘的过程中,可考虑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对该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黄笑娟;黄纪文;冯艳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围术期护理

    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科经前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37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28~54岁,均为单纯性胸椎骨折,除7例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外,其余30例均采用不同方式内固定.

    作者:朱艳艳;张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40 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软膏组)与对照组(左西替利嗪组),每组各20 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外用0.03% 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 次;对照组患者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天1 次,每次10mg.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5 例(25),显效12 例(60),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痊愈2 例(10%),显效8 例(40%),有效率为50%.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02,P < 0.05).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复发性皮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起效快,使用方便,为长期内服治疗效果不佳的面部复发性皮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方法和手段,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洲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浓度美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 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 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 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 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 例(16%),传统组8 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 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作者:马小鹏;邓福生;刘岩岩;郑伟红;韦后清;王锡宏;孔源;任云;高健;吴德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