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长生;许立
目的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究与综述,旨在为外科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参考.方法 采用资料整理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的总结与分析可知,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外科疾病加以诊断与治疗.结论 静脉留置针为外科各种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8 年5 月至2009 年9 月期间收治的86 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急诊救治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前后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者就诊前后的焦虑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如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据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普外科新数据显示,甲状腺肿瘤患者住院人数近年来显着增加,翻了4倍多.尽管我国现在还没有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较新统计数据,但从临床角度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有明显的增多趋势,而且甲状腺癌的比例也在增加.2009年前医院头颈外科每年的甲状腺肿瘤手术例数平均在100例以内,2011年11个月甲状腺手术例数已经超过300例.当然一家医院的甲状腺手术例数有明显增多肯定有患者对医生的认可程度等几方面的原因,但作者认为甲状腺肿瘤发病率的绝对增高是其主要的原因.
作者:王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的45 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缺点.结果 45 例患者均经过我院明确诊断,其中23 例患者采用微创治疗,16 例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6 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患者治愈23 例,好转13 例,植物状态3 例,死亡6 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三组患者比较,保守治疗组患者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室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病死率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国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了冷沉淀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敦化市2009 年至2011 年上半年冷沉淀在外科、产科、传染科等其他的科室的应用.结果 2009 年应用3500 单位;2010 年6500 单位;2011 年上半年3660 单位以外科术前、术中应用明显增加,而切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论 各临床医院采取术中输注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相结合的方法,使血循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迅速提高,凝血、止血、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顾桂茹;王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睡眠(sleep)是人类的本能.表现为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对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类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保持健康的积极生理过程.也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精神和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使疲劳的各种细胞恢复正常机能,是机体正常代谢、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现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睡眠障碍日益增加.
作者:樊希承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方法本文对66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 应用玻片离心法和Wright-Giemsa 复合染液染色后进行细胞学分类检查.结果 病脑初期可有明显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但因持续时间短(数小时或24~48h),又因患者往往来诊较迟,致使临检中很难见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SF 的嗜中性粒细胞反应,而由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的增殖所替代,形成病毒性脑炎的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像.随病情发展而进入修复期阶段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或淋巴、单核细胞比例正常的细胞学图像.结论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徐州市医院感染监控网的要求,采用横断面于2011 年10 月5 日0:00~24:00 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640 例,实查633 例,实查率98.91%;发生感染25 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9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2.00%,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65.09%;重症监护(ICU、CCU)感染率较高;病原菌送检率较低.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管理,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5 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6)接受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取石及常规抗生素,生长抑素等治疗,而对照组患者(n=19)仅接受常规抗生素,生长抑素等治疗.治疗后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减压,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5 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2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乙组患者33 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2 例,显效13 例,有效11 例,无效6 例,显效率为46.88%,总有效率为81.25%,乙组患者治愈7 例,显效21 例,有效3 例,无效2 例,显效率为84.85%,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对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妇女的健康关系着家庭生活的和谐,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妇女的健康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一下我国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的现状.
作者:卢琪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球面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 通过234 眼(142 人)符合条件的散光患者,根据散光度数分成-2.50DC~-4.00DC,> -4.00DC 两组,并对上述两组分别随即分成四个亚组A1,B1;A2,B 2.其中A 组戴硬性角膜接触镜B 组戴框架眼镜,并对验光视力与初戴镜视力对照分析.结果 戴镜前验光视力及戴镜后视力差值A1(0.20±0.14)、A2(0.47±0.08)、B1(-0.07±0.06)、B2(-0.13±0.10).结论 硬性角膜接触镜是矫正角膜散光很好的方法,此方法优于戴框架眼镜,大大提高视网膜成像的质量,防止弱视的产生.
作者:张利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腹水硬化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作比较.方法 选择本人近两年收的48 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对照组A 与治疗组B.在确诊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分别展开治疗:A 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B 组在A 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15d 为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 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根据本文给定的疗效评价标准,在总体上,B 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明显好于A 组(P < 0.05);在主要症状体征和肝功能恢复方面,B 组患者也明显好于A 组(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优良的临床表现,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曾维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低心率.方法 对2007 年至2011 年间我院290 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单发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为96.90%,成对为95.86%;非阵发性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分别为55.86% 和17.93%;老年人单发室性早搏的具体检出概率是85.17%,成对概率是15.17%;而老年人阵发性以及非阵发性出现心动超速的具体检出概率分别是1.72% 和5.86%.低心率< 30 次/ 分者8 例(1.5%),低心率并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心肌缺血67例(23%),其中63 例(97%)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结论 单纯室上性及室性早搏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可能并无病因和预后价值.对低心率过慢(< 30 次/ 分)及伴有心肌缺血者,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意外发生.
作者:马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在C-6 位上接上了氟原子,使该类药物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交叉耐药现象更少,耐药性降低,口服吸收更好,体内广泛更分布,组织穿透力增强,半衰期增长,使用更方便.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7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6 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 0.05).结论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保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NICU 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NICU 病房中听诊有心脏杂音或(及)青紫、呼吸困难患儿行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内结构和彩色血流特征.结果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出卵圆孔未闭31 例,动脉导管未闭18 例,二者并存8 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9 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5 例,肺动脉高压15 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并心力衰竭2 例.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观察疗效及预后也有重要价值.
作者:温瑜鹏;建彩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关于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的观察与体会.方法 本组共取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慢性咽喉炎的患者100 例,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三个疗程后将两组终的治疗结果以及症状改善效果加以对比.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可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8.0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却只有85.38%,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也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症状改善程度有明显差异性(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利咽汤加超声雾化吸入法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且症状改善显著,此种治疗方式可在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作者:薛翠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中小餐馆厨房的微生物菌群种类与分布,以便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方法 通过对本地区的32 家中小餐馆的厨房不同区域进行样本采集以及细菌培养,分析菌群以及分布情况.结果 ① 32 家中小餐馆的多种菌类超标,尤其以肠杆菌科细菌多,如沙门杆菌(77.8%)和大肠杆菌(82.9%);②菌群常分布于空气、刀具以及砧板处,其中砧板处多.结论 本地区的小餐馆厨房的消毒情况不达标,需要进行整改,并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重点消毒.
作者:和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科就诊的38 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的治疗结果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分析治疗前后DAI 评分、结肠镜评分、各炎症蛋白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本组38 例患者,治疗6 个月后疗效评定情况,以(显效+ 有效)计算有效率,有效率为94.8%.治疗后DAI 评分(1.1±0.6)及结肠镜评分(1.2±0.7)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治疗后IL-4(26.2±0.8)ng/L、IL-8(126.2±20.8)ng/L、IL-10(44.1±5.3)ng/L、CRP(11.8±2.6)mg/L 及钙卫蛋白(46.2±9.8)μg/g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本研究样本资料虽少,但研究数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5- 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文智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