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关键词:脾破裂, 保守治疗, 全脾切除术, 脾脏修补术, 脾部分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病因及相关治疗研究

    肝脏是各种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场所,内源性或外源性亲脂性化学制剂经肝脏代谢过程中常产生各种具有反应性的中间产物,其能攻击大分子物质导致产生直接毒性或超敏反应性.多种药物均可引起各种肝病,从无症状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到爆发性肝炎.本文就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做出综述.

    作者:于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实施质量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质量管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方法 不断加强和完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护理人员护理行为,严格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结果 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加强对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形象.

    作者:邵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宫腔水囊压迫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方法用于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成功率高,减少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结论 宫腔水囊压迫对于控制产后出血,其主要指征是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所引起的出血,不论对剖宫产或阴道分娩者均有效.方法 简单、快速,值得推广.

    作者:吴买华;刘婵;周顺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选择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佳时机

    近年来,随着更加柔顺的介入器材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已经给广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深人开展,如何选择颈动脉支架治疗的佳时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医师的思考,下面,就我们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与各位交流.

    作者:陈军;周鸿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镇定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以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7岁(55~84岁).经随访效果满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价(Hams)优良31例,优良率88.5%.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结果 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痊愈,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 做好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罗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丁香叶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1),3β-O-trap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2),3β-O-ci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3),2a-Hydroxy ursolic acid(4),3β-O-trap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3β-O-ci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3β-O-trap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7),3β-O-ci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道旭;陈重;李笑然;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椎间盘退变与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

    腰腿痛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由脊柱退行性疾病引起.流行病调查表明,80%的成年人受到腰腿痛的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方式的变化,腰腿痛发病率逐渐上升,仅在美国,每年此疾病医疗费用达160亿美元[1].

    作者:肖学军;赵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凯纷)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多瑞吉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癌痛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9.4%,两组间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6.7%和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3.3%和7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分别为63.3%和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凯纷联合多瑞吉治疗癌痛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单独使用阿片类止痛药要明显减少,可以在临床上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癌痛.

    作者:汤锐明;宋慧胜;何耀武;潘辉林;冯正富;刘殷红;黄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科实习中需要掌握的几种常见发热出疹性疾病

    通过对实习医生的培训学习,补充在校期间理论课的不足,掌握小儿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防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洪琼;贾剑峰;何庆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V18E6的感染及PCNA、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HPV感染,PCNA、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鲜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4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和HPV18E6、PCNA、p53的检测.结果 ①42例子宫颈鲜状细胞癌,角化型鲜状细胞癌30例(30/42,71.43%),未角化型解状细胞癌有12例(12/42,28.57%).)HPV18E6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73.81%(31/42),在角化型解状细胞疮中的表达率为76.67%(23/30),角化型高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0.0%,6/12,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③PC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痊中的阳性表达率达 83.33%(35/42).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42.86%(18/42).p5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76.0%(19/25)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高29.41%(5/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HPV 18E6的高表达,是预测子宫预上皮异常增生、癌变的标志物.②HPV 18E6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促进了抑癌基因p53的激活.而p53的过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预测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作者:姜巍;金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2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治措施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ELLP综合征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顺产6例,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剖宫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3例,新生儿窒息13例.产后血小板、转氨酶及胆红素均在2~5d内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在产后2d内恢复正常,痊愈出院.住院天数5~15d,平均(9±1.5)d,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早期积极诊治妊振期高血压,尽快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李淑云;郑凌;黄乔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化学反应和HPLC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丹皮酚在浓度2.608~260.8 u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9,回收率为99.3%,RSD=0.95%.结论 所建立鉴别方法和定量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白;智红英;李桂生;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优化我国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是指卫生部门、医疗单位所拥有的人、财、物、技术以及信息和时间等多种要素的总和.为了达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资源配置的科学管理.

    作者:曾燕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和谐的护患关系与医疗纠纷

    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群众利益多元的情况下,社会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医患纠纷涉及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具有事发突然、社会影响大、对抗性强的特点,是上升速度快、协调难度大的纠纷之一.

    作者:史孟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柜装备及安全应用

    从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分类,结合艾滋病病毒危害程度及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介绍了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安装、操作维护及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只有了解并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才能确保实验工作人员、检测样本和环境的安全;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将发挥更大的指导使用.

    作者:马春涛;邢文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心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冠状劝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四附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518例.分为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52例.其中有48例发生于拔股动脉鞘时,有4例发生在拔桡动脉鞘时,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迷走反射总发生率为1.4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为3.82%,经桡动脉途径为0.1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CI介入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单纯造影组.高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结论 股动脉穿刺途径、PCI手术治疗、高龄能增加迷走反封发生率.股动脉途径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胰腺转移肿瘤2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0.5~5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作者:伍庆松;宋维舒;王昂;石卫民;高鹏;肖金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通过穿刺针将外套塑料管送人静脉,于1958年介绍到临床已成功地应用至今,30年前欧美国家普遍使用,10年前在亚洲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已取代了头皮针,现在各地市级医院均已普及使用,并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作者:赖静;唐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避免血液报废的几点体会

    血液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焦作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何加强血液的管理和利用,降低血液报废率,对于保证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