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铮宇;黄俊明;陈超群;邝永龙

关键词:护理干预, 老年, 糖尿病, 近期,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术前CT影像学分期为局部晚期胃癌即T4期胃癌,无远处转移、腹膜种植的患者33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2h奥沙利铂(Oxa)145mg/m2,然后将5-氟尿嘧啶(5-FU)3.5g/m2及亚叶酸钙(CF)500mg分别置入微量泵中,持续静脉滴注5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上述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经新辅助化疗治疗后,手术切除率为93.9%(31/33),总有效率为占66.7%(22/33),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2.1%(4/33);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微,Ⅰ度+Ⅱ度病例数和Ⅲ度+Ⅳ度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前应行胃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院校学生道德建设策略刍议

    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要形象生动,情理交融,精心设计,加强道德行为训练,提高德育实效.

    作者:董美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下颌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肋骨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惠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操作简便,术式简单,修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椎广应用.但单纯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较差.

    作者:刘新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作者:丁其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奥拉西坦在血管性痴呆急性期的疗效

    血管陛痴呆(VD)是居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位的痴呆原因,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主,或伴有语言、视觉空间技能及隋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1] .本实验研究奥拉西坦在住院患者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急性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柴风良;高淑兰;张彦峰;张美玉;逄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由于急诊抢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且复杂,急诊抢救工作往往都在相关化验或检查结果 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进行,各种侵八性治疗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这直接导致惠者的自然屏障受到损伤.在急病危重-睛况下,挽留住患者的性命是急诊医师抢救患者的主要目的,由于抢救时操作的仓促、就诊医师的流性动大及诊室环境的设施不完善,对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往往不及时,导致了患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更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易引发感染.由此可见,导致患者继发院内感染及影响救活率的因素中,医源性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的特点和性质做出相应措施,提高抢救生存率,挽救惠者的生命.

    作者:姚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街头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以来,我国街头食品市场开始日益活跃,尤其是近几年来,其发展十分迅速,经常出现在农贸市场、夜市等地点,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由于街头食品本身的缺点,所以它也给人民群众和各个监管机构带来许多食品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街头食品问题在卫生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陈旭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与质控

    1药品微生物检验特点概述 1.1药品微生物质控过程 药品微生物检验主要有6个方面,包括药品因素、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其中药品因素属于方法 验证,而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则属于过程控制.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实验设施,即硬件部分,是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物质保障;②检验程序,即软件部分,是药品微生物检验有效的结果 ;③结果 判断部分,即调查,后得出可要的结论 .

    作者:魏常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简析钙拮抗剂在3类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

    钙拮抗剂是一类主要作用于细胞膜表面慢通道,抑制Ca2+进入细胞而使细胞内Ca2+浓度下降的药物.而细胞内的Ca2+主要是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自律性增高,血管平滑肌收缩,故钙拮抗剂可使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脱偶联,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钙拮抗剂的代表药物有:异搏定,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尽管它们在对心率、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流量的药理学效应有所差异,但对某些心血管疾病却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在处理原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雷诺氏现象中已显出疗效,本文从3类心血管疾病中加以简析.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质量.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护士行为,开展人性化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行,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结论 护理管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的总体发展.

    作者:李书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格列美脲对中国地鼠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格列美脲对中国地鼠降血糖效果.方法 用氧化酶法与放射免疫法测定中国地鼠的血糖与血清胰岛素,观察不同剂量格列美脲对中固地鼠血糖与血清胰岛素的影响.结果 格列美脲降血糖作用明显,相同剂量格列美脲降血糖作用优于格列本脲.结论 格列美脲能改善糖尿病地鼠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以剂量为20mg/kg效果较好,作用优于格列本脲

    作者:金晓明;魏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在矽肺诊断中与X线的优势对比

    目的 探讨CT在矽肺诊断中与X线优势.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罗定市人民医院行矽肺普查的149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和X线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和X线检查在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及确诊矽肺患者的粉尘接触时间.结果 CT检查共确诊矽肺患者37例,检出率为24.83%,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P<0.05),其中经CT检查确诊:期矽肺17例,检出率为11.41%,显著高于X线检查组(P<0.05),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检查确诊病例平均粉尘接触时间显著低于X线组确诊病例(P<0.01).结论 CT在矽肺诊断中较X线具有分辨率高,对肺深部结节显示更加清晰,受周围组织影响小等优势,在矽肺的早期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天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为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因此,预防脑出血的发生,积极控制易发因素非常重要.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通过对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加强基础护理,对防治或推迟脑血管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徐国兰;程瑞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析灵芝药理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疲、抗表老、保肝、降血糖、保护心脏,改善血液循环、抗炎镇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本论文从灵芝的药理作用角度,探讨其在临床医药效果.

    作者:石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以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 问卷调查154名留床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 66.23%被刺伤过,未上报率89.21%.结论 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作者:肖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外科营养支持与护理

    目的 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营养失调.方法 观察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进行了营养支持的患者20例.结果 营养失调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结论 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作者:黄艳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常累及各组织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抗动脉粥样硬化药(antiatherosclerotic drugs)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CHMG-CoA)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有效降低胆同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作者:郑浩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胰岛自身抗体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的检测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与1型糖尿病(TlDM)、2型糖尿病(T2DM)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观察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提供LADA的诊断与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69例LADA、78倒TlDM与83例T2DM患者,分别检查GAD-Ab、IAA、ICA、男女比例、疾病诊断年龄、患病时间、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肌酐、糖血红蛋白(HbAlc)、餐前GS、1.5脱水葡萄糖(1.5AG).结果 抗体检测结果 显示,LADA与TlDM、T2DM患者比较,GAD-Ab、ICA、GAD-Ab+IAA+ICA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IAA、ICA无统计学差异(P>0.05).LADA与TlDM、T2DM临床特征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疾病的诊断年龄与TlDM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BMI与T2DM患者有差异(P<0.001),1.5AG与TlDM、T2DM患者均有差异(P<0.05、P<0.001).结论 研究结果 显示GAD-Ab+IAA+ICA联合检测、血清1.5AG检测对LADA有比较特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文萍;陶海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针对肺气肿的一般治疗,给予对照组青霉素、实验组头孢呋辛钠分别抗感染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温血象恢复正常、胸部X线表现消失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6.0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效优于青霉素,对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疗的治疗相对于青霉素应优先选用.

    作者:李公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正压穿刺置入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为更好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探索适合儿科特点的静脉置管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需使用留置针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正压穿刺置管法,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经c2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压穿刺置管是一种适合儿科特点的穿刺方法,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易凤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实施保守治疗的围生结局,探讨保守治疗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1年6月至2010年11月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共130例,孕26~27+6周共25例(A组);孕28~31+6周50例(B组);孕32~34+6周55例(C组);实施解痉、控制血压、镇静、促胎肺成熟、利尿等保守治疗.结果 A组、B组、C组年龄大小,孕产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守治疗时间B组长;母体并发症差别A组高(P<00.5),B,C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高,Apgar评分低(P<0.05),B、C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应兼顾母儿,可经过严格挑选病情稳定的患者给予期待治疗,需要严密监测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