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抢救中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姚建英

关键词:急诊, 潜在感染, 感染防范
摘要:由于急诊抢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且复杂,急诊抢救工作往往都在相关化验或检查结果 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进行,各种侵八性治疗在危重病患者抢救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这直接导致惠者的自然屏障受到损伤.在急病危重-睛况下,挽留住患者的性命是急诊医师抢救患者的主要目的,由于抢救时操作的仓促、就诊医师的流性动大及诊室环境的设施不完善,对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往往不及时,导致了患者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更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易引发感染.由此可见,导致患者继发院内感染及影响救活率的因素中,医源性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因此我们应该对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的特点和性质做出相应措施,提高抢救生存率,挽救惠者的生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妊娠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莆田市涵江区医院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为对照组:常规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另60例为观察组:米非司酮300mg口服,并加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两组在一次性引产成功率、引产总程(引产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的时间)、宫颈成熟度、软产道裂伤情况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一次性引产成功率、引产总程,宫颈成熟度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软产道裂伤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较单独应用依沙吖啶引产,更安全、有效、简便,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英;郭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方法 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惠行鼓膜穿刺,观察该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8.0个月,患者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术后耳聋、耳闷塞感、耳鸣症状缓解,未发现中耳渗液.其中治愈4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有效率90.0%.结论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注意头的位置固定,针对病因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喜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如何做好病房实习护士带教工作

    目的 根据在病房中的带教经验和对学习资料的学习,总结一些对于病房实习护士的带教过程中,比较好的,实用的病房实习护士的带教方法.方法 将对病房中实习护士的带教过程进行总结,并且结合一些资料中带教病房中实习护士的学习,进一步的分许总结如何做好对于实习护士的带教.通过总结几批在病房中实习的护士带教工作.结果 通过总结和查找资料,对于病房中实习护士的带教总结了一定的方式方法.结论 病房中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比较复杂,带教过程应该有序,有计划的进行.

    作者:秦延平;王素芳;白瑞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尿蛋白影响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青霉素对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选取在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静脉滴注青霉素的70例患者和未滴注青霉素的80例患者,采用干化学对其尿蛋白进行检测,并与镜检结果 比较.同时将注射青霉素组按尿蛋白阳性程度分为4+、3+,2+、+共4组,分别静脉滴注青霉素50万U、100万U、200万U、400万U,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h、4h和6h采取其新鲜尿液样本,通过干化学对其尿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青霉素组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率高于未注射青霉素组 (P<0.05);4组静脉滴注50万~100万U青霉素在2~4h检测可获得准确结果,静脉滴注400万U青霉素4组存在结果 降低或假阴性情况,而6h后影响消失.结论 由于滥用青霉素类药物,尿蛋白检测出现假阴,阳结果 的情况越发严重,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作者:陈友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报告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女性,12岁.突发上腹痛1d入院,入院前1d吃饭后腹痛,伴恶心、呕吐1次,上腹剧烈腹痛,腹痛剧烈时不能伸腰.无发热、无腹泻.病后一般情况差,大便未解,小便可.生长发育同其他正常同龄儿.查体:T 36.4℃,P 100次/分,R 24次/分.体质量33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差,痛苦表情,腹隆起,稍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陈世坤;陈学春;李磊;陈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质量.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护士行为,开展人性化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行,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结论 护理管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的总体发展.

    作者:李书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

    收集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痛例,对其护理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应勤询问,勤观察,勤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术后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障碍等,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临床护理工作必须了解颅脑外伤的基础知识和救治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技术操作熟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观察力,为抢救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在成功抢救惠者生命后还应努力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使患者身心回归社会.

    作者:倪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CT与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PJ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合文献资料报道.结果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则类似肿瘤性病变.CT表现1例正常,1例考虑为颈内动脉瘤,1例为海绵状血管瘸.MRI 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术前考虑脑膜瘤可能,海绵状血管瘤或其他性质病变待排.结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各具形态及影像学特点.MRI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宗吉龙;李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和总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危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方面,同时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不客忽视.结论 加强教育,树立防护意识,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减少损伤的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景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我国药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与质控

    1药品微生物检验特点概述 1.1药品微生物质控过程 药品微生物检验主要有6个方面,包括药品因素、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其中药品因素属于方法 验证,而环境影响.培养观察,抽样检查和破坏试验则属于过程控制.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实验设施,即硬件部分,是进行微生物检查的物质保障;②检验程序,即软件部分,是药品微生物检验有效的结果 ;③结果 判断部分,即调查,后得出可要的结论 .

    作者:魏常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普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科室护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进行规范系统的疼痛护理专项培训,另一组不进行该项培训.受过培训人员要求严格按照培训内容对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未受培训人员常规护理.观察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357例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疼痛参照国际主诉疼痛分级法(WRS)和视觉模拟划线法(VAS)制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同时计算疼痛率.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后,疼痛评分于术后12h开始出现差异(P<0.05),24h、48h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规范疼痛护理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主观疼痛的感受,有利于患者术后心理调整,创伤恢复.

    作者:丁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分析,以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 问卷调查154名留床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 66.23%被刺伤过,未上报率89.21%.结论 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作者:肖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街头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以来,我国街头食品市场开始日益活跃,尤其是近几年来,其发展十分迅速,经常出现在农贸市场、夜市等地点,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由于街头食品本身的缺点,所以它也给人民群众和各个监管机构带来许多食品卫生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街头食品问题在卫生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陈旭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进展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方法 的文献复习,总结中医治疗本病的进展,方法 和药物治疗,为今后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舒萍;张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作者:丁其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糖血脂检查复诊方式对患者诊治的影响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体检中心及专科诊室就诊人群检查血糖、血脂后复诊方式及对血糖、血脂干预诊治的情况.方法 选取体检中心(对照组),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实验组)检查血糖.血脂人群各100例,了解血糖、血脂化验结果 并观察受检人群复诊方式及两组人群针对化验结果 干预诊治状况.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复诊人数,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通过问诊医师了解化验结果 的人数和对照检验参考值自行判读结果 的人数.经此较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血糖血脂复诊方式治疗

    作者:龚;张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气管镜室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和预防

    目的 气管镜室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由气管镜检查术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减少由医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阻制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规范气管镜室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认真做好卫生宣教.结果 通过分析相关因素,自2006年至今院感发生率控制在5%左右,明显减少了由医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阻制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严格规范气管镜室的管理,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施荣梅;刘文莉;刘春芳;章筱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德州联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妇科护理方法,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充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及术后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洪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结节性硬化症1例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2009年9月诊治1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结果 其临床特征典型,但皮损发病时间与以往文献不尽相同.结论 此报告以供临床参考,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王昊;魏群;运蓓蕾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传统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与改良穿刺引流术治疗UMBO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与改良穿刺引流术对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UMBO)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3至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高住胆道梗阻患者75例,其中38例患者行引流管内外引流分为传统组,37例患者行改良内外引流分为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下降值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14d胆汁细菌培养较传统内外引流组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生存率改良组较内外引流组长(P<0.05).结论 改良式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一项方便可行,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的介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海;高万勤;关文华;李云东;王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