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性沟通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王晓丽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 护理, 食管癌
摘要:治疗性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缓解食管癌患者术前焦虑,提高其应对能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及院方的信任,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与BBT自凝刀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体会

    目的 探讨Leep刀与BBT自凝刀在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桃源县九溪卫生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2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BBT多功能射频治疗仪(白凝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波刀(Leep 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156/160)、95.0%(152/16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脱痂期血≥月经量者多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出血率、感染率、愈合不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ep刀与BBT自凝刀都是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选择.

    作者:钟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沈阳市社区居民自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居民的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居民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内五区的居民小区按高、中、低档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再随机抽取50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2500人,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调查对象的自测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50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自测健康评定量男性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SRHMS测试结果为(7.98±1.17)、(8.05±1.48)、(7.41±1.58),女性分别为(7.84±1.16)、(7.81±1.53)、(7.22±1.61),P<0.01;男、女总分分别为(7.84±1.18)、(7.66±1.1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上,18~29岁调查对象的健康量表总分高,为(8.43±0.86)分.多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有无职业、婚姻状况、政治面貌、经历分层、饮酒习惯、有无疾病、职务分层、Constant等方面进行SRHMS测试结果显示,其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有相关性.结论 人口学特征对职业人群各方面的健康状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文娣;丁宝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末梢血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诊眩晕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检测急诊眩晕发作患者末梢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51例眩晕发作患者根据终诊断结果进行分为3组,比较各组基线特征和末梢血HS-CRP水平.结果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末梢血HS-CRP水平显著高于内耳性眩晕和颈性眩晕(P<0.01);内耳性眩晕和颈性眩晕时,二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末梢血HS-CRP检测可作为急诊情况下对眩晕发作病因进行初步鉴别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启示

    目的 介绍日本汉方药产业的发展,试图为我国中药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找出汉方药的优势,借鉴其优势,总结中药改革的措施,提出可行性的方法.结果 与结论中药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中药产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增加专利意识,充分利用专利.

    作者:胡琴;汤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脑出血早期正确应用甘露醇临床浅析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比较,即发病24h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和24h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结果 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组48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6例,24h后使用甘露醇组48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不当可使脑水肿加重.因此,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不宜盲目应用甘露醇.

    作者:贾纯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预胶化淀粉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 starch)亦称可压性淀粉,早由英国研究人员开发,英、美、日及中国药典皆已收成,我固于1988年研制成功,现已大量供应市场.作为多功能辅料,预胶化淀粉在片剂与胶囊等固体制剂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其来源及功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崔跃;焦晓升;张川;隰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运动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与治疗进展

    ACL损伤作为多发且严重的运动损伤,受到运动医学界与骨科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运动性ACL损伤的流行病学情况,损伤机制与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龙燕舞;李文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施与现状分析

    目的 介绍医院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医院门诊挂号就诊拥挤状况的改善,并针对分时段预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策探讨.结论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完善和发展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院还应完善预约后续服务,引导患者合理就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限度地发挥.

    作者:彭秋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部穿透伤2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腹部穿透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来安县人民医院22例腹部穿透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伤析.本组行单纯清创缝合4例,剖腹探查18例,其中探查阴性4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14例,1例枪弹合并肺损伤.结果 治愈20例其中并发胰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结论 早期诊断,积极抗休克和及时剖腹探查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在严密观察下合理选择患者行清创缝合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潘荣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椎弓根钉棒固定在下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固定在治疗下腰椎疾患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对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手术46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20例,真性腰椎滑脱9例,术前均有腰椎X线和CT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并有下腰痛、间歇性跛行或下肢根性疼痛的临床表现.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判断标准采用Nakai评分法,优27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 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配合解剖地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在治疗下腰椎疾惠中的治疗方法可靠、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联合术式.

    作者:李鹏华;陈祥英;高绪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外科残障实习生的职业规划辅导

    我国就业形势不佳,残障人士就业更为艰难,残障实习生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规划更需要大家帮助.

    作者:舒思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

    小儿哮喘医学上称之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2000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1.97%,比1990年上升了64.8%.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稳定期的治疗,对于哮喘的治愈十分关键.

    作者:赵红丽;孙红敏;张雪;赵淑红;盛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ICU患者意外拔管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研究和分析ICU患者意外拔管发生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60例ICU患者,分析40例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结果 ICU患者意外拔管主要因素有患者因素:意识状态模糊、烦燥、沟通宣教不到位、感觉不舒适等;护理因素: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固定不当,操作疏忽,镇静不当等.结论 ICU患者气管插管后,应做好插管固定工作,并及时做好护理巡视,减少意外拔管的可能性.

    作者:江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惠者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CP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总优良率为96.1%(25/26),显著高于DHS组85.0%(17/20),P<0.05.且LCP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下肢缩短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且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徐少宏;王伟林;罗悦文;赖志军;万文国;曾文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方法 对湘西自治州荣复医院2007至2009年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经治疗获临床痊愈后复发的414例患者分析复发因素.结果 发现精神因素、季节、维持治疗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的复发.结论 采取较长期的维持治疗,出院后定门诊,改善康复患者环境等措施可降低患者的复发.

    作者:姚元宏;陈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双胎妊娠一胎胎死亡的期待治疗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一胎胎死亡的期待治疗.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仪陇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例双胎妊娠一胎胎死亡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入院后经期待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病例尽量延长存活胎儿宫内生存时间,可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惠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关于骨科患者失眠症的护理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动日益平凡,损伤无处不在.骨科住院患者随之增加.床位的使用及周转率上涨,患者从伤后到康复出院,此过程是无比焦虑.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

    作者:李一叶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对住院分娩促进工作的启示——以河池市妇幼保健院为例

    本文依据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河池市妇幼保健院为例,讨论了住院分娩促进工作的方式和策略,旨在促进母婴安全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新时期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介绍了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意义及创新管理机制,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整章建制、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路径.

    作者:孙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确诊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并用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结果 临床试验组治疗带状疤疹39例,治愈率92.3%,总有效率100%,平均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分别为0.3、2.25、6d,发生后遗症0例;对照组治疗38例,治愈率57.9%,总有效率97.37%,平均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分别为1.2、6.25、10d,发生后遗症5例.两组比较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止痛、水疱干涸时间、疗程及后遗症发生情况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疤疹标本兼治,止痛效果好而快,治愈率高,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及神经痛等后遗症,笔者认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郭文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