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周嫦娥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整形外科咨询护士培训模式探讨

    探讨整形外科咨询护士的新型培训模式.自2005年初实行至今,护士的能力得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门诊量均增加,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春丹中天麻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回春丹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天麻素在0.08248~0.82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1.09%(n=9).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回春丹中天麻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捷;李丽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膳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饮食上要计算每日能量需要.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饮食治疗,同时加强饮食疗法的健康宣教,病情更稳定.结论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饮食治疗既控制总热量,减轻胰岛负荷,保持机体营养平衡.

    作者:宋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旅客列车食品半成品卫生安全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食品半成品卫生安全现状.方法对运行于沈阳铁路局的61对餐车、304个班组携带的5种半成品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共采集样本1054件,合格率为71.82%.5种半成品合格率经χ2检验,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储存时间过长、冰箱温度控制不够、交叉污染和食品工具、容器标识不规范是影响食品半成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向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纳洛酮用于术后催醒致急性肺水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体质量45kg,因反复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伴打喷嚏4~5个月于2011年3月9日入院.入院诊断:双侧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本次入院检查:BP 120/80mmHg 、HR 80次/分、RR18次/分,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正常,心脏各听诊区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 15×109/L,中性细胞比率86.3%,淋巴细胞比率10.6%,血糖6.77mmol/L,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

    作者:罗花梅;郜芬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研究

    目的针对妇科不同患者术前心理,采取有效的术前访视措施,使患者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妇科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手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坚定了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均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孙美娟;王海侠;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醇溶性浸出物的比较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酒制黄连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高,其余炮制品均较生品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影响,这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作者:陈红军;刘纪青;熊明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能促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的佳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于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入住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且需行介入术的31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积极、耐心、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大限度的提供佳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结果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给予合理治疗与护理,31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临床随访,31例患者一年之内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发病率较高,危害大,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该病.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医师的密切配合,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可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亚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外科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外科实验教学作为基础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数和经费的矛盾冲突下有着一定的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家薇;魏永鸽;徐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微生物检验用于控制医院感染,能在监测病原菌、预测传播途径和监测易感人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和推广,以有效控制日益严重的医院感染.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与评价

    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综述.结果微生态制剂在重建人体特别是肠道内的菌群平衡,稳定内环境,调整菌群失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用于治疗与菌群易位相关的多种疾病,其中主要包括消化道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结论尽管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应严格掌握其临床合理应用的注意事项,同时MEA的有关治疗作用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的证实和循证医学的评价.

    作者:杨立强;史天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全部痊愈.子宫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5例,Foley管压迫控制出血有效;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7例,术中出血量平均84mL;单纯清宫术4例,术中出血量平均115mL;腹腔镜子宫瘢痕病灶清除术5例,术中平均出血量132mL,手术时间45min,术后β-HCG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对有子宫手术史的早孕患者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红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方法治疗25例(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用肝素钙雾化吸入20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aO2和肺功能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肝素治疗可缩短病程,缓解喘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且给药方便、经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赖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学检查信息关注表图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医疗活动中每一个检查和记录,都传递着接受者实时的信息,重视这些信息,科学地积累和总结这些信息,是形成正确证据[1]的基础,也是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的前提.1 检查报告留存记录的现状及建立检查信息关注表图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医学检查的认识和重视,各种医学检查已成为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人们在重视检查行为的同时并没有重视检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忽略了对检查信息的科学利用和分析.

    作者:王宁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护理措施的探讨.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抗感染、减少胰液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58例,治愈19例,好转3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病情重,预后差,需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成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起搏器与PCI在病窦合并心绞痛时如何选择

    病窦综合征合并心绞痛临床常常同时存在,起搏器植入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为治疗二者的可靠手段,然而两种治疗方法均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的进行起搏器植入和PCI是临床医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临床经验就安装起搏器与PCI在病窦综合征(SSS)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杰;马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90例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门诊和疗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和对照组(牵引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和95.5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和71.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组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者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丽哲;龚庆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作用强的抗生素,碱性可增强其抗菌作用;本类药物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毒素以及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药物.氨基糖苷类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治疗指数狭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部分毒性反应是不可逆的,这也是限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原因[1,2].

    作者:陈颖;黄雄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探讨骨科病房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介绍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指导,使其理解健康的意义,增强自我保健与自我护理能力,是护理工作的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化日益明显,已成当今世界所瞩目的问题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也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老年人骨折后多会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绪反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点,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是骨科护理中的重点.

    作者:张志英;于爱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标准大骨瓣切口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对关颅困难者选择性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叶后关颅.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单侧大骨瓣减压8例;双侧开颅26例,术后疗效采用GOS标准,于伤后治疗6个月评定结果:恢复良好7例;轻残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术后植物生存1例;死亡18例.结论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手术中处理正确,可以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作者:张巍峰;魏社鹏;张燕飞;丁侃;孙志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