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哲;龚庆
目的通过临床检验探究女性生殖道感染与相关病原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妇科就诊的136名患者(观察组)以及体检科正常的120名体检女性(对照组)选用免疫检验、镜检查、培养法等临床检验方法对相关病原体组织检测.结果 83.09%的观察组患者存在生殖道感染,24.17%的对照组患者有生殖道感染,其中观察组生殖道感染者有26.55%的属于细菌性感染,13.27%的属于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2.65%的属于3病原体混合感染.对照组生殖道感染者有10.34%的属于细菌性感染,6.90%的属于3病原体混合感染.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能够有效地减少漏诊、误诊等现象,有助于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刘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通过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3个方面介绍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该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临床教学实习、课堂病例教学、模拟综合实训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效果得到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作者:闫瑞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diverticulaJPD)指憩室发生的部位距乳头开口2~3cm内,多属于原发性腔外型憩室,根据憩室与乳头位置、远近关系,分为憩室内乳头、憩室边缘乳头及憩室周围乳头.JPD内镜检查发现率为3.2%~32%.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JPD的发生发展及其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作者:张淑梅;常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外科实验教学作为基础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数和经费的矛盾冲突下有着一定的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家薇;魏永鸽;徐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2348例健康体检者和2919例住院人群的心电图资料,用目测法测定额面心电轴,分析无人区电轴的发生率.结果健康组和住院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2%.健康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53%.住院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3.17%和0.67%.结论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主.
作者:谷守明;马英;李杰;邓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作者:王勇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制备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模型,柴芦疏肝解毒胶囊按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8周,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柴芦疏肝解毒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含量,与肝损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受试样品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的MDA含量均值均低于肝损模型组;GSH含量均高于肝损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肝损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作者:袁军清;蔡明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MHD)患者家属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67名照顾MHD患者的家属进行为期6个月的MHD相关疾病知识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MHD知识问卷及相关操作技能考核问卷,于培训前后分别评定家属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家属MHD知识及技能考核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训提升了家属MHD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家庭支持水平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琴芳;嵇桃瑛;赵文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并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科研经费筹集和使用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建议.
作者:金绍杰;邢惠芝;李明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异位胸腺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提高对颈部异位胸腺瘤的认识.方法对2例患者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结论颈部异位胸腺瘤临床少见,影像缺乏特异性,可结合临床及影像表现综合分析提示到有异位胸腺瘤的可能性.
作者:徐海涛;张玉军;殷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对高血压肾病治疗上的作用.方法8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给予凯时注射液100μg静脉推注,每天1次,治疗15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UAER)、肾功能Cr、胱抑素C(Cys-c) 及血压.结果治疗前后UAER、Cr、Cys-c及血压指标有明显下降(P< 0.05).应用凯时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压.结论凯时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程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脏向心性肥大,心肌增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由于心律失常可致猝死.现将我们遇到1例肥厚性心肌病猝死尸检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死者男性,40岁,2009年3月11号被人发现死在公司院内.
作者:王兴国;宋维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71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化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以及心理特征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的技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良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有效保障.
作者:陈海燕;朱瑞红;卢春燕;谢飞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由于危重患者病情危重而且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故需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护士不仅要有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达到佳的康复状态,从而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孙凤英;李智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属于DEG/ENaC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及某些肿瘤组织中.ASICs可以被金属离子、FMRF肽及FMRF相关肽、氧化还原剂等多种物质所调控,在包括缺血性脑损伤、轻触觉、酸味觉、痛觉、学习与记忆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功能.
作者:吴静;李庆荣;苏永庆;张腾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微生物检验用于控制医院感染,能在监测病原菌、预测传播途径和监测易感人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和推广,以有效控制日益严重的医院感染.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喉乐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进行验证,建立合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测定喉乐对大肠埃希菌等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喉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无抑制作用.结论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喉乐在常规法时有抑菌作用,而控制菌检查则可采用常规法.
作者:刘雅清;王卫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与妊娠的关系.方法综述国内外布-加综合征合并妊娠及介入治疗后妊娠的相关文献.结果合并妊娠对母儿可导致严重损害,危及母儿生命安全,但方法介入治疗后妊娠结局良好.结论布-加综合征不宜妊娠,但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妊娠对母儿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处于轻度高凝状态,随着孕周的增加该状态也呈持续性增强,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有利于胎儿娩出后达到快速止血.妊娠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检测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150例和观察组(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组)15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程、角色适应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产妇的角色适应高于对照组;而产后1周及2周后母婴的基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效果,是促进产程进展和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应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古赤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