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患者的护理

孙凤英;李智明

关键词:病情危重, 基础护理, 呼吸道通畅
摘要:由于危重患者病情危重而且复杂、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故需严密的连续的病情观察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护士不仅要有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达到佳的康复状态,从而维护患者健康.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制备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模型,柴芦疏肝解毒胶囊按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8周,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柴芦疏肝解毒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含量,与肝损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受试样品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的MDA含量均值均低于肝损模型组;GSH含量均高于肝损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肝损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作者:袁军清;蔡明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外科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外科实验教学作为基础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数和经费的矛盾冲突下有着一定的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家薇;魏永鸽;徐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如何提高中医院西医护士的中医内涵

    数千年来中医护理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走向科学和规范,学习中医基础、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技能的培训、运用中医理论丰富整体护理、尝试中医护理查房,从而全面提升护士的中医内涵.

    作者:李德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对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的要求,我们开发应用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与客户签发协议书、收到样品开始,至打印检测报告书后送至客户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系统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隋红军;张荣珍;陈会欣;李明富;管廷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事法学专业法学实训基地建设之探析

    医事法学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良好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作为不同于实践教学与实习,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法律技能训练的过程,法学实训在现今的医事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而法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当本着实践性、开放性、全面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原则,从校内外基地的建设、指导人员的选择、实训的安排与管理等方面入手,保证指导人员的素质,恰当安排实训时间与内容,加强对学生与指导人员的管理,方能确保实训产生实效.

    作者:向歆;刘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人血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AS)是人体血浆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约占到血浆蛋白总量的60%.HSA能维持血液动力学平衡和血管内渗透压,吸收组织中多余液体到血液循环中,使动脉压升高,广泛应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

    作者:温中华;朱海;戴小宇;张晓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益肾化湿通淋法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通淋法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配合中药益肾化湿通淋汤治疗.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益肾化湿通淋汤治疗老年复发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立超;李平;李燕;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3个方面介绍了交互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该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临床教学实习、课堂病例教学、模拟综合实训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效果得到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作者:闫瑞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性高血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的诊疗特点,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降低高血压对老年患者的危害.方法选择本社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降压药物,观察4周,每周2次测量患者血压,取平均值,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血压≤140/90mmHg为显效,血压降低15~20mmH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为无效.结论老年性高血压规范治疗后,血压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肿瘤幸存者双向转诊模式研究进展

    随着肿瘤诊治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肿瘤幸存者的人数也随之显著增长.2006年WHO已经将肿瘤定义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对肿瘤幸存者实施规范的长期健康计划.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肿瘤监测和随访.长期以来,该项工作往往以大型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为中心展开,然而此项工作更适宜在社区医院开展.

    作者:荀培;张志国;韩磊;王毓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扶沟县人民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0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莫沙比利分散片,每次5mg口服,每天3次,餐前30min服用.同时给予复发阿嗪米特肠溶片,每天1粒,每天3次,餐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治疗过程中,严重脱水患儿可给予静脉补液,严重便秘患儿可给予开塞露通便;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给予松软食物.记录两组患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能够显著改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常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应用信息化管理提高卫生检验质量的体会

    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提高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对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我们开发应用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从采取样品或接收到样品与客户签发协议书开始,实验室完成检测,录入检测数据,至打印检测报告书后送至客户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系统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荣珍;隋红军;陈会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能促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的佳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于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入住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且需行介入术的31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积极、耐心、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大限度的提供佳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结果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给予合理治疗与护理,31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临床随访,31例患者一年之内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发病率较高,危害大,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该病.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与医师的密切配合,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护理,可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亚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家庭NPPV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家庭NPPV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经住院治疗并接受鼻(面)罩NPPV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PaCO2≥55mmHg),出院后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NPPV)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MW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1年后实验组PaO2、PaCO2、6MWD、SGRQ评分、每年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分别为(63.8±4.3)mmHg、(49.6±4.8)mmHg、(213±32)m、(45.8±5.5)分、(2.8±0.5)次/年、(1.1±0.3)次/年,与对照组(56.5±3.5)mmHg、(58.9±3.7)mmHg、(156±27)m、(56.4±5.4)分、(4.9±0.5)次/年、(3.0±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实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NPPV能明显改善缓解期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是治疗重度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高松凤;周宁;刘本洪;张德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联系数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联系数是中国学者赵克勤先生于1989年提出集对分析理论时给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将两个集合的确定性联系度和不确定性联系度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联系函数,用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两个集合的确定性关系与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试结合实例,应用四元联系数分析某地16县(市)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审结果.

    作者:战扬;孙爱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生物制剂与银屑病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CD4+T 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临床用于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很多,疗效确是不容乐观,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大,随着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剂为银屑病的治疗指引新的方向,现就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金亮;张国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150例和观察组(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组)15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程、角色适应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产妇的角色适应高于对照组;而产后1周及2周后母婴的基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效果,是促进产程进展和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应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古赤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膳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饮食上要计算每日能量需要.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饮食治疗,同时加强饮食疗法的健康宣教,病情更稳定.结论饮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饮食治疗既控制总热量,减轻胰岛负荷,保持机体营养平衡.

    作者:宋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违法药品广告的现状及监管

    对国内违法药品广告的现状进行探讨,加以思考和分析,指出现行的药品广告监管法律相对滞后,监督体制监管不畅,结合药监部门基层工作实际,浅谈对策及建议.

    作者:张挺朋;庄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处于轻度高凝状态,随着孕周的增加该状态也呈持续性增强,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有利于胎儿娩出后达到快速止血.妊娠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检测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