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璐
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属于DEG/ENaC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分布于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及某些肿瘤组织中.ASICs可以被金属离子、FMRF肽及FMRF相关肽、氧化还原剂等多种物质所调控,在包括缺血性脑损伤、轻触觉、酸味觉、痛觉、学习与记忆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功能.
作者:吴静;李庆荣;苏永庆;张腾跃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银屑病是一种CD4+T 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临床用于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很多,疗效确是不容乐观,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大,随着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制剂为银屑病的治疗指引新的方向,现就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金亮;张国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联系数是中国学者赵克勤先生于1989年提出集对分析理论时给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将两个集合的确定性联系度和不确定性联系度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联系函数,用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两个集合的确定性关系与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试结合实例,应用四元联系数分析某地16县(市)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审结果.
作者:战扬;孙爱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家庭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全科医生在个体患者照顾中必须收集其家庭材料,必须记录和考虑患者家庭的背景资料,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必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健康记录,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的全科医学的专业特色.
作者:陈海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作者:王勇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食品半成品卫生安全现状.方法对运行于沈阳铁路局的61对餐车、304个班组携带的5种半成品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共采集样本1054件,合格率为71.82%.5种半成品合格率经χ2检验,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储存时间过长、冰箱温度控制不够、交叉污染和食品工具、容器标识不规范是影响食品半成品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向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病窦综合征合并心绞痛临床常常同时存在,起搏器植入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成为治疗二者的可靠手段,然而两种治疗方法均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的进行起搏器植入和PCI是临床医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临床经验就安装起搏器与PCI在病窦综合征(SSS)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如何选择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杰;马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制备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模型,柴芦疏肝解毒胶囊按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8周,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柴芦疏肝解毒胶囊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ST、ALT含量,与肝损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受试样品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的MDA含量均值均低于肝损模型组;GSH含量均高于肝损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肝损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柴芦疏肝解毒胶囊对小鼠酒精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作者:袁军清;蔡明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随着肿瘤诊治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肿瘤幸存者的人数也随之显著增长.2006年WHO已经将肿瘤定义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对肿瘤幸存者实施规范的长期健康计划.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肿瘤监测和随访.长期以来,该项工作往往以大型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为中心展开,然而此项工作更适宜在社区医院开展.
作者:荀培;张志国;韩磊;王毓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对高血压肾病治疗上的作用.方法8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给予凯时注射液100μg静脉推注,每天1次,治疗15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UAER)、肾功能Cr、胱抑素C(Cys-c) 及血压.结果治疗前后UAER、Cr、Cys-c及血压指标有明显下降(P< 0.05).应用凯时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压.结论凯时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程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酒制黄连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高,其余炮制品均较生品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影响,这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作者:陈红军;刘纪青;熊明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提高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对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我们开发应用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从采取样品或接收到样品与客户签发协议书开始,实验室完成检测,录入检测数据,至打印检测报告书后送至客户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系统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荣珍;隋红军;陈会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内容及方法.方法整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的2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介入术后的护理资料,总结儿童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介入手术治疗后,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特点及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合理、周密、严谨的术后护理方案,能有效的保证介入术的成功,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瑞娟;秦延平;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2348例健康体检者和2919例住院人群的心电图资料,用目测法测定额面心电轴,分析无人区电轴的发生率.结果健康组和住院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2%.健康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53%.住院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3.17%和0.67%.结论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主.
作者:谷守明;马英;李杰;邓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护理措施的探讨.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抗感染、减少胰液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58例,治愈19例,好转3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病情重,预后差,需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薛成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提高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中宫内节育器异常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74例宫内节育器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宫内节育器异常的患者中,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61例(其中7例合并宫内妊娠),嵌顿12例,穿出子宫1例.结论 B超直接观察节育器所在的位置是否正常,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每年定期进行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毕文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马斯洛需要论,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特点,有计划的实施护理,探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9例RICU的清醒患者,在实行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马斯洛需要论,在患者入住RICU期间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在马斯洛需要论指导下进行常规医疗护理后,5d内转入普通病房的占54%(32/59),7d内转入普通病房的占37%(22/59),病情加重,行机械通气,继续治疗的占8%(5/59).结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论,以人为本,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新的医改形式下我们的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焦丹丹;亢理佩;王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甲状腺疾病是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本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女性患者居多.是一种不易被识别但危害性高的慢性病,为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了解,帮助尚未诊断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特此向大众传递甲状腺疾病科普知识.
作者:陈晓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率和感染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调查时限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科住院患儿25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8%;康复科患儿上呼吸道感染65例,占本病区感染部位构成的97.01%;康复科>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患儿医院感染率随住院天数增加可明显增高.结论关注>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差异;适当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院感发生率.
作者:赵向;徐淑玲;崔玲;许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微生物检验用于控制医院感染,能在监测病原菌、预测传播途径和监测易感人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微生物检验的应用和推广,以有效控制日益严重的医院感染.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