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目的观察家庭NPPV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经住院治疗并接受鼻(面)罩NPPV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动脉血(PaCO2≥55mmHg),出院后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NPPV)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MW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1年后实验组PaO2、PaCO2、6MWD、SGRQ评分、每年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分别为(63.8±4.3)mmHg、(49.6±4.8)mmHg、(213±32)m、(45.8±5.5)分、(2.8±0.5)次/年、(1.1±0.3)次/年,与对照组(56.5±3.5)mmHg、(58.9±3.7)mmHg、(156±27)m、(56.4±5.4)分、(4.9±0.5)次/年、(3.0±0.3)次/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内实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家庭NPPV能明显改善缓解期重度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是治疗重度COPD并慢性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高松凤;周宁;刘本洪;张德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马斯洛需要论,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特点,有计划的实施护理,探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9例RICU的清醒患者,在实行常规医疗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马斯洛需要论,在患者入住RICU期间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在马斯洛需要论指导下进行常规医疗护理后,5d内转入普通病房的占54%(32/59),7d内转入普通病房的占37%(22/59),病情加重,行机械通气,继续治疗的占8%(5/59).结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论,以人为本,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新的医改形式下我们的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焦丹丹;亢理佩;王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作者:王勇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5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给予氢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清hs-CRP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为(38.72±2.22)%,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为(43.75±2.23)%,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l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无其他明显副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可通过提高内皮功能,抑制炎症等非降脂作用来发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对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的要求,我们开发应用了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与客户签发协议书、收到样品开始,至打印检测报告书后送至客户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系统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隋红军;张荣珍;陈会欣;李明富;管廷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解剖学是一门着重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组织结构、毗邻关系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其特点是结构复杂,名词术语多,难记忆、易遗忘,常使学生感到苦恼和困惑.在多年的解剖学教学中,即使是专业人员也难免偶有忘却之事.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在授课时除了利用模型、挂图外,还可以运用绘图形式讲述某个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张宝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嫦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开展以来这六年的试行过程的调查了解,针对八年制学生教育过程中现行导师制度存在的临床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试行新的导师机制,明确各阶段导师和全程导师职责分工,使对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更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和针对性.
作者:李双喜;佟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及门诊选择5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即刻采集血标本以备血浆检测BNP、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并以超声诊断仪采用辛普森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患者脑钠肽(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良好负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作者:杨登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回春丹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天麻素在0.08248~0.82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1.09%(n=9).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回春丹中天麻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捷;李丽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1 目的与意义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近年来,虽然我国开展了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使宫颈癌病死率有所下降[1],但每年仍有13.7万新发病例,并以2%~3%的速度增加,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2].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因此通过筛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有意义.
作者:葛小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本文通过对1500例不同年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观察,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决定穿刺角度,结果发现对新生儿,采用3~5°角穿刺,1~6个月幼儿采用3~10°角穿刺,6个月~3岁采用5~10°角穿刺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初步探讨了年龄及皮下脂肪厚薄与穿刺角度的关系.
作者:张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家庭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全科医生在个体患者照顾中必须收集其家庭材料,必须记录和考虑患者家庭的背景资料,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必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健康记录,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的全科医学的专业特色.
作者:陈海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2348例健康体检者和2919例住院人群的心电图资料,用目测法测定额面心电轴,分析无人区电轴的发生率.结果健康组和住院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2%.健康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53%.住院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3.17%和0.67%.结论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主.
作者:谷守明;马英;李杰;邓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150例和观察组(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组)15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程、角色适应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产妇的角色适应高于对照组;而产后1周及2周后母婴的基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效果,是促进产程进展和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应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古赤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27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病变,所有细胞阳性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结果阳性病例检出278例,占总数的5.1%.其中ASC为181例占3.3%,LSIL为63例占1.2%,HSIL为32例占0.6%,SCC为2例占0.04%.TCT与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符合率较高,LSIL为41/63,HSIL为24/32,SCC为2/2.结论液基细胞学用于宫颈癌筛查能明显提高标本质量和宫颈异常细胞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针对妇科不同患者术前心理,采取有效的术前访视措施,使患者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妇科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手术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手术的安全性,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坚定了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均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孙美娟;王海侠;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全部痊愈.子宫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5例,Foley管压迫控制出血有效;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7例,术中出血量平均84mL;单纯清宫术4例,术中出血量平均115mL;腹腔镜子宫瘢痕病灶清除术5例,术中平均出血量132mL,手术时间45min,术后β-HCG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对有子宫手术史的早孕患者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红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奥曲肽静滴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曲肽静滴治疗,观察7d,观察指标为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好转2例,无效2例(转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8例,无效8例(转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6.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优于单纯奥曲肽,并且手术率明显低于单纯奥曲肽组.
作者:袁志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71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化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以及心理特征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总结患者心理障碍沟通方法的技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良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有效保障.
作者:陈海燕;朱瑞红;卢春燕;谢飞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