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角度探论

张毅

关键词:头皮静脉, 皮下脂肪, 穿刺角度
摘要:本文通过对1500例不同年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观察,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决定穿刺角度,结果发现对新生儿,采用3~5°角穿刺,1~6个月幼儿采用3~10°角穿刺,6个月~3岁采用5~10°角穿刺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初步探讨了年龄及皮下脂肪厚薄与穿刺角度的关系.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

    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并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科研经费筹集和使用的管理思路和具体建议.

    作者:金绍杰;邢惠芝;李明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春丹中天麻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回春丹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天麻素在0.08248~0.82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1.09%(n=9).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回春丹中天麻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捷;李丽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检验探究女性生殖道感染与相关病原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妇科就诊的136名患者(观察组)以及体检科正常的120名体检女性(对照组)选用免疫检验、镜检查、培养法等临床检验方法对相关病原体组织检测.结果 83.09%的观察组患者存在生殖道感染,24.17%的对照组患者有生殖道感染,其中观察组生殖道感染者有26.55%的属于细菌性感染,13.27%的属于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2.65%的属于3病原体混合感染.对照组生殖道感染者有10.34%的属于细菌性感染,6.90%的属于3病原体混合感染.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能够有效地减少漏诊、误诊等现象,有助于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刘浩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索氏提取法提取青蒿挥发油的研究

    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isiaannuaL),属菊科春黄菊族蒿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青蒿挥发油属于青蒿活性成分,具有抗菌、平喘、解热、止咳等药理作用.青蒿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本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溶剂,研究青蒿挥发油提取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为1:7.8,蒸馏时间为3h,青蒿挥发油得率高.

    作者:张丽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茴芥散穴位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茴芥散穴位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程.方法将深圳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茴芥散穴位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 0.05.且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肺功能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茴芥散穴位外敷能明显缓解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杨振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前列腺素E1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的作用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对高血压肾病治疗上的作用.方法8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给予凯时注射液100μg静脉推注,每天1次,治疗15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UAER)、肾功能Cr、胱抑素C(Cys-c) 及血压.结果治疗前后UAER、Cr、Cys-c及血压指标有明显下降(P< 0.05).应用凯时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压.结论凯时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程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无人区电轴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2348例健康体检者和2919例住院人群的心电图资料,用目测法测定额面心电轴,分析无人区电轴的发生率.结果健康组和住院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2%.健康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2.56%和0.53%.住院组中男、女性的无人区电轴发生率分别为3.17%和0.67%.结论无人区电轴在人群中发生率较低,其发生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主.

    作者:谷守明;马英;李杰;邓金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整形外科咨询护士培训模式探讨

    探讨整形外科咨询护士的新型培训模式.自2005年初实行至今,护士的能力得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门诊量均增加,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和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过基础胰岛素治疗、晚餐后2h血糖<7.8mmol/L但凌晨7时空腹血糖>7.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2~4u,剂量根据血糖调整;B组34例,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0.25~0.75g,剂量根据血糖调整.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晨间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及夜间或凌晨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且降低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血糖的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空腹高血糖的方法.

    作者:谢文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扶沟县人民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0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莫沙比利分散片,每次5mg口服,每天3次,餐前30min服用.同时给予复发阿嗪米特肠溶片,每天1粒,每天3次,餐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治疗过程中,严重脱水患儿可给予静脉补液,严重便秘患儿可给予开塞露通便;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给予松软食物.记录两组患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能够显著改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常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酶法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并选择同期8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Hcy和hs-CRP,比较冠心病各组及对照组的Hcy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Hcy、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t=3.010,P<0.05);冠心病各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Hcy、hs-CRP均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t=2.511、t=3.213,P<0.05;hs-CRP:t=2.780、t=2.891,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hs-CRP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0,P<0.05).结论 Hcy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cy及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150例和观察组(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组)150例,后将两组产妇的产程、角色适应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产妇的角色适应高于对照组;而产后1周及2周后母婴的基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产程缩短中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效果,是促进产程进展和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应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古赤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外科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外科实验教学作为基础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人数和经费的矛盾冲突下有着一定的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家薇;魏永鸽;徐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口腔护理液在糖皮质激素吸入患者中的效果比较研究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优良环境,因此口腔卫生对预防疾病及促进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1].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强,且口腔能分泌适量的唾液,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能力,不易出现感染.然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免疫力低下,反复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等原因,易出现口腔感染.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口腔护理液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有效的预防口腔感染的方法.

    作者:郭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或腺苷蛋氨酸),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为对照1组、腺苷蛋氨酸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对照酶学指标,黄疸指标,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差异显著(P<0.001).腺苷蛋氨酸组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复常率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0.05).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疗效明显优于单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或腺苷蛋氨酸组(P<0.05或0.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并重度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冰;孙宏;寇国先;龙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联系数在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联系数是中国学者赵克勤先生于1989年提出集对分析理论时给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将两个集合的确定性联系度和不确定性联系度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联系函数,用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两个集合的确定性关系与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试结合实例,应用四元联系数分析某地16县(市)免疫规划工作的综合评审结果.

    作者:战扬;孙爱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6例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急性腹痛的发病机制、与急腹症的鉴别要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对16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确诊并经抢救治疗后急性腹痛症状好转,酮症消失.结论以急性腹痛起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时与外科急腹症难以鉴别,临床医师应加强对DKA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认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孔德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川崎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39例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的症状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35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结论有效合理的护理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与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率和感染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调查时限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科住院患儿25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8%;康复科患儿上呼吸道感染65例,占本病区感染部位构成的97.01%;康复科>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患儿医院感染率随住院天数增加可明显增高.结论关注>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差异;适当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院感发生率.

    作者:赵向;徐淑玲;崔玲;许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脑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及门诊选择5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即刻采集血标本以备血浆检测BNP、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并以超声诊断仪采用辛普森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患者脑钠肽(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良好负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作者:杨登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