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楚雄州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江素宏;陈海霞;曾林

关键词:结核病, 知晓率,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楚雄州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现状及获得途径,为今后开展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各类人群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群众肺结核病总体知晓率为89.6%,但完全知晓率相对较低,领导和医生知晓率对较高,医生是群众和病人获取肺结核病相关知识政策的主要途径。结论楚雄州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群众总体知晓率较高,但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相对较低,今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内容加强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锰作业人群职业相关疾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各种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如职业多发病、慢性病以及传染病等,在某种特定工作环境的人群中呈显著高发。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引起的职业病危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该调查从企业电焊工健康问题入手,通过了解锰作业人员血压、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探讨锰暴露人群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健康监护及健康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本刊写作要求院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目的:通过对某学校教职员工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其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群体,对所收集到的关于他们的全面健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将他们划分成若干级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干预,后对健康管理效果加以评估。结果通过对该服务人群的健康管理,使服务对象了解了相关慢性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他们开始较以前更加主动地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通过提高服务人群的慢性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使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使服务人群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

    目的:研讨分析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肺气肿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与观察组患者同时期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此次选择的160例研究对象行全肺双相扫描及局部感兴趣区HRCT薄层扫描,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计算CT临界值和患者全肺、肺内各区双相肺容积减少百分比。结果经研究统计,在肺气肿CT临界值方面,深呼气相-914.62HU,而深吸气相-953.30HU,另外,在≥50岁群体中,中度肺气肿患者双向肺容积减少百分比为32%~48%,重度患者为20%~30%,正常人则为45%~6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精确得到肺功能的评价指标,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评级具有一定可行性,尤其是对局部肺功能及诊断早期肺气肿有重大价值。

    作者:彭明;石永久;黄毅华;肖新华;马进;王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文题

    文题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危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创建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危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高危产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12人,2012年56名为传统教育组(对照组),2013年56名为多元化教育组(干预组),对比两组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多元教育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传统教育组,两组实习生成绩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教育组实习生的实习生自评、患者满意度评价及带教老师评价得分高于传统教育组,两组实习生得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的创建能较好地满足实习生临床实习教学,能很好地适用于高危产科临床带教,为整体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提供可行性参考案例。

    作者:魏卫红;张晗英;徐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主要通过小班上课、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分析、发言、教师总结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做好课前准备、良好的学习氛围、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是PBL教学的几大重点,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学科实际相结合,结合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设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安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以及其防范管理对策分析

    消化内科属于临床的三级学科,研究内容以胰腺、肝、胆、大肠、小肠、胃以及食管等疾病为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患者通常存在疾病类型多样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等特点,使得消化内科的护理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该研究以以往的经验为重要依据,总结出了消化内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安全隐患,并且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着重针对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期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探析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为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行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结果200例住院透析患者64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32.0%;其中发生在呼吸道感染37例,占57.8%;血管通路感染18例,占28.1%。年龄>60岁、透析时间>6个月、留置导管时间>3 d、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3 d、服用抗菌药时间>7 d和使用激素是诱发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64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例(41.5%),真菌21例(32.8%),革兰阳性菌17例(26.2%)。透析感染患者的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P<0.05),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患者(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其中医源性因素是诱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强血液透析的监测和管理,针对性实施护理,减少医院感染,促进感染患者的预后。

    作者:米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住院药房退药原因、成本分析与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进行成本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降低退药风险、控制成本。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退药次数4941次、2014年1月1日-2014年9月30日退药4293次退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退药原因分布,分析退药科室分布与各科室退药总金额,计算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结果2013年退药13.54次/d,2014年1-9月15.73次/d,增幅16.17%;2014年1-9月退药,修改医嘱比重29.51%、重复开据比重3.33%,低于2013年32.24%、4.27%,多开药比重32.87%、减药比重5.40%,高于2013年1-12月30.40%、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退药原因构成比前五位分别为修改医嘱、多开药、医嘱错误、录入差错/系统故障、重复开据,2014年1-9月则为多开药、修改医嘱、医嘱错误、减药、录入差错/系统故障;退药次数构成比前五位呼吸科8.10%、内分泌6.00%、ICU4.96%、消化科4.83%、心内B区4.61%,退药金额前四位ICU、呼吸科、血液科、普外科;前四位药物类别分别为抗微生物药16.03%,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营养药16.03%,抗肿瘤药物13.09%,循环系统药物12.41%;护士每次退药耗时14.1min,2013年1月-2014年9月合计耗费31466.16元,药师每次耗费1.77min,耗费5519.98元,管理成本4617元,合计41603.14元,平均每次退药4.51元。结论住院药房退药主要原因为医方差错、病情变化需要、录入/系统差错,退药较多的为抗微生物药等基础药物,每次退药成本高达4~5元,集中在人力成本;应做好摆药管理,健全信息系统,规范退药作业流程,避免重复作业,同时加强抗微生物等基础药物管理,注重提高医嘱制定、执行质量,提高处方开据合理水平,从源头降低退药风险。

    作者:阳怡;自兆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能力研究

    目的:针对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资历与胜任能力的分析研究,为日后社区卫生部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纳入医院院长、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院长等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胜任能力调查对期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能力进行分析,为社区卫生管理机构管理者胜任能力提供更多依据。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社区卫生管理人员胜任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由领导风格、个人魅力、政策理解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业绩管理创新及服务意识强等因素构成整体,可以通过管理者胜任能力模型进行评估。结论研究分析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因素后,特征为内在素质涵养及个人长期积累经验所得,通过后天培训是无法达到的。行为事件访谈后制定的管理能力胜任模型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岗位选拨管理人才及资历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加强人力资源合理管理调配,为卫生服务行业改革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邓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腔护理专业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护理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颌第一磨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由6名护理人员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后配合同一名医生,通过采用四手操作方法进行根管治疗术。结果6名护理人员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均能配合口腔医生完成根管治疗术,但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腔专业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能更主动介入并配合医生完成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使医护人员在根管治疗中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且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可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邹雪;徐仰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外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12月外科病区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历1320份,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进行合理性使用统计分析,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结果其中合理应用489例,不合理应用831例,不合理用药占6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无指证、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或疗程偏长、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四个方面。结论该院外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情况不合理,医院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规范或标准,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古云;李霞;马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滑县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检测与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滑县各乡镇生活饮用水碘离子的含量,并且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其含量是否对居民身体产生影响。方法从2013-2014年,中心实验室人员根据全县地理状况及人口分布在全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采样,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的水碘检测方法-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中碘化物的含量。结果该次调查中共采集3070份水样,2014年检测水碘含量中位数为56.84μg/L,范围在6~133.45μg/L之间;经统计623份水样碘含量约10μg/L,占40.59%;912份水样中碘含量≥10μg/L,占59.41%。结论滑县各乡镇生活饮用水碘离子的含量基本能满足人体需求,但有些乡镇生活饮用水中碘含量较小,应通过从碘盐中摄取部分碘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分析

    现代教育制度下,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已经得到迅速转变,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就“三段五自”教学法进行概述,提出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并对“三段五自”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杨定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以后对血常规检测结果不良的影响程度,寻求预防标本溶血的科学方法。方法对以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分别装进2个试管,并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标本进行人工溶血,对比分析两组标本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晕)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容(PCT)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DW、MCHC、MCH、晕、L、RBC、Hct、MCV、RDW、Plt、MPV、PCT等1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Hb、WBC等2个项目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作者:杨继慧;龚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新县2010-2014年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及随访管理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近5年来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以及随访管理状况,为当地制定艾μ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艾μ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新县2010-2014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597例,男女性别比为2.49:1,40岁以上占85.76%,已婚有配偶占60.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7.49%;病例总随访率为94.64%。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对已发现传染源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控制大新县艾μ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覃伟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合理膳食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结构对药物在体内有效性强度的多方面影响。方法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药物疗效受到食物和机体生理状况的异质性反应,观察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演化。结果膳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影响药物疗效的强度。正确的饮食可以激发药物的疗效,使药物功能产生乘数效应,增强药物疗效强度。相反,不当的膳食会抑制药物的疗效,使机体与药物产生抵消效应。一方面,降低药物本身的疗效强度,另一方面,危害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危及生命,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食物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是双向的。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又要强化不同食物对药物功能有效性的偏好,综合考虑,全面平衡,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万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失效模式在甲状腺术后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HFMEA)在甲状腺术后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提升临床服务的质量。方法将2013年度收治的6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度收治的73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HFME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VS 2.74,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4.41±1.23)d较对照组(5.28±0.93)d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为(94.27±4.8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06±3.63)分。结论HFMEA管理模式能够将甲状腺术后风险进行量化,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患者安全,提升临床服务质量。

    作者:汪海燕;何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