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能力研究

邓晓波

关键词:卫生管理, 能力因素, 胜任能力, 社区卫生
摘要:目的:针对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资历与胜任能力的分析研究,为日后社区卫生部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纳入医院院长、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院长等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胜任能力调查对期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能力进行分析,为社区卫生管理机构管理者胜任能力提供更多依据。结果研究分析后得出社区卫生管理人员胜任能力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由领导风格、个人魅力、政策理解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业绩管理创新及服务意识强等因素构成整体,可以通过管理者胜任能力模型进行评估。结论研究分析社区卫生管理岗位胜任因素后,特征为内在素质涵养及个人长期积累经验所得,通过后天培训是无法达到的。行为事件访谈后制定的管理能力胜任模型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岗位选拨管理人才及资历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加强人力资源合理管理调配,为卫生服务行业改革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巴林特小组”降低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的研究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降低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中的作用。方法定期招募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2人成为一组,以“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模式对引起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中所遇到的疑难案例进行讨论。结果“巴林特小组”研究前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差异显著,开组前和结束后分别为(57.1±2.8)比(47.3±4.2)和(60.7±5.1)比(50.5±3.4)(P<0.05);研究前后的压力自评问卷量表中,重度压力感77.77%比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能够有效降低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止职业耗竭的出现,进而顺利有效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立华;王迪;陆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掌握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外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12月外科病区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历1320份,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进行合理性使用统计分析,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结果其中合理应用489例,不合理应用831例,不合理用药占6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无指证、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或疗程偏长、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四个方面。结论该院外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情况不合理,医院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规范或标准,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古云;李霞;马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母乳喂养现状,并对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生产的120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母亲因素如年龄、生育史、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孕产期护理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喂过母乳的960例占总数的79.6%,城市4个月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占城市人口的36%,农村占68%。结论新生儿母乳喂养与母亲各方面的因素、孕产期护理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均相关。

    作者:徐国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以及其防范管理对策分析

    消化内科属于临床的三级学科,研究内容以胰腺、肝、胆、大肠、小肠、胃以及食管等疾病为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患者通常存在疾病类型多样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等特点,使得消化内科的护理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该研究以以往的经验为重要依据,总结出了消化内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安全隐患,并且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着重针对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期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目的:通过对某学校教职员工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其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群体,对所收集到的关于他们的全面健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危险因素和危险程度将他们划分成若干级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干预,后对健康管理效果加以评估。结果通过对该服务人群的健康管理,使服务对象了解了相关慢性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他们开始较以前更加主动地选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通过提高服务人群的慢性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使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使服务人群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状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500名作为样本,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为80.7%,其中主要以轻、中度职业倦怠为主,轻度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43.4%、中度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32.7%,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降低的检出率分别为13.6%、42.7%和66.1%。②人口统计学资料显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性别、职务、用工性质、有无第二职业上的职业倦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陈莹;王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LBL联合TBL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联合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医疗专业学员80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依据教学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LBL+TBL教学模式)50例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30例。结果观察组学员笔试试卷评分和问卷调查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BL联合T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LBL联合TBL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杨文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吉林市建筑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调查研究

    艾滋病在我国流动人口中的蔓延非常快,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该文对两次的现况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流动建筑工人的行为特点和对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通过比较两次的调查结果,对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提出一个完善的建筑工人艾滋病行为干预方案。

    作者:蔡勇;胡杰;刘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媒体环境下推拿手法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探析

    本课题分析推拿手法技能实训教学现状与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优点,将多媒体技术、设备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推拿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尤其是《推拿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中,探索一种多媒体环境下适合推拿手法技能实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并探讨其运用的规律、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

    作者:牛红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回顾近5年的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研究,从研究现状、实施效果评价、涉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异同,为我国临床路径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潇;马谢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主要通过小班上课、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分析、发言、教师总结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做好课前准备、良好的学习氛围、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是PBL教学的几大重点,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学科实际相结合,结合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设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安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现代医院政工工作者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医院政工工作在医院的日常工作和运转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新时期对创建和谐医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医院政工工作者需要哪些能力和素质才能符合新时期政工工作发展的需求呢?

    作者:孙勇;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合理膳食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结构对药物在体内有效性强度的多方面影响。方法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药物疗效受到食物和机体生理状况的异质性反应,观察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演化。结果膳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影响药物疗效的强度。正确的饮食可以激发药物的疗效,使药物功能产生乘数效应,增强药物疗效强度。相反,不当的膳食会抑制药物的疗效,使机体与药物产生抵消效应。一方面,降低药物本身的疗效强度,另一方面,危害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危及生命,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食物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是双向的。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又要强化不同食物对药物功能有效性的偏好,综合考虑,全面平衡,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万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分装方式的改进

    目的:改进医院药品的分装方式。方法通过手工分装方式和自动包药机分装方式,分别对10种片剂进行分装速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每月分装10种药品560袋,自动包药机比手工分装药品方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有效控制手工分装药品所造成的污染。结论自动包药机比手工分装药品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费用,减轻了药师的工作负担,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并能避免药品二次污染,强化了药房分装药品管理。

    作者:鲁桂华;王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指标应用的分析

    医技质量对医疗质量意义重大,目前,随着高精尖医疗设备的不断引入,医技科室在医院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为有效提高医技质量,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医技科室质量的监管,可以采用以横向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监管科室工作内容;纵向以时序性监管的管理方式,定期总结,整体调控。横向与纵向结合,重点项目重点监管。各医技科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了相应措施,使医疗质量有了稳步提升。

    作者:祝恒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传染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管理控制措施

    该文分析了传染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责任心、技术、沟通宣教、科室管理等因素,提出加强职业道建设、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于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持理想血压对延缓老年人心衰发生、发展的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人偏高血压与理想血压对心功能的影响,认识维持理想血压可有效延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方法对200位7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血压分组,长期进行记录、观察不同血压下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的发生率。结果偏高血压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差异明显。结论较长时间维持理想血压可有效延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桂波;谢渝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观察成立输液管理小组前后接受化疗药物血管情况及PICC导管留置情况,观察输液管理小组的作用。结果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液风险管理意识,化疗药物,高浓度药物外渗发生机率明显减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更加规范,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高红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市2010-2012年三大类疾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淄博市三大类疾病的死亡率、死亡年龄性别分布以及死亡水平变化,为科学制定防控救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10~2012年三大类疾病的死因构成分布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三大类死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1]予以分类:第一大类为传染性和母婴营养缺乏疾病,第二大类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大类为伤害和中毒。结果淄博市传染性和母婴营养缺乏疾病死亡率为11.34/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93.92/10万、伤害和中毒死亡率为54.62/10万;0~4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是传染性和母婴营养缺乏疾病;5~14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是伤害和中毒;而15~44、45~64和65岁以上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和母婴营养缺乏疾病、伤害和中毒导致的死亡构成男性高于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构成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淄博市居民生命健康的疾病。

    作者:左志刚;田齐;夏丽传;宿涌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

    患者手术后疼痛是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要明确术后疼痛形成的原因,及时采用合适的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避免或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巴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