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消化内科属于临床的三级学科,研究内容以胰腺、肝、胆、大肠、小肠、胃以及食管等疾病为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患者通常存在疾病类型多样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等特点,使得消化内科的护理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发生,该研究以以往的经验为重要依据,总结出了消化内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安全隐患,并且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着重针对其防范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期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该文分析了传染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责任心、技术、沟通宣教、科室管理等因素,提出加强职业道建设、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于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近5年来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特征以及随访管理状况,为当地制定艾μ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艾μ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大新县HIV/AIDS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新县2010-2014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597例,男女性别比为2.49:1,40岁以上占85.76%,已婚有配偶占60.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7.49%;病例总随访率为94.64%。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对已发现传染源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控制大新县艾μ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覃伟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进行成本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降低退药风险、控制成本。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退药次数4941次、2014年1月1日-2014年9月30日退药4293次退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退药原因分布,分析退药科室分布与各科室退药总金额,计算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结果2013年退药13.54次/d,2014年1-9月15.73次/d,增幅16.17%;2014年1-9月退药,修改医嘱比重29.51%、重复开据比重3.33%,低于2013年32.24%、4.27%,多开药比重32.87%、减药比重5.40%,高于2013年1-12月30.40%、4.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退药原因构成比前五位分别为修改医嘱、多开药、医嘱错误、录入差错/系统故障、重复开据,2014年1-9月则为多开药、修改医嘱、医嘱错误、减药、录入差错/系统故障;退药次数构成比前五位呼吸科8.10%、内分泌6.00%、ICU4.96%、消化科4.83%、心内B区4.61%,退药金额前四位ICU、呼吸科、血液科、普外科;前四位药物类别分别为抗微生物药16.03%,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与营养药16.03%,抗肿瘤药物13.09%,循环系统药物12.41%;护士每次退药耗时14.1min,2013年1月-2014年9月合计耗费31466.16元,药师每次耗费1.77min,耗费5519.98元,管理成本4617元,合计41603.14元,平均每次退药4.51元。结论住院药房退药主要原因为医方差错、病情变化需要、录入/系统差错,退药较多的为抗微生物药等基础药物,每次退药成本高达4~5元,集中在人力成本;应做好摆药管理,健全信息系统,规范退药作业流程,避免重复作业,同时加强抗微生物等基础药物管理,注重提高医嘱制定、执行质量,提高处方开据合理水平,从源头降低退药风险。
作者:阳怡;自兆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饮食结构对药物在体内有效性强度的多方面影响。方法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药物疗效受到食物和机体生理状况的异质性反应,观察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演化。结果膳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影响药物疗效的强度。正确的饮食可以激发药物的疗效,使药物功能产生乘数效应,增强药物疗效强度。相反,不当的膳食会抑制药物的疗效,使机体与药物产生抵消效应。一方面,降低药物本身的疗效强度,另一方面,危害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危及生命,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食物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是双向的。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又要强化不同食物对药物功能有效性的偏好,综合考虑,全面平衡,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万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深入分析铁路在职职工死亡谱,为开展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6至2013年在职职工的死亡信息。结果在职职工共死亡1865人,年平均死亡率为1.95译,男性1.96译,女性0.18译(P<0.01);因病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82.25%,其中恶性肿瘤占38.02%,心脑血管疾病占34.69%,其它9.54%。结论导致在职职工死亡的主要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多种职业有害因素、恶化的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陈蓉;杨柳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如何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摆在医疗卫生行业面前的重大攻关课题。除硬件设施外,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和忠诚度。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疗人才资源的相对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员招录聘用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通过分析青岛市三级专科医院的人力资源招录聘用现状,梳理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以规避招聘工作瓶颈,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招录用人才方式方法,从而为提高医院人才招聘工作成效、实现人才招聘效益大化提供参考。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月亮湖水系镇赉段居民行为因素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相关行为因素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进行字2检验。结果“有过抓生鱼后不洗手就抓食物吃”、经常“生吃或半生吃鱼”、“有过吃烤、煨、焙小鱼史”、经常“生吃或半生吃淡水虾”、“用生鱼或鱼内脏喂猫或狗或猪”、经常和偶尔“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不洗就切熟食品”、经常“用盛过生鱼的碗等器皿不洗干净就盛熟食”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有关(字2值依次为21.45、19.82、17.02、21.24、7.99、19.96和10.12,P<0.01或0.05)。结论居民应摈弃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行为,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和避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儒;孙齐蕊;孙爱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该文通过追溯我国药品注册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分析《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中的修订内容,从3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己的分析和意见,并就今后药品注册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松波;王姝;富晓楠;张颖;韩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孕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孕妇的心肺功能、B超、生化项目检查等。采用优生优育五项试剂盒对其检测,分析孕妇疾病的检出率等指标以及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意义。结果320例孕妇中共检测出13例异常,异常率为4.06%。其中,2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0.63%;3例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0.94%;1例单纯疱疹病毒ⅡIgM,阳性率为0.31%;3例单纯疱疹病毒ⅠIgM,阳性率为0.94%;4例弓形虫IgM,阳性率为1.25%。结论优生优育五项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隐性疾病,临床上应该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并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宣传教育;对确诊孕妇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提高人口质量。
作者:吴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40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0例)和EN联合PN组(40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营养指标、应激指标、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3组患者术后,在营养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PA、ALB和TF值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在应激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CRP值低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中CRP值低于PN组(P<0.05);在免疫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CD3、CD4和CD4/CD8百分比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中CD3、CD4和CD4/CD8百分比均高于PN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EN联合P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要显著低于PN组(20.0%)(P<0.05);在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EN联合PN组均短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短于PN组(P<0.05);在治疗费用上,EN联合PN组少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少于PN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术后单纯EN效果好于PN,而EN联合PN营养支持较EN或PN能显著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刘凯;唐欢;江治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增强大众的疾病防范意识,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方法2015年2月期间选取该地6个社区共1016户家庭,3906户人口结合健康教育,宣传“治未病”理念。宣传前后分别做一次知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居民评分在5分以上,居民满意度达89.17%,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两次抽样知识评分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未病健康知识宣教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中,对于民众健康具有积极意义,采取方法应多渠道,广范围,大力度,加之监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营养与健康息息相关,针对当前慢性病等与营养相关的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解决中国营养学发展与社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文中简明概括中国营养学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中国营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国营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得出当前正是中国营养学发展面临着好机遇的结论。
作者:徐子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新媒体背景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中心,分析新媒体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心理、疾病治疗与医患沟通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目前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医院新媒体时代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措施,这对于在新媒体时代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学术和实践意义。
作者:李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观察成立输液管理小组前后接受化疗药物血管情况及PICC导管留置情况,观察输液管理小组的作用。结果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液风险管理意识,化疗药物,高浓度药物外渗发生机率明显减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更加规范,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高红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阜新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心卫生院引领作用,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农村机构内涵,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巩固新农合制度多个方面着手,多措并举,智慧运营,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作者:侯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主要通过小班上课、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分析、发言、教师总结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做好课前准备、良好的学习氛围、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是PBL教学的几大重点,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学科实际相结合,结合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设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安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不断改革,使得医院人才管理显著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医院人才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问题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发展。因此,要在新医改背景下提升竞争力和医疗水平,医院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尽其才。该文将以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人才管理为起点,分析我国医院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宇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郑州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掌握(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对该院2013要2014年各科室上报的8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院ADR报告例数多的为药学部。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多,占总报告例数的79.78%;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较高,分别占37.08%与28.09%;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类药物,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余茜;李巧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