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中药师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学习方法探讨

王冬梅;杜明才;罗宇

关键词:中药师, 继续教育, 方法
摘要:为使中医药在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大的治疗作用,提升综合医院应用中医药治疗的水平,中药师通过协助中医专家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利用医院HIS系统平台介绍中药知识、编写中药应用速查手册等方法与途径,帮助临床医师学习、补充中医药知识;自身以举办业务知识展板、采用多媒体小讲课形式、参加医院药学部的业务培训以及介绍传达院外中医药学术会议上的新知识新信息等方法学习专业知识;以办宣传栏和发放用药温馨提示单的形式向患者宣传中药常用知识.中药师通过多种具体灵活的方法持续不断地推广学习中医药知识,发挥其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桥梁作用,中医药在综合医院的应用趋于规范化、合理化.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病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临床调查,明确ALD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 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用药等不同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 ALD患者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因其疾病进程、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患者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复方米诺地尔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的验证

    目的 为建立复方米诺地尔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薄膜过滤法消除供试液中的抑菌成分,避免其对实验的干扰.结果 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方米诺地尔酊的抑菌成分,使阳性试验菌生长良好.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省时,适用于复方米诺地尔酊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李辽闽;曾庆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产科病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思考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科病区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我院围绕入院宣教、分娩准备、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运用集体宣教、一对一指导、书面资料、图片资料、电化教育等形式,将健康教育做深、做细、做扎实,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围生期保健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实现了护士的价值.

    作者:史爱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浅谈编制医院预计现金流量表

    预计现金流量表,是现代企业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更直观地提供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额外的信息,告诉报表使用者下一年度可能的资金投入和现金回报.目前医院的预算报表以收支测算表以及基金情况预测表为主,而并未包含预计现金流量表.本文浅析了医院对预计现金流量表的需求,并对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应用分析提出了意见.

    作者:茅中杰;郭玮;卢爱姣;何烨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中医治疗高血压10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将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65例(63.11%),总有效率95.15%;对照组显效43例(41.74%),总有效率71.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戈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精神分裂症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表现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 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00 例,精神病患者,男7200 例,女4800 例,年龄16~67 岁,平均(30±7)岁,其中精神分裂症8000 例,其他精神病4000 例,对照组无神经精神症状者300 例,其中男200 例,女100例,年龄16~60 岁,平均(32±3)岁,进行颅脑CT 扫描.结果 脑CT 扫描发现透明隔腔114 例,其中精神分裂症者有103 例,其他精神病者有11 例,对照组未发现透明隔腔.结论 透明隔腔易被CT 检查发现,尚未引起重视,在精神分裂症者中透明隔腔发现率为1.28%(103/8000),较其他神经精神病者0.27%(11/4000)高,而在无神经精神症状对照组中未发现透明隔腔,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 < 0.01 有统计学意义,CT 发现透明隔腔,意味着透明隔作为边缘系统神经环路重要结构受到影响,与其联系神经纤维可能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是一种异常形态改变,透明隔腔在精神分裂症者中高发现率,提示,透明隔腔是其脑结构异常而致精神症状原因之一,而非正的变异.

    作者:詹庆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ApoA1/ApoB比值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血清中ApoA1和ApoB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每组患者为5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ApoA1以及ApoB水平进行测定,计算患者血清中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中ApoA1/ApoB的测定,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A1水平比正常组的血清中ApoA1水平低,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B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组ApoB,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中ApoA1/ApoB比值进行分析发现,血清中的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巨头很重要的意义,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判断标准,并且能够分析患者的病情程度,在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HPLC法测定灵芝中葡萄糖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 法测定灵芝中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结果 2,3,5,4'- 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含量在8.4~33.6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I.2%(n=9).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倪亚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自拟参芪饮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自拟参芪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HF 患者64 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饮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治疗后LVEF、LVED、LVES 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可进一步改善CHF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知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正交试验优选车前子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车前子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作者:于启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倍他乐克早期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意义及其使用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静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探讨正确使用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倍他乐克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倍他乐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倍他乐克25mg/次,早晚1次,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倍他乐克组室性心律失常、心率≤60次/min、心绞痛明显缓解的病例占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倍他乐克组平均心率、CK-MB值、CK-MB达峰时间、胸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ST段抬高持续时间、EF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倍他乐克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导致的胸痛,降低总病死率及心脏性猝死,有效改善预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可灵活使用不同给药方案.

    作者:王建平;贺集贤;何元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 治疗组(A组)30 例用榄香烯乳300mg/m2,对照组(B组)30例用顺铂40mg/m2胸腔注射.结果 A组控制胸水有效率为66.7%,B组为40.0%(P<0.05),A组和B组的生活质量好转率分别为63.3%和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乳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武海松;陈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38例术后脱落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微螺钉植入手术术后脱落情况分析及处理.方法 选择38 例应用微螺钉种植支抗的正畸患者,植入共计76 枚微螺钉,观察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脱落情况.结果 植入76 枚种植体中,出现种植体脱落6 例,共计脱落10 颗.结论 微螺钉种植支抗手术的规范操作及术后的积极护理是减少种植体出现术后脱落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忠佐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不同型号血凝仪检测冷沉淀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比较

    冷沉淀的检测指标主要是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Fbg),临床上主要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以及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导致的出血、外科大手术及大出血的治疗,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治疗效果.CA-50 和CA-510是希森美康公司CA系列的半自动/全自动血凝仪,依据散色光加百分比(去本底)原理,可快速对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进行相关检测.为了更好地对冷沉淀中的Ⅷ因子和Fbg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对这两种型号血凝仪检测凝血因子Ⅷ和Fbg的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来祝檩;郭超群;李运琴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21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21例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观察,探讨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胃癌患者中的21例施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进行术后疗效的观察.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进食顺利,体质量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生存质量高,疗效满意.

    作者:李克志;谭云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

    目的 了解药学服务的哲学思想及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强调药学服务的价值,并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供优质的药品和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药物治疗,达到身心全面康复的目的,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并分析和归纳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以及医院具体的实践方法.结论 开展药学服务能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能促进医院药学发展,对改变药师形象,提高药师地位,改善医院用药管理,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满意的专业化药学服务,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彭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医院内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留置导尿患者132例;分别对患者留置导尿时间、拔除尿管当晨尿细菌培养结果、拔除尿管后第3天尿路刺激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尿管时间1~14d(平均3.8d),尿细菌培养26例阳性,其中18例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5例出现屎肠球菌生长,3例真菌生长,8例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尿液培养阴性;拔除尿管后第3天有尿路刺激症状者53例.结论 预防尿路感染的好方法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掌握导尿指征,严格尿管护理,尽量缩短导尿时间,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巫娜;荣桂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健康宣教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宣教的重要内容,提出更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多年来笔者的临床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健康宣教的重要内容.结果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健康宣教主要重视心理、患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活动方式、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预防感染及饮食等六大方面的护理宣教.结论 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健康宣教在肾病综合症患儿长期的治疗、生活、学习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的护理,重视本病各种影响因素,将利于本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康复.

    作者:史林芝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卵巢癌105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卵巢癌患者,对其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105例患者定期随访,有4例半年后失访,自失访之日按死亡计算,随访率96.19%.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超过5年的有29例患者,本组2年存活率49.12%,5年存活率27.62%.结论 因卵巢癌临床早期无症状,致使患者晚期才发现,但是不论是在早期还是晚期,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为更多女性患者赢得生存的希望.

    作者:范桂颖;王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外科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思考

    外科急腹症是以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方针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仅就外科急腹症诊断及鉴别的临床思考,简要阐述.

    作者:郭永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