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杜明才;罗宇
探讨近代医家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施治时采用的不同中医辩证分型,对近代医家采用不同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综述,另对起搏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刘庆军;董海琪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嗜酸粒细胞肺炎的一种,以机体对寄生于气管内的烟曲菌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点,据估计在难治性哮喘中其发生率可能达20%.ABPA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延误诊治可导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明显减退,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例ABPA误诊情况并回顾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孙富宏;赵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民航女职工生育相关情况,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女职工卫生保健服务.方法 以南方、国际等航空公司部分女乘务员和中航油、中航信、中航材等单位以及机场从事地面工作各部门的在职女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75份,分为乘务员组563名和地勤组612名.对其生育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乘务员组已生育比例(36.59%)低于地勤组(43.95%);乘务员组(69.90%)计划性妊娠率高于地勤组(65.78%);乘务员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5.74%)高于地勤组(5.20%),乘务员组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6.31%)远高于地勤组(1.49%),乘务员组的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2.43%)远低于地勤组(18.96%).乘务员组的剖宫产率(59.70%)高于地勤组(48.70%).乘务员组产后哺乳时间较地勤组短,产后月经来潮较地勤组早.结论 加强孕前宣教工作,对于已经妊娠的职工应定期、严格产检,及早发现、治疗妊娠期并发症,以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加强孕期宣教工作,让妊娠妇女充分了解阴道分娩的优越性,让阴道分娩成为流行.提倡工作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与哺乳期妇女宽松的条件,延长乘务员组的哺乳时间.
作者:何晓艳;杨悦;崔蕾;吕玉人;刘娟;郭秀花;毕务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12周后对比两组的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UAER及24h尿蛋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UAER及24h尿蛋白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UAER及24h尿蛋白(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显著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h尿蛋白,对血压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余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解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解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能克服验证性实验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的不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及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发挥教学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
作者:易卉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透明隔腔的脑CT 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00 例,精神病患者,男7200 例,女4800 例,年龄16~67 岁,平均(30±7)岁,其中精神分裂症8000 例,其他精神病4000 例,对照组无神经精神症状者300 例,其中男200 例,女100例,年龄16~60 岁,平均(32±3)岁,进行颅脑CT 扫描.结果 脑CT 扫描发现透明隔腔114 例,其中精神分裂症者有103 例,其他精神病者有11 例,对照组未发现透明隔腔.结论 透明隔腔易被CT 检查发现,尚未引起重视,在精神分裂症者中透明隔腔发现率为1.28%(103/8000),较其他神经精神病者0.27%(11/4000)高,而在无神经精神症状对照组中未发现透明隔腔,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 < 0.01 有统计学意义,CT 发现透明隔腔,意味着透明隔作为边缘系统神经环路重要结构受到影响,与其联系神经纤维可能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是一种异常形态改变,透明隔腔在精神分裂症者中高发现率,提示,透明隔腔是其脑结构异常而致精神症状原因之一,而非正的变异.
作者:詹庆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各观察指标(心率、呼吸、SpO2、pH、PaCO2、PaO2)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d两组各观察指标(心率、呼吸、SpO2、pH、PaCO2、PaO2)均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各观察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黄莉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血清中ApoA1和ApoB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每组患者为5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ApoA1以及ApoB水平进行测定,计算患者血清中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中ApoA1/ApoB的测定,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A1水平比正常组的血清中ApoA1水平低,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B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组ApoB,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中ApoA1/ApoB比值进行分析发现,血清中的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巨头很重要的意义,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判断标准,并且能够分析患者的病情程度,在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评估骶管注射疗法、腰部椎旁神经阻滞、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和三种入路神经阻滞联合交替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同期收治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疗法组(A组)、腰部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组(C)组、三种入路神经阻滞联合交替治疗组(D)各40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活动功能评分法评价4组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0%,B组有效率90%,C组有效率90%,D组有效率95%.B组和C组疗效优于A组,而D组疗效又明显优于其他三组.结论 腰部椎旁神经阻滞和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骶管注射疗法,而三种入路神经阻滞联合交替应用,则疗效又明显优于任何一种神经阻滞单独应用,且能明显降低单独应用某一种神经阻滞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崔虎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6名护士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较国内常模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专学历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较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0~30岁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因子分同41岁以上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学历、年龄低者更为明显.
作者:丁思德;盛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如何调动患者心理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发挥治病作用,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从妊娠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物学过程,但仍将对产妇构成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容易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1].所以,护士必须针对待产孕妇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英利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采用HPLC 法测定灵芝中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结果 2,3,5,4'- 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含量在8.4~33.6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I.2%(n=9).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倪亚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每组各32 例,观察8 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 周、2 周、4 周及8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8.75%,对照组为46.8%.治疗组从第2 周末起HAMD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帕罗西汀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殷军波;孙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游泳是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在炎炎夏日人们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但游泳池水质的好坏关系着所有游泳者的健康.国内外研究已证明,游泳池水可引起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病毒性肠炎、传染性皮肤病等爆发或流行[1].夏季是游泳的高峰季节,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解常熟市游泳池水质卫生情况及主要突出问题,现对2010年全市游泳场所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吴叶;王俭;潘雪良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有害的或者超出卫生标准的化学物品在日用生活中广泛应用,导致中毒性肝炎,中医诊断为黄疸症,呈上升趋势.
作者:胡祥青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制定金嗓散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浙贝母、丹参、木蝴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金银花药材的绿原酸含量.结果 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绿原酸在0.24~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40%,RSD=2.02%.结论 上述方法可准确可靠地对该复方制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李伟;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护理人员,因此要防止住院患者的用药差错的发生,必须对用药过程中涉及的护理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差错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尽大可能地减少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下面就本院用药的护理环节进行分析.
作者:龙梅香;陈新河;周艳兰;刘峥荣;谢继群;潘贵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科病区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我院围绕入院宣教、分娩准备、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卫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运用集体宣教、一对一指导、书面资料、图片资料、电化教育等形式,将健康教育做深、做细、做扎实,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了围生期保健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实现了护士的价值.
作者:史爱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访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 将29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访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病区一般心理护理.结果 实验组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心理压力减少,主动配合手术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意识清楚的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访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调动了患者积极配合手术的积极性,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朴京姬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早期静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探讨正确使用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倍他乐克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倍他乐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倍他乐克25mg/次,早晚1次,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倍他乐克组室性心律失常、心率≤60次/min、心绞痛明显缓解的病例占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倍他乐克组平均心率、CK-MB值、CK-MB达峰时间、胸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ST段抬高持续时间、EF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倍他乐克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导致的胸痛,降低总病死率及心脏性猝死,有效改善预后,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可灵活使用不同给药方案.
作者:王建平;贺集贤;何元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