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巫娜;荣桂芳

关键词: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摘要:目的 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医院内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留置导尿患者132例;分别对患者留置导尿时间、拔除尿管当晨尿细菌培养结果、拔除尿管后第3天尿路刺激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尿管时间1~14d(平均3.8d),尿细菌培养26例阳性,其中18例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生长,5例出现屎肠球菌生长,3例真菌生长,8例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尿液培养阴性;拔除尿管后第3天有尿路刺激症状者53例.结论 预防尿路感染的好方法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掌握导尿指征,严格尿管护理,尽量缩短导尿时间,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优选车前子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车前子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作者:于启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厄贝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12周后对比两组的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SBP、DBP、UAER及24h尿蛋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UAER及24h尿蛋白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可以显著降低UAER及24h尿蛋白(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显著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h尿蛋白,对血压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余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急救医学了进步,愈来愈多危重患者经过抢救转危为安而达到时康复.但总有部分危重患者难以回转,终因主要脏器的功能衰竭而进入临终状态,意味着死亡.在患者即将告别亲人,结束人生的后日子里,不仅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心理和行为上反应复杂.临终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痛苦,更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的精心护理(临终关怀).

    作者:姚葆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配备和安全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充分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并且严格做好清洗,消毒等安全工作.通过实行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使得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本质上做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更好地确保病人患者医疗安全和健康.

    作者:陈蔚茹;陈逸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18020例免疫三项及输血前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三项及输血前三项检查的目的 和意义.方法 对18020例标本进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型均采用英科新创胶体金试纸条初筛试剂检查,HBsAg阳性再采用酶免法上海长征复星试剂复检,抗HCV、抗HIV1/2型检测均采用二次检查,采用ELISA法,试剂为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免疫诊断批批检试剂,抗HIV1/2型过筛阳性标本均送市或省防疫站AIDS室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18020例标本,阳性率HBsAg为:5.83%,抗HCV为0.65%,抗 HIV1/2型为:0.08%;抗HCV、抗HIV1/2型同时为阳性的占57.1%,了解患者感染情况与治疗康复情况.结论 我县感染率较全国相对较低,通过检查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可了解患者治疗康复情况,可作为存档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了解职业暴露、锐器损伤、医务人员感染、院内感染等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操作,避免医疗损伤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减少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代红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ICU使用烘干器改进呼吸机管路干燥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改进重症监护室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干燥的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期使用176根呼吸机管路随机抽样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88根使用多功能暖风烘干机对消毒后呼吸机管路进行干燥,并按全院统一干燥标准与另外88根使用传统自然干燥方法的干燥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统计学的比较发现实验组干燥时间、效果均差别显著.二者干燥后的呼吸管路经细菌学检测无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多功能暖风烘干机组对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烘干优于传统自然干燥组,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作者:赵琳;郭蕾;许莉;杨桂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8h后的溶液在室温(20℃)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的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两药配伍后8h的含量、pH值、紫外线光谱较配伍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在室温、8h后仍较为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李飞英;周宏亮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2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是嗜酸粒细胞肺炎的一种,以机体对寄生于气管内的烟曲菌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点,据估计在难治性哮喘中其发生率可能达20%.ABPA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延误诊治可导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明显减退,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例ABPA误诊情况并回顾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孙富宏;赵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枳壳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枳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总黄酮的佳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用8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滤液,总黄酮的含量达到30%.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工业大生产.

    作者:王玉金;王宏宇;姜一婧;任广菊;赵晓荣;胡顺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HPLC法测定灵芝中葡萄糖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 法测定灵芝中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 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结果 2,3,5,4'- 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 葡萄糖苷含量在8.4~33.6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I.2%(n=9).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倪亚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ApoA1/ApoB比值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血清中ApoA1和ApoB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每组患者为5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ApoA1以及ApoB水平进行测定,计算患者血清中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中ApoA1/ApoB的测定,发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A1水平比正常组的血清中ApoA1水平低,2型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ApoB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组ApoB,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中ApoA1/ApoB比值进行分析发现,血清中的ApoA1/ApoB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巨头很重要的意义,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判断标准,并且能够分析患者的病情程度,在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高龄老人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80 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出血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9 例患者采取必要的制动休息,配合止血及活血化瘀中西医治疗,及正确体位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除1 例出院后2d,前房再次少量出血外,其余均在出院前治愈,无1 例复发.患者有29 眼(70.7%)出院时视力达0.5 以上.结论 手术前做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是预防术后前房出血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有利于出血的吸收及视力的提高.

    作者:李桂荣;吴学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现代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神经科的应用

    CT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实现了神经科疾病的体层影像检查,为颅脑病变提供了一种客观明确的诊断依据,拓宽了神经科疾病的诊治范围,提高了诊治的效果.MRI、DSA、SPECT及PE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与应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范围越来越广泛,愈来愈精细.由于四大影像(CT、MRI、DSA、SPECT及PET)各自的机制、特点以及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优势有差异,有时不能相互替代,了解各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以及合理应用对神经科疾病的诊治至关重要.

    作者:黄圣明;郑春玲;王明科;娄晓宇;王亚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浅谈思想工作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护士的思想冲突越来越多,思想工作必须跟上.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到:了解问题的原因,考虑如何去说才能解决问题;以人为本;多替对方着想;听出问题的本质;注意谈话技巧:1、学会倾听,2、弄懂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3、巧用比喻.

    作者:李素珍;王春梅;王冬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扩张冠脉血管、抗凝、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电击复律.同时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掌握用药方法、危险指征救护、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13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心肌出现大面积梗死经及时抢救无效而死亡,1例患者死于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为90.0%(18/20).结论 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观察要点和护理特点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救助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亚卓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9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术前对患者实际病情做出危险性评估以便于围手术期充分调整,及时处理并发症,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结果 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57min,切除腺体重量10~85g,平均37.5g.93例前列腺患者术中出血少、无水中毒、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疗效满意,均术后痊愈,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 采用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BNP和cTnI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BNP(B型钠利尿肽)与cTnI(肌钙蛋白I)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3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归为研究组,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的心功能分级方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随机抽取进行体检的正常人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BNP及cTnI.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血浆BNP水平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心功能分为3级(Ⅱ、Ⅲ、Ⅳ).3级患者的血浆BN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3组患者的血清cTnI含量进行比较时,各级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较好的反应心力衰竭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cTnI在心力衰竭晚期可相应升高,因此,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有效反应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作者:于丹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某大学康复医学教育模式探讨

    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国内早开展康复医学教育的单位之一,其发展历程和办学经验表明:①安医大坚持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方向办学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和安徽医科大学校情,该模式仍然是我国现阶段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②安徽医科大学在强调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强调育人为本,重视德育和爱心教育,这对提高我校康复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其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惠德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80% 以上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目前非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方法.通过研究近十年的文献资料表明,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介入治疗等方法单独或者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对非手术治疗近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宗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早期2 型糖尿病患者120 例,随机分成3 组:厄贝沙坦组40 例,前列地尔组40 例,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组40 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2 周.分别比较3 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h 尿微量白蛋白(24hUAE)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三组间治疗后24hUAE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联合治疗组降低24hUAE 的作用优于其他两组(155.69±30.56)VS(219.36±34.75)、(155.69±30.56)VS(224.75±36.42),厄贝沙坦和前列地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19.36±34.75)VS(224.75±36.42)(P > 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伟钧;曾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