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颜渊胤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为相关对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消化内科2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不合理用药占比为18.6%(419例),以重复用药、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联合用药拮抗等主要表现,占比分别为31.3%(131例)、29.8%(125例)、21.5%(90例)、17.4%(73例)。结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现象显著,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艾滋病在我国流动人口中的蔓延非常快,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该文对两次的现况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流动建筑工人的行为特点和对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通过比较两次的调查结果,对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提出一个完善的建筑工人艾滋病行为干预方案。
作者:蔡勇;胡杰;刘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该文通过追溯我国药品注册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分析《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正案中的修订内容,从3个方面详细阐述自己的分析和意见,并就今后药品注册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松波;王姝;富晓楠;张颖;韩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落实《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十项便民惠民措施》,该院推出多项措施院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门诊管理,提高门诊功能;畅通急危重伤患者抢救通道;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安全;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严格收费制度;落实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作者:韩润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生优育五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0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孕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孕妇的心肺功能、B超、生化项目检查等。采用优生优育五项试剂盒对其检测,分析孕妇疾病的检出率等指标以及优生优育五项检测临床意义。结果320例孕妇中共检测出13例异常,异常率为4.06%。其中,2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0.63%;3例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0.94%;1例单纯疱疹病毒ⅡIgM,阳性率为0.31%;3例单纯疱疹病毒ⅠIgM,阳性率为0.94%;4例弓形虫IgM,阳性率为1.25%。结论优生优育五项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隐性疾病,临床上应该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并加强孕妇五项检测宣传教育;对确诊孕妇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提高人口质量。
作者:吴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了解电力行业不同环节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这些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贯彻国家的职业卫生法规、法律、标准及规章,将职业病的危害从源头进行控制或消除,保证职业卫生,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作者:李文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谨,不应与讨论内容相混淆。应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导数(例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据以计算导数的绝对数。一般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给出具体的统计值。例如:F=3.868,P=0.026。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40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0例)和EN联合PN组(40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营养指标、应激指标、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3组患者术后,在营养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PA、ALB和TF值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在应激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CRP值低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中CRP值低于PN组(P<0.05);在免疫指标上,EN联合PN组中CD3、CD4和CD4/CD8百分比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中CD3、CD4和CD4/CD8百分比均高于PN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EN联合P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要显著低于PN组(20.0%)(P<0.05);在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EN联合PN组均短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短于PN组(P<0.05);在治疗费用上,EN联合PN组少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少于PN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术后单纯EN效果好于PN,而EN联合PN营养支持较EN或PN能显著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刘凯;唐欢;江治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教育制度下,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已经得到迅速转变,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就“三段五自”教学法进行概述,提出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三段五自”教学法,并对“三段五自”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杨定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降低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中的作用。方法定期招募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2人成为一组,以“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模式对引起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中所遇到的疑难案例进行讨论。结果“巴林特小组”研究前后的SDS、SAS量表评分差异显著,开组前和结束后分别为(57.1±2.8)比(47.3±4.2)和(60.7±5.1)比(50.5±3.4)(P<0.05);研究前后的压力自评问卷量表中,重度压力感77.77%比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能够有效降低护士主观重度压力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防止职业耗竭的出现,进而顺利有效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刘立华;王迪;陆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各种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如职业多发病、慢性病以及传染病等,在某种特定工作环境的人群中呈显著高发。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引起的职业病危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该调查从企业电焊工健康问题入手,通过了解锰作业人员血压、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探讨锰暴露人群职业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健康监护及健康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观察成立输液管理小组前后接受化疗药物血管情况及PICC导管留置情况,观察输液管理小组的作用。结果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液风险管理意识,化疗药物,高浓度药物外渗发生机率明显减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更加规范,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作者:高红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人偏高血压与理想血压对心功能的影响,认识维持理想血压可有效延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方法对200位7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血压分组,长期进行记录、观察不同血压下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的发生率。结果偏高血压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差异明显。结论较长时间维持理想血压可有效延缓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桂波;谢渝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该研究以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卫生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的探讨和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宏观经济学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然后分析了卫生投入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后详细探讨了卫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文章旨在为卫生经济政策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于其他领域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贾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掌握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外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12月外科病区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病历1320份,查阅病程记录及住院医嘱,进行合理性使用统计分析,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结果其中合理应用489例,不合理应用831例,不合理用药占6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无指证、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或疗程偏长、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等四个方面。结论该院外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情况不合理,医院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规范或标准,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古云;李霞;马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改进医院药品的分装方式。方法通过手工分装方式和自动包药机分装方式,分别对10种片剂进行分装速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每月分装10种药品560袋,自动包药机比手工分装药品方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有效控制手工分装药品所造成的污染。结论自动包药机比手工分装药品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费用,减轻了药师的工作负担,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并能避免药品二次污染,强化了药房分装药品管理。
作者:鲁桂华;王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单位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模式的康复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比各组患者实验之前FMA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经过3、6个月康复干预后F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经过两次评估,力气与参与的生存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生存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模式其康复效果相对理想,能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饮食结构对药物在体内有效性强度的多方面影响。方法从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药物疗效受到食物和机体生理状况的异质性反应,观察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演化。结果膳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影响药物疗效的强度。正确的饮食可以激发药物的疗效,使药物功能产生乘数效应,增强药物疗效强度。相反,不当的膳食会抑制药物的疗效,使机体与药物产生抵消效应。一方面,降低药物本身的疗效强度,另一方面,危害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危及生命,导致严重的后果。结论食物对药物疗效强度的影响是双向的。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又要强化不同食物对药物功能有效性的偏好,综合考虑,全面平衡,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万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