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哈蟆油的预防营养价值

于启平

关键词:蛤蟆油, 预防营养
摘要:预防营养是指调节营养与膳食,抵御与减缓不良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对人体的损害.预防营养的科学依据,首先在于通过适宜的营养与膳食调节,全面增强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能力;其次是发挥一些食品和营养素对抵御环境不良条件的特殊有益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依诺沙星片生产过程的工艺验证

    目的 验证依诺沙星片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同步验证法对依诺沙星片的各个工序的产品进行验证.结果 制粒含水量、均匀性、压片硬度、崩解、包衣硬度、溶出度、片重差异、含量测定等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品种生产工艺合理,可在外在正常条件下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

    作者:娄桂芹;贾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癫痫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苍溪县人民医院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癫痫患者资料46例,分成卡马西平组(A组)24例和托吡酯组(B组)22例,比较此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无显著差别.

    作者:李小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对细菌耐药性的思考

    本文论述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总机制,并将这一机制应用到具体的治疗中,论述了怎样使用抗菌药物才能够更好的减少耐药,同时对目前社会中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杨生田;姜阿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检查方法

    慢性咳嗽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儿童长期慢性咳嗽不仅给儿童身体带来不适,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而且也是广大儿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熟悉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建立全面系统的程序性诊断模式,对慢性咳嗽及时正确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立国;赵军波;李冬玲;康世瑾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现将密山市民族医院近几年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交换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即组织内、外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观点、态度、情感及其信息的过程[1].护理管理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用语言或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能让接受对象听懂和理解,缩短管理者与接受对象之间的距离,目标一致,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实现护理管理目标.

    作者:彭慧敏;董巧云;杨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R的影像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X线摄影已从传统的屏-胶方式,逐渐进入数字摄影方式,x线图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如何才能获得一副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佳的X线激光照片,仍是摆在我们从事CR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控制影像质量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魏长国;钟燕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7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表竭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47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辅助通气,观察通气前及通气后2、12、24、48h血气分析.结果 42例患者pH、PaO2、PaCO2及SaO2上机通气后较通气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PaO2和SaO2在通气2h后即得到明显改善(P<0.05),2例因人机配合不良,放弃进一步治疗,3例因呼吸衰竭加重改用气道插管.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纠正呼吸衰竭,且易于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海燕;谢思蓉;黄静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服务态度的投诉15起(46.88%),护患沟通6起(18.75%),业务水平4起(12.50%),患者自身原因3起(9.38%),其他原因4起(12.50%).结论 正确处理投诉能有力挽回医院声誉;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改善就诊环境等措施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投诉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曹爱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对2009年8月10日的住院惠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394例,发生医院感染17例、1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31%,例次现惠率4.57%;神经外科现惠率高为17.65%,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38.89%,其次是泌尿道感染为22.22%;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42.89%,治疗性用药占53.25%,预防性用药占35.50%,治疗兼预防用药占11.24%,一联用药占60.36%,二联用药占36.69,三联用药占2.95%.结论 加强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于梅;杨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资阳市弟一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80例COPD并呼吸表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护理干预组各40例,其中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上机前、通气中及撤机时精心的、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将两组患者指标列表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pH、PaCO2、PaO2、RR、HR较非护理干预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采取精心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桂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结核病中的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肺结核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在临床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的结果,但尚未考虑作为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同的替代药物,并且应该至少与其他2种抗肺结核药物联用.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怖结核时,应考虑患者个体敏感性、药物动力学和毒性,还应得到肺结核专家的帮助.

    作者:林海鸥;李丽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成人先天性膈肌膨出症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反复发作胸闷、气短、肺部感染3年,加重1个月,近1个月咳痰明显,进食后胸闷心悸.查体:左锁骨中线第4肋以下叩诊呈鼓音,左下肺呼吸音弱.胸片、上消化道钡餐:左膈肌抬高明显、胃逆时针转位.

    作者:黄雷;王国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超声对泌尿系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泌尿系结石是引起尿路梗阻常见的原因.超声具有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可反复多次检查等优点,并可做出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相对其他检查手段经济、价值性高,对人体无损害,可动态实时多切面连续检查,所以,超声对泌尿系结石的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 泌尿系结石

    作者:王玉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翻瓣导萌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56例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手术翻瓣后凿骨开窗,去除其周围阻力,暴露牙冠,酸蚀牙面粘贴托槽,以结扎丝结扎托槽从创口引出,然后缝合创口,托槽埋于组织内,引出的结扎丝固定于镍钛弓丝上,通过弓丝的形变产生矫治力,使埋伏牙向外移动萌出.结果 56例患者除1例助萌到黏膜下咬硬物托槽脱落后患矛自行萌出外,其余55例均导萌成功,治疗中成功率100%,无牙根吸收及牙周附着丧失.结论 用翻瓣导萌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安全可靠,即保存了自然牙列的完整,又提高了埋伏牙的保存率.

    作者:成爱武;楚金普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旨在探讨对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病例中治疗组的护理干预组的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14%,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术后有效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对提高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岚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改变,用药后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也有变化.所以在给老年人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和心内膜炎症改变[1].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作者:李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在120例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对60例实施专职心理护理,另60例不采取特殊心理护理,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及后遗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金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