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R的影像质量控制

魏长国;钟燕宁

关键词:质量控制, 影像, CR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X线摄影已从传统的屏-胶方式,逐渐进入数字摄影方式,x线图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如何才能获得一副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佳的X线激光照片,仍是摆在我们从事CR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控制影像质量的因素总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瘙痒性皮肤病的特点及健康教育

    妊娠期特有瘙痒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此疾病的大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因此根据患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母儿安康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张忠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104例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 采用药物结合面部护理的方法,给104例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每次1g,3次/d;维胺脂胶囊,每次50mg,3次/d,外搽迪维霜,2次/d,同时进行面部护理,每周1次.结果 痊愈43例(41.3%),显效47例(45.2%),好转11例(10.6%),无效3例(2.9%),总有效率达86.5%.结论 药物并面部护理是目前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

    作者:赖振招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室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为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上报门诊部的医疗纠纷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输液室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改变,用药后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也有变化.所以在给老年人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CR的影像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X线摄影已从传统的屏-胶方式,逐渐进入数字摄影方式,x线图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如何才能获得一副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佳的X线激光照片,仍是摆在我们从事CR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控制影像质量的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魏长国;钟燕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宫内置节育器后异常出血的防治

    目的 通过对宽甸县中心医院要求置器避孕无手术禁忌证的妇女宫内置节育器后异常出血的防治进行研究,为健康有效避孕提供依据.方法 按要求确定置器时间、选择环类型及大小、服用合适药物, 并于置器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月经及阴道有无流血情况.结论 放置节育嚣后异常出血有多方面原因,也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但维生素C、维生素E按剂量服用,可防治宫内放环后异常出血,方法简便,可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可作预防及治疗放置环后异常出血.

    作者:许延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内科院区感染原因实验分析及其对策

    患者的护理和预防医院感染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护理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这才是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的前提和保障.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更好的促进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进行,我们抽取了内科病区的细菌进行培养.然后,以结果及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结果显示加强护理管理后,内科病区空气细菌菌落数及物品表面细菌菌落数有显著降低,内科病区院内感染率较前显著下降,所以在内科院区必须要加强护理管理来预防和控制感染.

    作者:赵瑞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目的 通过对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服务态度的投诉15起(46.88%),护患沟通6起(18.75%),业务水平4起(12.50%),患者自身原因3起(9.38%),其他原因4起(12.50%).结论 正确处理投诉能有力挽回医院声誉;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改善就诊环境等措施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投诉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曹爱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40例体会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脑脉泰治疗组与络欣通对照组,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压变化、血脂异常改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65%,该药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流变指标,抗动脉硬化缩小梗塞面积.结论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有较好疗效.

    作者:潘艳;解永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耳聋左慈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耳聋左慈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大连依利特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74nm.结果 线性范围:0.011~0.099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0.8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宫淑枝;朱晓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云芝多糖定量分析

    目的 本文研究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药用真菌云芝中多糖的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优选后得到卷积平滑变换的全部波段光谱,在主因子数为5时,模型达到优.结果 模型校正集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1391,(Rv)为0.9508;应用此模型对预测集样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预测,得到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85,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为0.9506.结论 该方法预测精度能满足云芝多糖定量分析的要求,且方便快捷,无破坏性,可实现在线检测,对替代原有繁琐的云芝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珍;王立英;金元宝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浅谈《外科护理学》的说课

    说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课改模式,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出台,说课已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广泛开展起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适应我国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外科护理学说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翠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资阳市弟一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80例COPD并呼吸表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护理干预组各40例,其中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上机前、通气中及撤机时精心的、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将两组患者指标列表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pH、PaCO2、PaO2、RR、HR较非护理干预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采取精心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桂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学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2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大多数患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甚至是惟一症状,并且大多数病例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之一,治疗上主要以针对症状及发病原因对症和预防性治疗为主避免误诊的关键是掌握该病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甜t能力.

    作者:雷国斌;姜永萍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手术前后心理不适的因素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引起产妇心理不适的相关因素,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产妇的不良心理.方法 采用在术前为产妇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调查询问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根据产妇文化程度、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为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注意观察,根据产妇的情绪进行及时的安慰和指导,术后的心理护理和随访.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减轻和缓解了产妇的紧张以及恐惧的不良心理,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检查方法

    慢性咳嗽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儿童长期慢性咳嗽不仅给儿童身体带来不适,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而且也是广大儿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熟悉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建立全面系统的程序性诊断模式,对慢性咳嗽及时正确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立国;赵军波;李冬玲;康世瑾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建立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总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三黄片中的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总含量,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为1.7×10-2;扩展不确定度为3.4×10-2.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的分析,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郑剑红;黄諾嘉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对血常规检测影响的人为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结论 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才能使检验结果稳定、准确、可靠.

    作者:刘保廷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自备用物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

    目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方法 通过实行基础护理操作实验自备用物法,学生预习-小组讨论-自备实验用物-与实验老师的用物准备做对比-讨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物品清点、清洗、消毒、归还-记录,积极探索新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带教方法.结果 通过技术操作实验自备用物法的实施,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成绩明显此对照组的好,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学生通过自备实验用物,参与技能操作的整个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提高的很明显,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时非常可行的.

    作者:周湖京;刘雪娟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颅脑外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后遗症处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在120例重度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对60例实施专职心理护理,另60例不采取特殊心理护理,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及后遗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情况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说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金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